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431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舱罩,尤其涉及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机舱罩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上普遍采用的部件。风力发电机组(简称风机)在工作时,其发电机、电气元件及动力装置等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导致机舱内的温度很高,因此需要进行散热,将机舱内部的热量输送到机舱外部。目前现有的散热装置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其一般需要采用两套动力装置,一套动力装置驱动流体(例如空气或水)循环流动,另一套动力装置使机舱外的空气流过机舱并与该流体对流换热后回到机舱外。
[0003]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现有的散热方式,其动力装置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其本身也会发热,因此其散热效率不能够满足要求,特别是位于热带地区的风机或者在夏季高温时节,在连续满发的工况下,发电机、电气元件、偏航、刹车、轴承及换热装置自身的动力系统等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此时换热能力不足,则可能会造成机组报警、停机;
[0005]另外现有的散热装置其体积较大,本身会占用机舱内的较多空间,使得机舱内的部件布置困难,而且其制造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相对地降低散热能耗、节省舱内空间、降低成本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和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其包括机舱罩壳体,在所述机舱罩壳体外部的左壁和/或右壁上设有导风耳,在所述导风耳内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一端为朝向前方的进风口,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机舱罩壳体内的空间连通,在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后壁上设有出风口。
[0008]优选地,其中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所述导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所述机舱罩壳体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0009]优选地,其中所述出风口可以位于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后壁的中部位置。
[0010]优选地,其中在所述进风口处可以设有进风口百叶窗,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百叶窗。
[0011 ] 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导风耳的下部可以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并位于所述进风口百叶窗的下风侧。
[0012]优选地,其中在所述进风口处可以设有进风口过滤网,所述进风口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口百叶窗的下风侧,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过滤网,所述出风口过滤网位于所述出风口百叶窗的上风侧。
[0013]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出风口处可以可拆卸地设有出风口挡风板,所述出风口挡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过滤网的上风侧。
[0014]进一步地,其中在所述机舱罩壳体的后壁内侧可以设有两条挡风板滑道,所述出风口挡风板位于所述两条挡风板滑道之间。
[0015]优选地,其中所述导风耳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舱罩壳体上。
[00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任一上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的风力发电机组。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其可利用自然来流风进行散热,可相对地降低散热所消耗的能量,可省去散热装置中的动力装置或者相对地减小动力装置的功率,增大了机舱内部的可利用空间,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气流可以顺畅地流通,因而散热效果也更好。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承接上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的优点,因此也具有散热能耗更低、舱内可用空间更大、成本更低、散热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的侧视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图2中B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图2中C区域内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_机舱罩壳体;11_左壁;12_右壁;13_后壁;2_导风耳;21_导风通道;22_漏水口 ;31_进风口百叶窗;32_出风口百叶窗;41_进风口过滤网;42_出风口过滤网;5_出风口挡风板;6-挡风板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详细描述。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说的“前”、“后”、“左”、“右”采用的是机舱惯常的方位定义,即以迎风侧(叶轮所在的方位)为前,具体体现在图1中,则是图1的右侧为“前”、下侧为“左”,在图2中也是图2的右侧为“前”。
[002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包括机舱罩壳体1,在机舱罩壳体I外部的左壁11和右壁12上均设有导风耳2,在导风耳2内设有导风通道21,导风通道21的第一端为朝向前方的进风口,导风通道21的第二端与机舱罩壳体I内的空间连通,在机舱罩壳体I的后壁13上设有出风口。
[0029]本实施例从机舱罩的结构上做出的改进,其可利用自然来流风进行散热,利用了自然风的能量,从而可以相对地降低散热所消耗的能量,可以省去散热装置中的动力装置或者相对地减小动力装置的功率,增大了机舱内部的可利用空间,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在工作时,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后流过导风通道21和机舱罩壳体I内的空间,之后从出风口流出,气流在流过该路径时的高度基本不变,因此不会受到机舱罩壳体I内的上升热气流的阻滞,气流可以顺畅地流通,因而散热效果更好。
[0030]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利用了自然风的能量”应当理解为,其既可以只利用自然风进行被动式散热,也可以在气流流过的路径中设置动力装置以强化气流的流动,例如可以在导风通道21中设置抽风风扇,可以在出风口处设置送风风扇。
[0031]本实施例在机舱罩壳体I外部的左壁11和右壁12上均设置了导风耳2,不过根据前面所说的内容可知,若只在左壁11和右壁12的其中之一上设置导风耳2,也是可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的。当同时在左壁11和右壁12上设置导风耳2时,上述的技术效果更加显著,而且也可使整个机舱罩更加美观。
[0032]在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罩还分别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后续改进,下面将分别进行说明。
[0033]本实施例对导风耳2的布置位置进行了后续改进:机舱罩壳体I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不小于机舱罩壳体I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导风通道21的第二端与机舱罩壳体I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机舱罩壳体I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这样机舱罩壳体I内的靠近前端的空间中的热量可以被气流带走,从而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出风口位于机舱罩壳体I的后壁13的中部位置,这样从导风通道21的第二端进入机舱罩壳体I内的气流可以走相对较直的路径,可以减小气流流动所受的阻力,使气流的流动更加顺畅,这样也能够起到提升散热效果的作用。
[0034]为了阻挡雨水等进入机舱罩壳体I内,本实施例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后续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在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百叶窗31,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出风口处设有出风口百叶窗32,这样在下雨天,进风口百叶窗31和出风口百叶窗3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