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水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075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漂浮式水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力机械,主要用于带动发电机、水泵、脱粒机等生产设备和农付产品加工设备。
目前,水力资源利用的常规方法都是筑坝、集聚水量、提高水位、增大落差、汇成压力流束、冲击水轮机,将水力转换成机械能。它以点分布,集中的利用水资源能量最大部分,是水力开发的主力。但是,对于自然平流河道的水资源的利用,就不适应了。这部分水道,水深多在1m以上,流速多在1m/秒以上,流经地域广,积蕴有巨大能量,但它落差很小,季节流量又有变化,用什么方法在不筑坝又能保证航行、过鱼等自然功能的前提下将这一水资源加以利用呢?现有技术还没有提供和很好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不破坏自然平流水道功能的前提下,能有效利用其能量的漂浮式水轮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漂浮体、水轮、变速器、锚固器和吃水深度调节重块组成,其结构要点是,两个船式单浮体(可以多个)由平台板横垮桥式固接而成的漂浮体,其下部设有减荡翼板,外四角设有环孔连接着锚固器,漂浮体腔内(或其它位置)放有吃水深度调节重块,而组成漂浮体的两个船式单浮体的长向中部平行横担安装着水轮,水轮轴与装在漂浮体上的变速器输入轴相连接,其水轮为圆周等布叶板式,各叶板上设有背流减阻孔,各叶板的水冲击面上装有自动启闭减阻孔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灵活机动,适应性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轮机为整体漂浮锚固式,大大拓宽了对水道状况的要求,不但宽河、窄河、季节河都可用,而且不影响航行和过鱼,可单机组对一村一寨供能,也可多机连设,并网供能。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专为有效利用自然平流水道的水能而提供,所以不需要常规水电站建筑,以该水轮机匹配成发电机组为例,在输出同样电力的状况下,其全部设施造价仅为建水电站的20%,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越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漂浮体(1),漂浮体(1)由两个船式单浮体(1a)(1b)经平台板(1c)横垮桥式固接而成,其底部设有减荡翼板(1d),外表四角设有环孔连接着锚固器(2),漂浮体腔放有吃水深度,调节重块(3),在组成漂浮体(1)的两个船式单浮体(1a)(1b)的长向中部由轴承(6)、(7)平行横担安装着水轮(4),水轮(4)的轴与装在漂浮体(1)上的变速器(5)的输入轴相连接。
水轮(4)为圆周等布叶板式,各板上设有背水减阻孔(4b),在叶板的水冲击面上装有自动启闭减阻孔盖板(4a)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与运作过程将整机移行至,水深、流速、宽度适宜的水道位置,调节重块(3),使水轮(4)达到接受冲击的理想深度,再通过锚固后,水轮(4)便可开始转动,将机械能传输于相匹配的工作机上。
权利要求1.漂浮式水轮机包括漂浮体(1),其特征在于漂浮体(1)是由两个船式单浮体(1a)、(1b)经平台板(1c)横垮桥式固接而成,其底部设有减荡翼板(1d),外周设有环孔连接着锚固器(2),上面放有吃水深度调节重块(3),在组成漂浮体(1)的两个船式单浮体(1a)、(1b)的长向中部由轴承(6)(7)平行横担安装着水轮(4),水轮(4)的轴与装在漂浮体(1)上的变速器(5)的输入轴相连接。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水轮机,其特征在于水轮(4)为圆周等布叶板式,各叶板上设有背水减阻孔(4b),在叶板的水冲击面上装有自动启闭减阻孔盖板(4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力机械,主要用于带动发电机,水泵等生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船式漂浮体,漂浮体上横向担装着等布叶板式水轮,水轮连接着变速器,漂浮体外表装有锚固器,体腔放有吃水深度调节重块,本实用新型为整体漂浮锚固式结构,专为有效利用平流自然水道的水能而提供。具有灵活机动、适应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的显著特点。
文档编号F03B1/00GK2299947SQ9721717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0日
发明者张魁宇, 郝忠涛 申请人:张魁宇, 郝成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