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052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电泳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泳工艺中所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电泳工艺由于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高泳透率,高流平性、高装饰性、污染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动车工业中。

公开号为CN206127461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表面电泳设备,包括:机械手,其上设置待电泳工件;转轮,其连接至机械手并驱动机械手绕竖直方向的中心轴旋转;第一往复运动构件,其连接至转轮,并控制转轮以及机械手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滑块,其连接至第一往复运动构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滑块沿一水平轴向的第一滑轨滑动,以使待电泳工件在电泳溶液中水平移动。从而解决电泳泳层外观一致性差,生产过程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但上述方案为实现机械手的旋转、竖直方向运动和水平方向运动,至少设置三个驱动装置,并需要对三个驱动装置用PLC编程控制,结构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设备,采用机械控制方式,用一个驱动装置实现机械手的旋转、竖直方向运动和水平方向运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泳设备,包括机械手、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和驱动装置,所述机械手用以夹持固定待电泳工件,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一个伸缩杆和套筒,在套筒内设置有第二弹簧,伸缩杆穿插于套筒内,伸缩杆插入套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线,第二传动线穿过第二弹簧并从套筒底部伸出,第二传动线连接至驱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一个滑块和滑杆,滑杆通过安装架固定。滑块可在滑杆上滑动,在滑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且在滑块上连接第一传动线,第一传动线穿过第一弹簧,第一传动线连接至驱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纵向移动机构之间通过一个旋转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线和第二传动线外层为可以打弯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层,芯线为钢丝绳。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两部分,且分别连接横向移动机构和纵向移动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转轴处连接软轴,软轴用以控制旋转机构旋转,所述软轴连接至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传动轴,传动轴连接减速电机,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轮,两个凸轮分别带动两个滑销做直线往复运动,两个滑销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线和第二传动线。所述传动轴上还设置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为一对锥齿轮,经过换向后输出端连接至软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动力装置的利用率,省去了电气控制单元,使得动作具有一致性,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手;2—纵向移动机构;21—伸缩杆;22—套筒;23—第二弹簧;3—横向移动机构;31—滑块;32—第一弹簧;33—滑杆;4—旋转机构;5—驱动装置;51—传动轴;52—第一3D凸轮;53—第二3D凸轮;54—锥齿轮;55—摆杆;6—安装架;7—软轴;8—第一传动线;9—第二传动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泳设备,包括机械手1,纵向移动机构2、横向移动机构3、旋转机构4和驱动装置5。

所述机械手1用以夹持固定待电泳工件。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2包括一个伸缩杆21和套筒22,在套筒2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23,伸缩杆穿插于套筒22内,伸缩杆插入套筒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传动线9,第二传动线9穿过第二弹簧23并从套筒22底部伸出,第二传动线9连接至驱动装置5。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包括一个滑块31和滑杆33,滑杆33通过安装架6固定。滑块31可在滑杆33上滑动,在滑杆33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2,且在滑块31上连接第一传动线8,第一传动线8穿过第一弹簧32,第一传动线8连接至驱动装置5。

所述第一传动线8和第二传动线9结构相同,外层是可以打弯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层,芯线是钢丝绳。其结构及其传动原理等同自行车闸线。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移动机构3与纵向移动机构2之间通过一个旋转机构4连接,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可相对旋转的两部分,且分别连接横向移动机构3和纵向移动机构2,所述旋转机构4转轴处连接软轴7,软轴7用以控制旋转机构旋转,所述软轴7连接至驱动装置5。

所述驱动装置5为横向移动机构3、纵向移动机构2及旋转机构4提供动力,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一个传动轴51,传动轴51连接减速电机,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轮,两个凸轮分别带动两个滑销做直线往复运动,上述两个滑销分别连接第一传动线8和第二传动线9,从而牵引机械手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运动。

所述传动轴51上还设置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为一对锥齿轮54,经过换向后输出端连接至软轴7,从而驱动旋转机构4动作。

作为优选,传动轴上的凸轮包括第一3D凸轮52和第二3D凸轮53,凸轮位置可通过摆杆55调节。通过预先设定凸轮形状和摆杆档位,能够利用3D凸轮来操控机械手完成不同的动作。

在保证电机功率的前提下,可以将多个驱动装置5通过联轴器组合在一起,并用一个大功率减速电机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动力装置的利用率,省去了电气控制单元,使得动作具有一致性,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