大型发动机的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52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发动机的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发动机尤其是船用发动机的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器,最好用于冷却通过涡轮增压器压缩的增压空气,它有一个设在空气流路中的排管放热器,排管放热器横向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排管放热器的管,其外部可流过空气,里面可流过水,其中,空气通过由互相对置着的侧壁结构和装在侧壁结构之间置有排管放热器管端部的管板构成的通道流动,以及,排管放热器管的水侧,通过在管板彼此背对的外侧所设的腔连通,腔通过夹紧管板的盖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一侧至少设两个彼此分开的与水的进口和出口连接的腔,在另一侧至少有两个互相连通的腔。
US-A 3881 455公开了形式上为一种冷却增压空气的中间冷却器的此类装置。在这种已知的装置中,排管放热器构成一个组合部件,因此只可能困难地安装和拆卸。但随着发动机尺寸的增大,冷却的要求并因而中间冷却器的结构尺寸和重量均必不可免地同时增加。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船用发动机上。在船用发动机中通常采用比较高的增压压力的3至4巴。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压缩机效率约为80%,所以大约有供给压缩机的能量的20%转变为热。因此增压空气可达200℃。为了能将此空气冷却到温度约50℃,需要很大的中间冷却器。对于船用发动机,这样一类比较大的冷却器,重量可达5吨。因此,为了安装和拆卸这种冷却器需要起重机,虽然在船的机舱内提供这种起重机,但是用这种起重机很难达到通常设在涡轮增压器下方的冷却器,这一情况使维护和保养工作极难进行。再加上,此类冷却器的水侧和尤其是空气侧受到某种程度的污染,并因而必须有规律地加以净化,因为这种污染以对发动机的工作不利的方式,影响空气的冷却效果以及压力和流量。尤其对于船用发动机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因为在那里空气的吸入通常在机舱内进行,由于排气系统的不密封,所以机舱内的空气中含有烟灰以及漏油造成的油颗粒和外来的其它尘粒等等。由于外界空气大的湿度,所以通常不敷设从外界吸入空气的装置。除此之外,在这种情况下机舱还需要单独通风。
为了进行净化,冷却器被多次拆卸,在这种情况下大的重量和大容积的结构尺寸带来不利的影响。净化通常借助于高压喷射进行。然而高压喷射侵入冷却器的深度不深。因此,对于大结构尺寸的冷却器(如船用发动机等的冷却器),在冷却器内会产生通过高压喷射不能达到的层。由于这一原因必须使用净化用的化学制品,它们当然会加速腐蚀。假如冷却器的净化在现场进行,即使利用净化用化学制剂恐怕也只是一种不彻底的净化。
因此,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简单和低成本的措施改进上述类型的装置,以获得极良好的装配性和可维护性,以及保证只有微小的腐蚀危险性。
按本发明为达到此目的是通过所采用的下列措施设有多个各含一组排管放热器管和安置这些管端的自己的管板、可单独操作的排管放热器模块,它们可通过共面排列的管板,并列地安置在空气流路的一个由侧壁结构在两侧的区域内,为了装入和拆出排管放热器模块,此区域至少在一侧可以打开,其中,每一侧互相共面的管板,彼此独立地各借助于至少一个在它们边缘区内环形的密封装置,可相对于面朝这一侧的公共的盖密封。
采用这些措施可以完全克服上面所描述的缺点和困难。各个排管放热器模块有比较紧凑的结构尺寸,以及重量只是整个排管放热器的一部分。因此,用手或用比较小的起重机便可以方便地操作。此外,按本发明的排管放热器模块在拆卸状态只需要比较小的地方,这对于净化和维护工作时的场地需求起有利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可以想到,在轮船的机舱内通常存在着狭窄的空间。按本发明措施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可分别从两侧加清洁剂的排管放热器模块,由于它们的厚度比较小,所以可以借助于高压喷射,例如蒸汽喷射,可靠地清洗其整个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全部或最大程度上取消净化用的化学制品,这对于降低费用和防止腐蚀起有利的作用。因为各排管放热器模块设计为统一的,所以毫无疑问可以简单地用备用的模块更换已污染的排管放热器模块,因此只造成非常短时的工作间断。此已污染模块的净化便可在工作过程中,亦即在发动机运行和船航行期间进行,这对于可获得的总经济性起有利的作用。在总体上仍然是整个冷却器具有比较紧凑的结构和有良好的冷却效果。
