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循环水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054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循环水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包括:本体,装配在本体上的水温传感结构以及排气结构,本体包括节温器壳体,分别连通节温器壳体的冷却液输入单元和冷却液输出单元,节温器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节温器的节温器腔室,水温传感结构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单元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以供探测流经节温器腔室内冷却液温度,排气结构包括一端连通节温器壳体的固定部以及与固定部的另一端可开闭式连通的排气管体。检修时将放气软管连通,即可将壳体中的高压气体放出,该壳体减轻了汽车检修时的工作量,避免了对零件的破坏,减少了浪费。
【专利说明】
发动机循环水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循环水壳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普通循环水壳体出现故障时都是泄气螺钉孔堵塞,无法排除总成内部气体,导致循环水壳体感应单元失效。更换、拆卸循环水壳体需要耗费较大的劳动力及时间。因为汽车上各个零件之间空间间隙很小,拆卸使用的工具无法接触安装循环水壳体上的螺栓,因此需要将于发生关系的各个零部件都拆卸,非常麻烦。所以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排出壳体内高压气体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0003]另外,汽车上各个零件之间空间间隙很小,在拆装泄气螺钉时费时费力,给检修人员带来了不便。而且在拆装泄气螺钉时容易破坏产品设计要求的密封端面,造成泄露就无法继续使用,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解决了拆装泄气螺钉时费时费力,给检修人员带来了不便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包括:本体,装配在本体上的水温传感结构以及排气结构;所述本体包括节温器壳体,分别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冷却液输入单元和冷却液输出单元,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节温器的节温器腔室;所述水温传感结构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单元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以供探测流经节温器腔室内冷却液温度;所述排气结构包括一端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可开闭式连通的排气管体。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的上方。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与节温器壳体连通的管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管安装孔上的金属管体。
[0008]优选地,所述排气管体为放气软管。
[0009]优选地,所述水温传感结构包括安装在冷却液进水管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安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上的水温传感器。
[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设置在节温器壳体的尾部,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上方。
[0011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包括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设置在冷却液出水管的管口处装的出水管连接接头。
[0012]优选地,在节温器壳体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前后贯通的固定螺栓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孔与发动机的缸体相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为冷却液进水管,所述冷却液入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液出水管的直径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通过将壳体的放气结构从传统的泄气螺钉改为排气结构,通过排气结构进行高压气体的排放,解决了拆装泄气螺钉时费时费力,给检修人员带来了不便的问题。其中,固定部固定连通节温器壳体,排气管体可开闭式连通固定部,排气管体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检修时只要将放气软管连通,即可将壳体中的高压气体放出,该壳体减轻了汽车检修时的工作量,避免了对零件的破坏,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循环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循环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包括:本体10,装配在本体10上的水温传感结构20以及排气结构30。
[0018]所述本体10包括节温器壳体11,分别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11的冷却液输入单元12和冷却液输出单元13,所述节温器壳体11内部具有用于安装节温器的节温器腔室。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12设置在节温器壳体11的尾部,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13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12上方。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13包括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设置在冷却液出水管的管口处装的出水管连接接头131,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12为冷却液进水管,所述冷却液入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液出水管的直径设置。
[0019]所述水温传感结构20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单元12与节温器壳体11的连接处,以供探测流经节温器腔室内冷却液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水温传感结构20包括安装在冷却液进水管12与节温器壳体11的连接处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孔21以及安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21上的水温传感器22。
[0020]所述排气结构30包括一端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固定部31以及与所述固定部31的另一端可开闭式连通的排气管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1设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13与节温器壳体11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13的上方。所述固定部31包括与节温器壳体连通的管安装孔311以及安装在所述管安装孔上的金属管体312,所述排气管体为放气软管。
[0021]另外,在节温器壳体11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前后贯通的固定螺栓安装孔111,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孔111与发动机的缸体相连接。
[0022]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的具体装配及应用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0023]装配时,所述本体10的节温器壳体11、冷却液进水管及冷却液出水管一体式成型,所述节温器壳体11内设有用于安装节温器的节温器腔室,在节温器壳体11上设有若干个前后贯通的固定螺栓安装孔111,本体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螺栓安装孔111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冷却液进水管设置在节温器壳体11的尾部且与节温器腔室相通,在冷却液进水管与节温器壳体11的连接处设有一水温传感器安装孔21,所述水温传感器22安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21上,用于探测流经节温器腔室内的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所述冷却液出水管横向设置在节温器壳体11的下方且与冷却液进水管相通,在冷却液出水管的管口处装配有所述出水管连接接头。在节温器壳体11的侧部设有一不锈钢管安装孔(管安装孔311),所述不锈钢管(金属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最后将可开闭式连通的排气管体安装在不锈钢管的管口上。检修时,只要将排气管体(放气软管)连通,即可将壳体中的高压气体放出,该壳体减轻了汽车检修时的工作量,避免了对零件的破坏,减少了浪费。
[002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通过将壳体的放气结构从传统的泄气螺钉改为排气结构,通过排气结构进行高压气体的排放,解决了拆装泄气螺钉时费时费力,给检修人员带来了不便的问题。其中,固定部固定连通节温器壳体,排气管体可开闭式连通固定部,排气管体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检修时只要将放气软管连通,即可将壳体中的高压气体放出,该壳体减轻了汽车检修时的工作量,避免了对零件的破坏,减少了浪费。
[0025]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装配在本体上的水温传感结构以及排气结构; 所述本体包括节温器壳体,分别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冷却液输入单元和冷却液输出单元,所述节温器壳体内部具有用于安装节温器的节温器腔室; 所述水温传感结构设置在冷却液输入单元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以供探测流经节温器腔室内冷却液温度; 所述排气结构包括一端连通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可开闭式连通的排气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节温器壳体连通的管安装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管安装孔上的金属管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传感结构包括安装在冷却液进水管与节温器壳体的连接处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以及安装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孔上的水温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设置在节温器壳体的尾部,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位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出单元包括冷却液出水管以及设置在冷却液出水管的管口处装的出水管连接接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在节温器壳体外壁上设有若干个前后贯通的固定螺栓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孔与发动机的缸体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循环水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单元为冷却液进水管,所述冷却液进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液出水管的直径设置。
【文档编号】F01P11/02GK205618244SQ20162016431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4日
【发明人】陈力
【申请人】武汉湛卢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