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机械机油压力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19166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进气门4、排气门5、活塞10均安装在气缸9内,活塞10的底部通过连杆11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齿轮14安装在机油泵13上,机油泵齿轮14通过链条15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13的进出油口分别与吸油管17的出油口、主油道18的进油口相连接,吸油管17的进油口布置在油底壳16内,分油道19的进油口与主油道18相连接,分油道19的出油口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相连接,阀体25的下段为圆锥状,阀体25的中段带有四个肋筋,阀体25的上段带有外螺纹,螺帽23内部带有内螺纹,阀体25的下段和填充体26均布置在第一控制腔21内,第一控制腔21的侧壁分别与主油道18、回油管24相连通,螺帽23与第二控制腔22的上端面固结在一起,阀体25的中段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内,阀体25的上段与螺帽23连接在一起,固定体27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内并与第二控制腔22的内壁面固结在一起,第一贯穿管28、第二贯穿管29均布置在固定体27上,第一贯穿管28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贯穿管29的横截面面积,旋转块31布置在第二贯穿管29内,旋转板32的一端与旋转块31固结在一起,旋转板3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28内,旋转轴34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的轴线上,旋转板32、连接板33、旋转轴34固结在一起,阀体25的中段在旋转轴34中穿过,旋转轴34内部带有四个空腔,阀体25中段的四个肋筋分别布置在旋转轴34的四个空腔内,旋转块31通过弹性部件30与第二贯穿管29的顶端壁面相连接,连接管35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腔22的内部腔体相连通,连接管35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排气管6相连通;第一控制腔21、第二控制腔22内部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贯穿管28、第二贯穿管29的横截面为圆环状。
[0018]在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中,阀体25可以被旋转轴34带着上下运动。当发动机排气管6内压力较高时,第二控制腔22内部腔体内压力也较高,旋转块31、旋转板32、连接板33、旋转轴34 —起顺时针旋转并压缩弹簧30,并带动阀体25向上运动,阀体25下段与填充体26之间的喉口变小,从而使主油道18和回油管24之间的流通面积变小,主油道18内机油压力较高;当发动机排气管6内压力较低时,第二控制腔22内部腔体内压力也较低,在弹簧30的作用下旋转块31、旋转板32、连接板33、旋转轴34 —起逆时针旋转,并带动阀体25向下运动,阀体25下段与填充体26之间的喉口变大,从而使主油道18和回油管24之间的流通面积变大,主油道18内机油压力较低。
【主权项】
1.一种交通机械机油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进气门(4)、排气门(5)、发动机排气管(6)、祸轮(7)、祸轮出气管(8)、气缸(9)、活塞(10)、连杆(11)、曲轴(12)、机油泵(13)、机油泵齿轮(14)、链条(15)、油底壳(16)、吸油管(17)、主油道(18)、分油道(19)、催化包(20),压气机⑵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I)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与发动机进气道相连接,涡轮(7)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的出气口、涡轮出气管(8)的进气口相连接,催化包(20)布置在涡轮出气管(8)上,发动机排气管¢)的进气口与发动机排气道相连接,进气门⑷、排气门(5)、活塞(10)均安装在气缸(9)内,活塞(10)的底部通过连杆(11)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齿轮(14)安装在机油泵(13)上,机油泵齿轮(14)通过链条(15)与曲轴(12)相连接,机油泵(13)的进出油口分别与吸油管(17)的出油口、主油道(18)的进油口相连接,吸油管(17)的进油口布置在油底壳(16)内,分油道(19)的进油口与主油道(18)相连接,分油道(19)的出油口与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腔(21)、第二控制腔(22)、螺帽(23)、回油管(24)、阀体(25)、填充体(26)、固定体(27)、第一贯穿管(28)、第二贯穿管(29)、弹簧(30)、旋转块(31)、旋转板(32)、连接板(33)、旋转轴(34)、连接管(35),阀体(25)的下段为圆锥状,阀体(25)的中段带有四个肋筋,阀体(25)的上段带有外螺纹,螺帽(23)内部带有内螺纹,阀体(25)的下段和填充体(26)均布置在第一控制腔(21)内,第一控制腔(21)的侧壁分别与主油道(18)、回油管(24)相连通,螺帽(23)与第二控制腔(22)的上端面固结在一起,阀体(25)的中段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内,阀体(25)的上段与螺帽(23)连接在一起,固定体(27)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内并与第二控制腔(22)的内壁面固结在一起,第一贯穿管(28)、第二贯穿管(29)均布置在固定体(27)上,第一贯穿管(28)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贯穿管(29)的横截面面积,旋转块(31)布置在第二贯穿管(29)内,旋转板(32)的一端与旋转块(31)固结在一起,旋转板(3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贯穿管(28)内,旋转轴(34)布置在第二控制腔(22)的轴线上,旋转板(32)、连接板(33)、旋转轴(34)固结在一起,阀体(25)的中段在旋转轴(34)中穿过,旋转轴(34)内部带有四个空腔,阀体(25)中段的四个肋筋分别布置在旋转轴(34)的四个空腔内,旋转块(31)通过弹性部件(30)与第二贯穿管(29)的顶端壁面相连接,连接管(35)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腔(22)的内部腔体相连通,连接管(35)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排气管(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机械机油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腔(21)、第二控制腔(22)内部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贯穿管(28)、第二贯穿管(29)的横截面为圆环状。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设计技术领域的交通机械机油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控制腔、阀体、填充体、固定体、贯穿管、弹簧、旋转块、旋转板、连接板、旋转轴、连接管,阀体的下段为圆锥状,阀体的中段带有四个肋筋,阀体的上段带有外螺纹,第一贯穿管、第二贯穿管均布置在固定体上,第一贯穿管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二贯穿管的横截面面积,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控制腔的内部腔体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通。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高时,阀体向上移动,主油道与回油管相隔断,主油道机油压力增大;当发动机排气管内压力较低时,阀体向下移动,主油道与回油管相连通,主油道机油压力减小。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机械式润滑系统的优化设计。
【IPC分类】F01M1/16
【公开号】CN104895646
【申请号】CN201510334495
【发明人】高雅, 王娴
【申请人】高雅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