上述措施的有利的设计和合乎目的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如,排管放热器模块和配属于它的安装区,具有互相配合的沿嵌入的抽出方向平的支承面。这样可使各排管放热器模块的装配和拆卸特别方便。
最好至少设有一个带横向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平的滑动导轨的侧壁,滑动导轨用于可移动地支承排管放热器横块沿推入方向在前面的那块管板,最好支承整个排管放热器模块。此滑动支承可以使装入和拆出特别简便。与此同时还防止了各个排管放热器在装入和拆出时会彼此发生冲突。
另一项有利的措施可以是,排管放热器模块设计为细长的直角平行六面体,它有一种与安装区的横截面相应的宽侧面,以及有一种面朝侧壁的细长侧面。这造成特别紧凑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使得有可能简单地操作和方便可靠地净化。
上述措施的一项有利的设计可在于,排管放热器模块可在不互相连接的情况下被夹紧在公共的盖之间,盖与侧壁可用螺钉连接。这样形成了简单和自支承的结构。为了更换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只需要拆下两个盖之一,最好是那个没有与水进口和水出口连接的盖。通过如此形成的安装区开口,实际上浮动式安装着的模块可以插入和拉出。在这种情况下无需拆卸其他的螺钉连接件,从而使维护工作易于实施。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另一项设计,排管放热器模块可以单个地与盖用螺钉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侧壁可以被压紧。这一结构对于排管放热器的热膨胀或收缩特别不敏感。在这种情况下,设在管板所在区内的密封装置以有利的方式无需补偿膨胀差。因此为盖配设的螺钉连接在这里以有利的方式只须承受水压。为了拆出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显然只须松开两个盖所在区的它们的螺钉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盖最好能无凸缘地贴靠在有关的管板上。所需要的螺钉连接件可沿盖的表面分布。这可以按有利的方式将力均匀地分布在盖的边侧与内部的支承面上。
另一项有利的措施在于,为每一块管板配设多个(最好两个)按一个接一个地梯次配置的环形密封圈。这不仅形成一种特别可靠的密封,而且还可以按有利的方式检查密封效果。为此,盖可以简单地设有配属于管板的检查孔,这些孔从两个密封装置之间的区域引出。由此可以立即确定第一个密封装置的不密封性,从而可靠地防止了会损害发动机的水进入增压空气问题。
为了使排管放热器模块的操作更加容易,排管放热器模块可设装在其管板上的带孔螺栓,并可能还在细长侧面区内设有位于中央的支撑件。
上述措施其他有利的设计和合乎目的的改进在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并可从下面借助于附图所作的对实施例的说明中看出。
其中

图1带有所配属的中间冷却器和已拆卸的排管放热器模块的船用发动机增压空气通道透视图;图2按本发明带有可压紧在盖之间的排管放热器模块的中间冷却器分解图;图3通过一个按图2结构处于组装状态的中间冷却器剖面;图4通过一个按本发明的处于组装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的中间冷却器剖面;图5按图4的中间冷却器局部透视图;图6按本发明的中间冷却器内部结构举例;图7设在管板区内各有两个环形密封装置的密封装置结构举例;以及图8与按图7所示结构不同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用于驱动船舶等的大型发动机如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类型的发动机一般都没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用它来压缩增压空气。由这类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可知,大约将供入能量的20%转变为热。其结果是会导致加热增压空气至约200℃,由于这样一来减小了对燃烧室的充填,所以这是不希望的。为使燃烧室获得良好充填,增压空气要流过一个设在废气增压器后面的如图1和6中所示之中间冷却器1,它将增压空气冷却至约50℃。
由图1和6还可看出,中间冷却器1嵌装在从图中未表示的废气涡轮增压器通向图中未表示的发动机进气接管的空气通道2中。空气的流动方向用方向箭头L表示。中间冷却器1的下游可以是一个这里没有表示的脱水器,通过它在空气供入发动机燃烧室之前,从空气中分离出由于冷却形成的冷凝水。为了构成一个配属于中间冷却器1的安装区,空气通道2被中断。在设在安装区前、后的通道段互相面对的端部,可制有环形的端框3,装入此有关安装区内的中间冷却器1相对于它们密封。
