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17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



背景技术:

PCB板的电镀工艺中,需要利用架体来挂设PCB板,并且将架体挂于电极板上,以此来传导电流,然后用机器将挂有PCB板的架体浸入电镀液中,使电镀液均匀分布于其上。传统的架体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与电极板的导电性能不稳定,导到导电功效较差,并且PCB板挂设于架体上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并且PCB板不能稳定的挂于架体上,导致PCB板易松动等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稳定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下端连接架体的挂杆,用于使架体挂设于电极板上,包括一竖板、设于所述竖板下端的前侧面且与挂架的上连接杆连接的连接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竖板的前侧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结构上方的挂件,所述挂件用于挂持于所述电极板上,所述挂杆设于所述竖板下端的前侧面;所述挂件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竖板上端的前侧面的横杆以及分别固设于所述横杆的两端的前侧面的下钩片;两下钩片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横杆的底面,该两下钩片与所述竖板平行、与横杆垂直;下钩片与所述竖板的间距与所述电极板的厚度相匹配,所述横杆与所述下钩片形成用于钩住所述电极板的钩部;所述挂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竖板前侧面的中段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横向固设于所述竖板前侧面的中段的挡杆以及一竖向夹板,所述竖向夹板的后侧面的下端抵于所述挡杆上且其中部通过第二螺纹锁紧件与所述竖板配合以夹紧所述电极板;所述第一夹持部配合所述钩部形成夹置所述电极板的夹置空间,所述钩部挂设于所述电极板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电极板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所述挂持结构通过竖向夹板以及竖板与所述电极板面结合,提升了导电稳定性,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会因挂架左右摇 晃而导致导电不稳定,接触不良等情况,所述挂持结构将挂杆挂于所述电极板上,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连接结构,使上连接杆通过该连接结构与所属架体连接,从而使得上连接杆能够连接多根架体,以形成矩形或框形挂架,可以同时挂设更多PCB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俯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架体1、上连接杆21以及上连接杆22,所述上连接杆21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1的上端连接,所述上连接杆22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1的下端连接,从而连接形成一框形架体1结构,PCB板夹设于相邻两架体1之间。

关于架体1:

每一架体1的结构均相同,每一架体1均包括一用于挂设于电极杆或电极板9(其呈水平长块状)上的挂持结构10、设于挂持结构10下端的挂杆12、以及设于所述挂杆12上的夹持组合14,所述夹持组合14用于对位于所述挂杆12第一侧的第一PCB板81的第二侧进行夹持以及对位于所述挂杆12第二侧的第二PCB板82的第一侧进行夹持。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侧”均为右侧,术语“第二侧”均为左侧,用以表示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可以为左侧,第二侧则为相应的右侧等等。

关于所述挂持结构10:

请参见图3,所述挂持结构10包括一竖板101、设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且与所述上连接杆21连接的连接结构102、以及设于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结构102上方的挂件103,所述挂件103用于挂持于所述电 极板9上,所述挂杆12设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02和所述挂杆12的固定可采用合体式或者组合式的连接固定结构,该组合式连接固定结构包括截面为U形的U形承载架1021、以及由前至后依次穿过U形承载架1021、挂杆12的上端后与所述竖板101的下端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所述U形承载架1021包括一底壁、由底壁的前后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两侧壁(即前、后侧壁)。在所述挂杆12的前后侧面相应位置分别开设两第一穿孔(图未示出),在所述U形承载架102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第二穿孔(图未示出),在固定所述挂杆12时,利用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即螺栓,本实施例为具有旋紧手柄的螺栓)依次穿过第二穿孔和第一穿孔后与竖板101的下端的螺纹孔(图未示出)螺纹配合。而上连接杆21则穿于所述U形承载架1021的U形腔中。当利用上连接杆21将两个以上的架体1进行连接时,使上连接杆21横向穿设于两个架体1的U形腔中,再将上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将该U形承载架1021锁紧于对应的竖板101上,如此既达到利用上连接杆21连接所述至少两架体1的功能又能达到将对应架体1固定于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的下表面(相对于U形承载架1021的U形腔底的一面)与U形腔底之间的间距与上连接杆21的直径相匹配,以防止上连接杆21在所述U形承载架1021内横向滑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在位于最左侧的架体1和最右侧架体1的U形承载架1021上均设置限位结构来防止上连接杆21在U形承载腔内滑动(沿上连接杆21的长度方向滑动)。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02并不与所述挂杆12的固定组合,例如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如下设置: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与所述竖板101下端的前侧面焊接,然后在所述挂杆12的前侧面开设所述第一穿孔,所述U形承载架102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锁紧件1022与所述挂杆12螺纹配合,从而将所述U形承载架1021安装于所述挂杆12的上端的前侧面。在该方式中,所述U形承载架1021仅螺纹锁紧于所述挂杆12上。

