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41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弓I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金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因而,引线框架是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产品类型有TO、DIP、ZIP、SIP、SOP、SSOP, QFP (QFJ)、SOD、SOT 等。主要用模具冲压法和化学刻蚀法进行生产。电镀是引线框架的重要工序,电镀时卡料检测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它可以自动检测电镀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料现象。无需人工监控,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存在卡料现象时,其可以发出电信号,利用该电信号可对电镀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速度快,可有效避免因卡料造成的引线框架及设备的损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安装座,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检测棒固定座,所述检测块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和一个接近传感器,通过两个检测棒固定座安装有一组检测棒。一组检测棒由两个相互串接的“U”型检测棒构成,上端的“U”型检测棒开口大于下端的“U”型检测棒。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检测电镀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料现象。无需人工监控,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存在卡料现象时,其可以发出电信号,利用该电信号可对电镀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速度快,可有效避免因卡料造成的引线框架及设备的损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转轴1,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安装座2,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检测棒固定座3,所述检测块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个检测块4和一个接近传感器5,通过两个检测棒固定座安装有一组检测棒6。一组检测棒由两个相互串接的“U”型检测棒构成,上端的“U”型检测棒61开口大于下端的“U”型检测棒62。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检测电镀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料现象。无需人工监控,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存在卡料现象时,其可以发出电信号,利用该电信号可对电镀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速度快,可有效避免因卡料造成的引线框架及设备的损坏。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安装座,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检测棒固定座,所述检测块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和一个接近传感器,通过两个检测棒固定座安装有一组检测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检测棒由两个相互串接的“U”型检测棒构成,上端的“U”型检测棒开口大于下端的“U”型检测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线框架卡料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安装座,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两个检测棒固定座,所述检测块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个检测块和一个接近传感器,通过两个检测棒固定座安装有一组检测棒。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检测电镀过程中是否存在卡料现象。无需人工监控,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存在卡料现象时,其可以发出电信号,利用该电信号可对电镀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控制,反应速度快,可有效避免因卡料造成的引线框架及设备的损坏。
文档编号C25D21/12GK202246969SQ20112031751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吴旺春, 孙华, 朱贵节, 谢艳, 陈忠, 黄玉红 申请人:江阴康强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