由图3和4可见,中间冷却器1含有一个沿空气流路安排的排管放热器,它有横向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并设有外散热片4的排管放热器的管5,空气在管5外面流过。排管放热器的管5的里面加入冷却水。排管放热器的管5的端部安装在管板6中。
排管放热器管5的水侧与设在流动方向前和后的分配腔和汇流腔8、9连通,它们对内以管板6为界,对外以夹紧管板6的盖10、11为界。盖10起所谓端盖的作用,在图3和4中它的腔8、9通过隔壁12互相分开,并设有用于给水或排水的连接管13、14。与盖10相对的盖11起转向盖的作用,在图3和4中它的腔8、9通过所存在间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孔口15互相连通。水的流动方向用方向箭头W表示。水径由端盖10流入或排出。在转向盖11中改变流动方向。
在任何情况下排管放热器由多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组成,它们各有一组排管放热器管5以及安装其端部的自己的管板6。如图1和2明显表示的那样,排管放热器模块16具有一种细长的直角平行六面体的造型,它有两个与在空气通道2内配属于中间冷却器的安装区横截面相应的宽侧面,以及有两个横向于它们延伸的细长侧面。
如图2和6清楚地表示的那样,每个中间冷却器1的排管放热器横块16构成一个垛叠,其中,各个模块的管板6互相共面地连接起来。在所表示的实施例中,组合成垛叠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彼此相同。但也可以考虑是有不同厚度的模块,也就是说模块的细长侧面具有不同的宽度,以便能组合成有各种宽度的冷却器。
上述模块叠两个端部的互相共同连接的管板6,各自相对于有关的盖10或11密封。为此,每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两个管板6上,设有沿其周围环形的密封装置19。为了构成密封装置19,可简单地设置所谓的O型密封圈,它们置入有关管板6上铣出的相配槽中。盖10、11上制有配属于所有面对着的管板6的密封装置19的贴靠面。这些贴靠面由加宽的环形盖边以及由穿过盖的其支承侧同样加宽了的带或不带孔口15的隔壁12构成。
在一个横块叠只有两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时,盖10、11只设有一个隔壁12,所以每个盖各形成两个腔8、9。若一个模块叠有四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那么如图2所示那样,盖10、11各有三个隔壁12,从而使每个盖形成四个腔8、9,在这种情况下在端盖10中的中央隔壁设有孔口,而在转向壁11中的中央间壁没有孔口,所以彼此相邻的排管放热器模块沿不同的方向流动。在更大的模块叠中这一原则也同样可以应用。
空气的流路在互相相对的侧面,通过彼此总是共面排列和相对于盖10或11密封并因而互相密封的管板6作为边界。在另外两侧设有侧壁,它们与管板6一起构成一个周边封闭用作流过排管放热器的空气的通道。侧壁相对于空气通道2的分段上面朝着它们的端都密封。如图2所示,为了构成侧壁,彼此对置的管板结构设有跨接的侧壁7。此类侧壁7可通过其在两个管板结构之间延伸的侧面固定在空气通道段的端框3上,如图2中通过用于螺钉等的孔所表示的那样。
在图2中的侧壁7没有再分。但是也可以考虑再分为例如这样,即,为每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配设宽度与管板6的宽度相应的条状侧壁。如果这些条状侧壁互相紧靠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如上面针对图2所述封闭的壁,则同样可以连接在空气通道段的端部上。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各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在管板6之间,具有与管板6用螺钉连接起来的细长侧板构件7a,它们比管板6更狭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附加的连续侧壁7b,它们可气密地连接在空气通道2分段的面对着的端部上。如图1所示,它们可以有一个边侧环形框,和/或如图6所示,通过与管板6平行的框互相连接起来。在任何情况下都形成有一个凸缘状环形的用于盖10、11的连接面。为了防止在侧板构件7a和侧壁7b之间形成空气旁路,如图6上部所示,侧板构件7a可设有唇式密封件17,它们搭接并因而阻断了在侧板构件7a与相邻的上部侧壁7b之间的间隙。唇式密封件17可设计为弹簧薄板。在排管放热器模块16与唇式密封件17处于相对位置的下侧区域内,它们的侧板构件7a座落在相邻的下侧壁7b上,或与装在下侧壁7b上的导板23配合工作,从而形成了一种迷宫类型的密封装置。