所述挂件103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竖板101上端的前侧面的横杆1031(其横截面可为矩形)以及分别固设于所述横杆1031的两端的前侧面的下钩片1032;两下钩片1032的下端面低于所述横杆1031的底面,该两下钩片1032与所述竖 板101平行或近似平行,与横杆1031垂直或近似垂直;该下钩片1032与所述竖板101的平行间距与所述电极板9的厚度相匹配。所述横杆1031与所述下钩片1032形成用于钩住所述电极板9的钩部。

所述挂件103还包括设于所述竖板101前侧面的中段(可以是中段、中下段或者中上段,具体设置位置与所述电极板9的高度相匹配)的第一夹持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横向固设(例如焊接、铆接等)于所述竖板101前侧面的中段的挡杆1033(可以为圆柱形或者矩形杆,本实施例为圆柱形杆)、一竖向夹板1034。所述竖向夹板1034的后侧面的下端抵于所述挡杆1033上且其中部通过第二螺纹锁紧件1035与所述竖板101配合以夹紧所述电极板9。所述第一夹持部配合所述钩部形成夹置所述电极板9的夹置空间,所述钩部挂设于所述电极板9的上端,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电极板9的下端。

具体地,所述挡杆1033与所述横杆1031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电极板9的高度相匹配(略大于电极板9的高度),所述挡杆1033的直径与所述电极板9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竖向夹板1034的顶面低于所述横杆1031的底面。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夹板1034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杆1031之间的平行距离,所述竖向夹板1034的下端面与所述横杆1031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更具体地,在所述竖向夹板1034的下段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锁紧件1035配合的第三穿孔(例如螺纹孔,图未示出),该第三穿孔贯穿竖向夹板1034的前后侧面,在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高于所述挡杆1033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螺纹锁孔(图未示出),所述第二螺纹锁紧件1035穿过该第三穿孔后与所述螺纹锁孔锁紧配合。

当该挂件103在与所述电极板9夹紧配合时,先将所述钩部由上至下的挂于所述电极板9上,然后,将所述竖向夹板1034置于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并使其下端面与所述挡杆1033位于同一水平面,此时第三穿孔与所述螺纹锁孔对准,然后将所述第二螺纹锁紧件1035由前至后穿过所述第三穿孔后与所述螺纹锁孔锁紧配合,从而根据电极板9的厚度来调节锁紧度,由此来使挂持结构10与电极板9挂合或者夹紧配合。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夹紧过程中竖向夹板1034偏移而导致的孔位不准,在所述挂杆12的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有一挡板1036,用于从左侧或者右侧挡住所 述竖向夹板1034的下端向左或向右偏移,对所述竖向夹板1034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所述挡板1036的前端向前延伸,并凸出于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与所述竖板101的前侧面形成L状。

关于夹持组合14:

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根挂杆12上均设置有若干夹持组合14,所述若干夹持组合14沿所述挂杆12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挂架的相邻两根挂杆12中,第一根挂杆12a的多个夹持组合14与第二根挂杆12b的多个夹持组合14一一对应的成对设置,每一对夹持组合14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每一夹持组合14包括沿所述挂杆12的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挂杆12第一侧(右侧)的凹槽141以及一挂片143。所述凹槽141从该挂杆12的高度方向贯穿该挂杆12,所述凹槽141用于供第一PCB板81的第二侧(左侧)插入其中,所述挂片143包括一设于所述挂杆12第一侧(右侧)的第一弹片1431以及一设于所述挂杆12第二侧(左侧)的第二弹片1432,所述第一弹片1431和第二弹片143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为独立的弹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1431和第二弹片1432分别为独立的弹片,第一弹片1431和第二弹片1432组合安装在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也可安装在前侧面)。当所述第一弹片1431和第二弹片1432为一体式挂片143时,只需要将该一体式挂片143安装在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并且使该第一弹片1431位于第一侧(右侧),使第二弹片1432位于第二侧(左侧)即可。

