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用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70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用挂具。



背景技术:

镀件电镀过程中需要使用铜制挂具连接导电,挂具由四部分构成,即连接头、转换头、连接板及挂钩构成。挂具中的连接板和挂钩之间、转换头与连接板之间使用螺母连接。电镀时挂具的电阻主要为挂具本体电阻和接触电阻两部分构成,每个挂具间本体电阻几乎相同,主要是接触电阻的差异。接触电阻与挂具的轻微变形、螺母的松紧程度、挂具的表面状态等有关。每槽的挂具间接触电阻最大和最小比值为1.5:1,造成电镀时通过各个挂具的电流大小不同,进而导致每槽镀件间的镀层厚度不一致。

目前电镀行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镀层厚度一致性:

1.及时对电镀挂具进行清洗,避免由于挂具氧化造成各挂具间电流大小不一致;

2.及时处理各挂具与极杠悬挂点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

3.采用挂具上加装弹簧片,促使挂具与极杠紧密接触,减少接触电阻;

4.挂具使用前,对挂具的电阻进行测量;

5.电镀时,给每个挂具加装一个电流表调节电流大小,确保通过每个挂具的电流大小一致;

6.采用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单只镀件电镀,以保证通过每只镀件的电流大小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用挂具,解决了现有的挂具由于接触电阻阻值不同导致电镀时镀层厚度不一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用挂具,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头、转换头、连接板以及挂钩组成的挂具本体,连接头的尺寸根据镀件的内螺纹尺寸确定,转换头和连接板之间通过负载电阻相连,挂具本体的电阻包括本体电阻、接触电阻和负载电阻三部分,负载电阻的电阻值大于接触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负载电阻的两端均通过螺母与转换头和连接板相连。

负载电阻与接触电阻的电阻值之比为10-15: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用挂具解决了现有的挂具由于接触电阻阻值不同导致电镀时镀层厚度不一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用挂具为挂具本体串联一个阻值远大于接触电阻阻值的负载电阻,从而在电镀时使挂具的接触电阻影响变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改变了每槽挂具间所具有电阻的不一致性,使每个挂具的阻值趋向于一致,达到均衡电流,从而大幅提高电镀时镀层的厚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用挂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头,2.转换头,3.负载电阻,4.连接板,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镀用挂具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头1、转换头2、连接板4以及挂钩5组成的挂具本体,连接头1的尺寸根据镀件的内螺纹尺寸确定,转换头2和连接板4之间通过负载电阻3相连,挂具本体的电阻包括本体电阻、接触电阻和负载电阻3三部分,负载电阻3的电阻值大于接触电阻。

负载电阻3的两端均通过螺母与转换头2和连接板4相连。

优选的,负载电阻3与接触电阻的电阻值之比为10-15:1。

使用时,将转换头2和负载电阻3一端用螺母连接,负载电阻3另一端和连接板4用螺母连接,根据测得的挂具本体的接触电阻确定负载电阻3的阻值,事例性的,负载电阻3与接触电阻的电阻值之比选择12:1,连接板4和挂钩5也通过螺母连接,然后再根据镀件内螺纹型号给转换头2装配相应的连接头1,连接头1和转换头2通过螺母连接。将上述连接工作完成后,使用挂具连接头1和镀件螺纹连接,最后将挂具的挂钩5悬挂在极杠上进行镀银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用挂具由于串联了一个阻值远大于接触电阻的负载电阻,从而使得接触电阻的影响变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而改变了每槽间挂具接触电阻的不一致性,使每个挂具的电阻值接近一致,从而使通过挂具的电流达到均衡电流,进而大幅提高镀银层的厚度一致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