在图2和3所示的设计中,盖10、11与侧壁7用螺钉连接。这同样适用于按图1和6有关侧壁7b的结构,在那里还附加地表示了与空气通道端的端框3的螺钉连接。这种盖的连接在图2中也通过在那里适用的盖上的螺钉孔作了表示。在盖10、11与侧壁7或侧壁7b用螺钉连接的设计中,由排管放热器模块16构成的模块叠浮动地装在两个盖10、11之间并可压紧在它们之间。为此盖10、11设有与侧壁7或侧壁7b相配的凸缘20,它们通过螺钉21可与侧壁7或侧壁7b连接。由于排管放热器的管5是冷却的,而侧壁7或侧壁7b是未冷却的,所以产生不同的热膨胀。由此造成的长度差必须通过密封装置19来补偿。所使用的O型密封圈的弹性因而必须有适当的尺寸设计。如图3所示,在凸缘20和侧壁7或侧壁7b相配的贴靠面之间,可装入气密的密封装置22。这同样的密封装置也适用于在将冷却器装在空气通道2中由端框3形成的凹口区中时。
在图3中为了简化视图将侧壁7转90°后表示。实际上它们平行于图纸平面。
由图1可见,一个模块叠的互相没有连接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可以互相独立地逐个插入有关的安装区中,亦即插入以侧壁7b为侧面边界的通道区内。为此,在图1中由侧壁7b和盖10、11为界的安装区,在一侧被打开。因此通常盖10、11中的一个,最好是没有与给水和排水连接的转向盖11被取下。通过如此构成的入口,可将排管放热器模块16插入和抽出。为了使这些工作能特别轻松地进行,排管放热器模块16和所属的安装区,具有彼此相配的沿插入和抽出方向平的支承面。为此,至少一个(在这里为下部)侧壁7b设有上面已提及的导板23,导板被设计为滑轨,排管放热器模块16通过制在它的管板6上的支承面24在它上面移动。在按图1的设计中,每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两块管板6,设有与相应的滑轨23相配的支承面24。不过。若沿插入方向着在前面的(亦即在图1中画在右方的)那个管板6上设有相应的支承面时,无论如何也已足够了。后面的管板6可插入一个台阶中,例如由图3可见的那样。
在按图1的设计中,排管放热器模块16在细长侧设有上面已提及的位于管板6之间的侧板构件7a,它们可以有与管板6的支承面24相应的与之连接的支承面。因此在模块上形成沿整个模块长度延伸并与滑轨23共同工作的支承面,从而导致较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形成一种迷宫式密封,它可以防止在排管放热器外面产生空气旁路。
为便于操作各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可在它上面设有适用于起重机等的牵引件。为此如图1和2所示,可设装在管板6上的带孔螺栓25,一个推或拉设备可与之连接。除此之外,排管放热器模块16最好还配备有中央吊环26。为此,在按图1的实施例中,侧板7a至少设有一个肋28,肋28中制有吊环26。在所表示的举例中,侧板7a通过纵肋和横肋加强,其中,吊环26便设在位于中央的横肋中央,也就是位于有关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重心的上方。为获得非常高的刚度,每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两块侧板7a,可通过支撑27互相连接起来。在图2中,沿整个模块叠连续的侧壁7,同样可以通过支撑27互相连接起来,支撑27上为此而设有位于其端部的凸缘29。此支撑27同样可在需要时与起动机等连接。在按图2的结构中,支撑27与侧壁7的螺钉连接,在拆卸排管放热器模块16时必须松开。
在图4和5中所表示的中间冷却器,如上面已经阐明的那样,同样由一个具有多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模块叠、排管放热器模块16公共的盖10和11、以及在并列设置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管板6之间延伸作为空气流路侧面边界的侧壁7组成。排管放热器模块16同样通过彼此共面的管板6,并列地安置在有关安装区内。在按图4和5的实施例中,排管放热器模块16与按图2和3的实施例不同,它与盖10、11用螺钉30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侧壁7与盖10、11没有用螺钉连接,而是由图5中可明显看出的那样,装在共面的并列设置的管板6有适当凸出量的凸缘状边缘区之间。在这里,侧壁7同样沿模块叠整个厚度延伸。也可以考虑再细分为互相连接的具有一个与管板6的宽度相应的宽度的细长侧壁构件,或是一种与图1类似的结构。按照图4和5的冷却器结构的优点在于,排管放热器模块16与侧壁7之间不同的热膨胀,不会导致管板6与盖10、11的移动和尺寸误差。在每个管板6的区域内所设的最好同样设计为O型密封圈并贴靠在盖10或11上的密封装置19,在这种情况下无须承受膨胀差。通过螺钉30构成的螺钉连接装置因而只须承受水压。
