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940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排烟管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铝电解槽电流强度的不断增大,单槽排烟量也相应增大。一套烟气净化系统约收集80 120台电解槽的烟气量,如何实现各支管的风量均分就成了关键。如图1和2所示传统的方法是在每台电解槽的出口管路上设风量调节阀,如蝶阀、 插板阀或孔板等,以调节出口截面处的局部压损来实现净化管路的风压平衡。但这种方法对出口截面处的气流扰动较大,增加了管路压损,直接导致了净化系统的能耗上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 目的是平衡净化管路系统各支管的风压,有效避免气流的局部湍动和扰流,降低管路压损, 降低净化系统的能耗。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包括电解槽,电解槽与净化主管之间设有排烟支管,净化主管与净化总管连接,在排烟支管上设有补偿器和两个绝缘管,在两个绝缘管之间设有变径管,变径管与净化主管之间的管路直径与变径管的最小直径相等,距净化总管最近的排烟支管到距净化总管最远的排烟支管上的变径管直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所述的变径管最小直径的一端与调节阀连接。所的述调节阀为插板阀或蝶阀。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在排烟支管上用管路变径来调节各个支管的出口烟
气量趋于平均,既能平衡净化管路系统各支管的风压,又能有效避免气流的局部湍动和扰流,降低管路压损约150Pa,切实起到净化系统节能降耗的作用。相比传统的净化管路配置,管道变径后又减少了钢材用量,其它配套零部件也相应缩小了型号尺寸,因此也降低了净化系统的建设成本。


图1为现有的排烟管路风压控制配置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排烟支管配置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排烟支管配置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排烟支管配置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排烟管路风压控制配置示意图。图中1、电解槽;2、排烟支管;3、净化主管;4、净化总管;5、补偿器;6、绝缘管;7、调节阀;8、变径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如图3和5所示本发明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包括电解槽1, 电解槽1与净化主管3之间设有排烟支管2,净化主管3与净化总管4连接,在排烟支管2 上设有补偿器5和两个绝缘管6,两个绝缘管6之间设有变径管8,变径管8与净化主管3 之间的管路直径与变径管8的最小直径相等,距净化总管4最近的排烟支管2到距净化总管4最远的排烟支管2上的变径管8直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以满足不同位置处排烟支管 2的风压平衡要求,每段净化主管3约收集10 20台电解槽1烟气,每台电解槽1通过排烟支管2与净化主管3相通,最终汇总于净化总管4。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1中的变径管8最小直径的一端与调节阀7连接,调节阀7为插板阀或蝶阀,调节阀7只有关闭和完全开启两种状态。其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包括电解槽,电解槽与净化主管之间设有排烟支管,净化主管与净化总管连接,在排烟支管上设有补偿器和两个绝缘管,其特征在于两个绝缘管之间设有变径管,变径管与净化主管之间的管路直径与变径管的最小直径相等,距净化总管最近的排烟支管到距净化总管最远的排烟支管上的变径管直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径管最小直径的一端与调节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的述调节阀为插板阀或蝶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排烟管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铝电解净化烟气管路风压平衡的结构。包括电解槽,电解槽与净化主管之间设有排烟支管,净化主管与净化总管连接,在排烟支管上设有补偿器和两个绝缘管,在两个绝缘管之间设有变径管,变径管与净化主管之间的管路直径与变径管的最小直径相等,距净化总管最近的排烟支管到距净化总管最远的排烟支管上的变径管直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能有效避免气流的局部湍动和扰流,降低管路压损约150Pa,切实起到净化系统节能降耗的作用。相比传统的净化管路配置,管道变径后又减少了钢材用量,其它配套零部件也相应缩小了型号尺寸,因此也降低了净化系统的建设成本。
文档编号C25D3/22GK102485963SQ201010569440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雅锋, 杨晓东, 王富强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