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357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过多的车辆所抵消。“汽车灾难”已经形成,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更是害人不浅。而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汽车尾气中不仅包含各种有害气体,还包含固体悬浮颗粒和油雾,而固体颗粒和油雾使得雾霾天气加重,汽车尾气已经被列为世界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已经成为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0003]目前汽车尾气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其一是寻求清洁新能源代替原有的油气能源;其二是改良机械动力,让油气的能量转化率提高,使得发动机对油气的利用效能提高,减少浪费;其三是采用机外净化装置对汽车尾气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用活性炭等来吸附汽车尾气中的炭黑和重金属,然而处理效果仍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该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易于更换与清洁;经过处理后的尾气有害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降低了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和抽气扇,所述混合室设有三个端口 ;
[0006]混合室的第一个端口与尾气管连接,
[0007]第二个端口与蒸汽管连接,
[0008]第三个端口与排气管连接,抽气扇设置在混合室内的第三个端口前方。
[0009]抽气扇外方设有外过滤网,抽气扇内侧设有内过滤网。
[0010]第三个端口出口方向的水平下方即混合室的底部呈倒锥形且设有排污口 5。
[0011]所述第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及活性炭吸收箱与排气管连接。
[0012]第二个端口通过蒸汽管与蒸汽室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容易清理和装卸,利用蒸汽管通入蒸汽与尾气管在混合室混合,使尾气管中的固体颗粒及油雾与蒸汽附着并沉降,通过在混合室增设抽气扇及过滤网,使油雾与蒸汽进行搅拌并附着在过滤网上沉降,此外连接管与活性炭吸收箱进行外置式二次净化,减少了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尾气管1,蒸汽管2,蒸汽室2-1,混合室3,抽气扇4,外过滤网4-1,内过滤网 4-2,排污口 5,连接管6,活性炭吸收箱7,排气管8。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
[0017]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室3和抽气扇4,所述混合室3设有三个端口 ;混合室3的第一个端口与尾气管I连接,第二个端口与蒸汽管2连接,第三个端口与排气管8连接,抽气扇4设置在混合室3内的第三个端口前方。抽气扇4外方设有外过滤网4-1,抽气扇4内侧设有内过滤网4-2。
[0018]第三个端口出口方向的水平下方即混合室3的底部呈倒锥形且设有排污口 5,方便了油污的清理。利用蒸汽管2通入蒸汽与尾气管I在混合室混合,使尾气管I中的固体颗粒及油雾与蒸汽附着并沉降,通过抽气扇4及内、外过滤网4-2、4-1,使油雾与蒸汽进行搅拌并附着在过滤网上沉降,此外连接管与活性炭吸收箱进行外置式二次净化,减少了有害物质。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室(3)和抽气扇(4),所述混合室(3)设有三个端口; 混合室(3)的第一个端口与尾气管(I)连接, 第二个端口与蒸汽管(2)连接, 第三个端口与排气管(8 )连接,抽气扇(4)设置在混合室(3 )内的第三个端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气扇(4)外方设有外过滤网(4-1),抽气扇(4)内侧设有内过滤网(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个端口出口方向的水平下方即混合室(3)的底部呈倒锥形且设有排污口(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个端口通过连接管(6)及活性炭吸收箱(7)与排气管(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个端口通过蒸汽管(2)与蒸汽室(2-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混合室和抽气扇,所述混合室设有三个端口;混合室的第一个端口与尾气管连接,第二个端口与蒸汽管连接,第三个端口与排气管连接,抽气扇设置在混合室内的第三个端口前方。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容易清理和装卸,利用蒸汽管通入蒸汽与尾气管在混合室混合,使尾气管中的固体颗粒及油雾与蒸汽附着并沉降,通过在混合室增设抽气扇及过滤网,使油雾与蒸汽进行搅拌并附着在过滤网上沉降,此外连接管与活性炭吸收箱进行外置式二次净化,减少了有害物质。
【IPC分类】F01N3-033
【公开号】CN204552892
【申请号】CN201520185976
【发明人】苏忠明
【申请人】苏忠明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