螺钉30安排在有关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纵向中央面的区域内,并因而沿着一条中央对称线固定在各有关的管板6上。因此,在环形密封装置19的所有地方形成均匀的力的分布。因此在这里盖10、11不需要边缘凸缘,而是只有一个为构成密封贴靠面的加宽的边缘。隔壁12如表上面的实施例中的贴靠侧那样加宽,以便形成一个跨接在两个相邻管板6之间的竖向接缝上,用于两个管板的密封装置的有双倍宽度的贴靠面。因此,位于上述纵向中央面区域内的螺钉30,贯穿盖10、11的腔8、9。盖10、11上设有配属于螺钉30的衬套31。
在所表示的例子中,螺钉30通过制在其端部的螺纹杆拧入管板6相应的螺纹孔中。但也可以考虑设置贯穿两个盖10、11的贯穿螺栓。为了拆卸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应取下一个盖,最好是转向盖11。除此之外,要更换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在另一个盖亦即端盖10上的螺钉连接必须松开。如果设有整个式的侧壁7,它们是与管板6用螺钉连接的,那么要拆卸的那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螺钉连接也必须松开。在使用具有与管板6相应宽度的侧壁时不必这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插入和抽出,如在上面的实施例中那样,同样可设有适用的支承面。在整体式侧壁时也可以这样进行,即,为了拆卸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仅仅取下一个侧壁7。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侧壁和两个盖10、11可以保持原位。只须拆除要拆卸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 6在两个盖侧和侧壁侧的螺钉连接。不要拆卸的排管放热器模块的螺钉连接,为了获得足够的装配间隙可以简单地略微松开。
在所有按本发明的冷却器实施例中,每一个排管放热器模块16总是可以单独地拆卸,而其他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自动地留在原位,无须附加支承。
在简单的情况下,每个管板6有一个环形密封装置已经足够。在图3和4所表示的情况中,管板6贴靠在盖10、11与之平行的压靠面上。为提高可靠性,也可以设两个或更多个按一个接一个地梯次配置的密封装置19a、b。这类实施例表示在图7和8中。使用两个连接的按梯次配置的密封装置19a、b,可方便地进行密封性检查。为此,盖10、11可简单地设置从连续成梯次配置的密封装置19a、b之间的区域引出的检查孔32。如果水侧的密封装置漏泄了,水会经有关的检查孔32流出,所以可以立即着手适当地更新此密封装置。第二个密封装置防止水渗入空气区。
如图3和4所示,密封装置19或19a、b可设在管板6上面朝盖10、11的表面区内。但也可以考虑如图7和8所示那样,将密封装置安排在管板周围的区域内(图7),或在管板周围和在盖侧的管板表面区域内(图8)。在每种情况下都必须保证,至少沿插入方向在前面的那个管板6不产生背切,如图3所示,在那里面朝端盖10的管板6与处于相对位置的管板6不同,插入没有台阶的侧壁7内。
权利要求
1.大型发动机尤其是船用发动机的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器,最好用于冷却通过涡轮增压器压缩的增压空气,它有一个设在空气流路中的排管放热器,排管放热器的横向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排管放热器的管(5),其外部可流过空气,里面可流过水,其中,空气通过由互相对置着的侧壁结构(7;7b)和装在侧壁结构之间置有排管放热器管(5)端部的管板(6)构成的通道流动;以及,排管放热器管(5)的水侧,通过在管板(6)彼此背对的外侧所设的腔(8、9)连通,腔(8、9)通过夹紧管板(6)的盖(10、11)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在一侧至少设两个彼此分开的与水的进口和出口(13、14)连接的腔(8、9),在另一侧至少有两个互相连通的腔(9、8),其特征为设有多个各含一组排管放热器管(5)和安置这些管端的自己的管板(6)、可单独操作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它们可通过共面排列的管板(6),并列地安置在空气流路的一个由侧壁结构(7;7b)在两侧的区域内,为了装入和拆出排管放热器模块(16),此区域至少在一侧可以打开,其中,每一侧互相共面的管板(6),彼此独立地各借助于至少一个在它们边缘区内环形的密封装置(19),可相对于面朝这一侧的公共的盖(10或11)密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和配属于它的安装区,具有互相配合的沿嵌入和抽出方向平的支承面(23、24)。