所述第一弹片1431呈S形或Z形,其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孔(图未示出)的第一平置片1431a、推抵片1431b以及呈连接作用的连接片1431c。所述第一平置片1431a、连接片1431c以及推抵片1431b一体成型,且该第一平置片1431a与所述推抵片1431b近似平行。当该第一弹片1431安装于所述挂杆12上时,该第一弹片1431位于所述挂杆12的右侧(具体为该推抵片1431b位于所述挂杆12的右侧),并且该推抵片1431b位于所述凹槽141的右后侧方,以从所述凹槽141的宽度方向挡住凹槽141的部分开口。将第一PCB板81插入所述凹槽141时,所述第一PCB板81的左端向后紧压该第一弹片1431后向左插入所述凹槽141,待插入凹槽141内后,由第一弹片1431的弹性恢复作用向前紧压第一PCB板81,从而与第一凹槽141配合将第一PCB板81的左侧端夹设于所述凹槽141 内。

所述第二弹片1432包括具有第二安装孔(图未示出)的第二平置片1432a以及由所述第二平置片1432a的左端延伸出的呈V形的第二弹片本体1432b,该第二弹片本体1432b的尖端向前,所述第二弹片本体1432b的末端(左端)具有一用于回扣第二PCB板82的右侧的回扣槽1432c(回扣部),所述第二弹片1432和第一弹片1431通过一安装螺栓145安装于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即在所述挂杆12的后侧面沿其高度方向均匀间隔的设置若干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弹片1432的第二平置片1432a和第一弹片1431的第一平置片1431a重叠,并使第一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准后,通过一安装螺栓145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孔(图未示出)内,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弹片1432和第一弹片1431共用一个安装螺栓145,安装于同一个位置,减少安装占用空间。

当所述挂片143安装于所述挂杆12上后,该挂片143的第二弹片1432位于所述挂杆12的左侧,该挂片143的第一弹片1431则位于所述挂杆12的右侧,所述第二弹片1432的回扣槽1432c与所述凹槽141位于同一立面。位于所述挂杆12右侧的所述凹槽141与所述第一弹片1431的推抵片1431b配合夹持所述第一PCB板81的左侧端,位于所述挂杆12的左侧的回扣槽1432c用于夹持所述第二PCB板82的右侧端。

本实施例中,在每一根挂杆12上均设置多个夹持组合14,如此,在两相邻的两根挂杆12中,位于左边的第一根挂杆12a右侧的凹槽141以及第一弹片1431形成用于夹持第一PCB板81左侧的第一夹持部,位于右边的第二根挂杆12b的左侧的第二弹片1432的回扣部形成用于夹持第二PCB板82右侧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挂部成对设置,用于夹持对应的PCB板。

由于PCB板大小不同,一些形状较小的PCB板可能仅通过一对夹持部即可,而一些形状较大的PCB板,每一PCB板可能需要多对夹持部进行夹持。本具体实施例中,一块PCB板通过三对夹持部进行夹持,即通过第一根挂杆12a的右侧面的三个第一夹持部夹持固定该PCB板的左侧,通过第二根挂杆12b的左侧面的三个第二夹持部固定该PCB板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22用于连接挂架的下端,其连接方式和结构与上连接杆21相同或相似,即在每一根挂杆12的下端的前侧面均设置有一U形承载架, 将上连接杆22横穿于每一挂杆12下端的前侧面的U形承载架上并固定,从而使多根挂杆12的下端通过上连接杆22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PCB板的挂持结构,采用至少两结构相同的架体,通过上连接杆和下连杆杆连接呈框形挂架,上、下连接杆采用可拆卸方式将所述至少两架体连接呈一体,拆装方便,无需使用时可拆卸,方便收纳和存放。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需要电镀的电路板数量的多少来决定架体的数量,使用范围广。所述挂持结构通过竖向夹板以及竖板与所述电极板面结合,提升了导电稳定性,在电镀的过程中,不会因挂架左右摇晃而导致导电不稳定,接触不良等情况,所述挂持结构将挂杆挂于所述电极板上,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夹持组合设计巧妙,能够安装于同一安装点上,位于挂杆第一侧的部分对第一PCB板的第二侧端进行夹持,位于挂杆第二侧的部分对第二PCB板的第一侧进行夹持,如此使得相邻的两根挂杆之间即可对若干个PCB板进行夹持,利用弹片的弹性微夹紧PCB板,防止PCB板轻易晃动等,夹持效果佳,并且装取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