3.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作为细长的直角平行六面体,设计为有两个与安装区横截面相应的宽的侧面,以及有两个面朝侧壁结构(7;7b)的细长的侧面。
4.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密封装置(19)设计为O型密封圈。
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为了打开配属于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安装区,与和水进口和水出口(13、14)连接的盖(10)处于相对位置的盖(11)是可拆卸的。
6.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互相没有连接地可被夹紧在公共的盖(10、11)之间,盖(10、11)与侧壁结构(7;7b)可用螺钉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设计为O型密封圈的密封装置(19)的弹性变形,大于在工作中产生的侧壁结构(7;7b)和排管放热器模块(16)膨胀量之差。
8.按照前列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可单个地与盖(10、11)用螺钉连接;以及,侧壁结构(7;7b)可以被压紧。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盖(10、11)无凸缘地贴靠在排管放热器模块(16)所属的管板(6)上;以及,大体在盖(10、11)的腔(8、9)中央设贯穿的螺钉(30)。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螺钉(30)的里端拧在设于管板(6)中央区的螺纹内。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在彼此处于相对位置的盖(10、11)上设连续的贯穿螺栓。
12.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至少一个侧壁(7b),最好是属于冷却器下侧的那个侧壁(7b),设有横向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平的滑轨(23),用于可移动地支承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至少沿插入方向看在前面的那个管板(6)。
13.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的每一块管板(6),配设多个、最好两个按一接一个地梯次配置的环形密封装置(19a、b)。
14.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盖(10、11)设有配属于管板(6)的检查孔(32),这些孔从两个密封装置(19a、b)之间的区域引出。
1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设有装在它的管板(6)上的连接件(25),最好为带孔螺栓。
16.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在一个侧面区,最好在一个细长的侧面区内,设有一个位于中央的支撑件(26)。
17.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排管放热器模块(16)设有配属于它们细长侧的侧板(7a),侧板(7a)可通过最好设计的唇式密封件的密封件(17)相对于连续的侧壁(7b)密封。
18.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之热交换器,其特征为所有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都是相同的。
全文摘要
在一种适用于设有涡轮增压器的大型发动机(如船用发动机)作为中间冷却器的水与空气的热交换器中,采用以下措施可以达到在无需使用净化用化学制品的条件下维护方便和可靠净化:设有多个各含一组排管放热器管(5)和安置这些管端的自己的管板(6)、可单独操作的最好相同的排管放热器模块(16),它们通过共面的彼此靠紧连接的管板(6),并列地安置在空气流路的一个由侧壁(7)在两侧的区域内,为了装入和拆出排管放热器模块(16),此区域至少在一侧可以打开,其中,每一侧互相共面的管板(6),彼此独立地各借助于至少一个在它们边缘区内环形的密封装置(19),可相对于面朝这一侧的公共的盖(10或11)密封。
文档编号F01P3/18GK1172897SQ97102298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8日
发明者克劳斯·内克瑟·尼尔森, 尼尔斯·格雷格森, 莱夫·西·延森 申请人:曼B与W狄赛尔公司, 维斯塔斯·埃尔考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