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538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滚筒采煤机,特别是一种分体式采煤机上用的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
背景技术
采煤机主机架是采煤机各部件的安装母体,采煤机各部件采用螺栓连接或铰接等形式安装在主机架上。主机架有整体式和分体式。由于矿井的运输条件所限,立井开采矿井的采煤机主机架多采用分体式,即主机架由两部分或三部分构成,采用螺栓或销子连接。和整体式相比,由于分体式主机架可以拆分,分体后各部分体积小、重量轻,故分体式易于运输、便于安装。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采煤机在割煤时其滚筒所受的冲击力很大,该冲击力全部经摇臂传至主机架,特别是煤层较硬或有夹矸及过断层割岩石时,采煤机所受冲击更大。采煤机行走时,由于运输机不平、不直造成溜槽结合部高低不平,辅助滑靴在运输机铲板上滑行至不平的地方时,也会造成冲击。当采煤机主机架为分体结构时,由于左、右主机架靠对接螺栓联接,在冲击载荷的反复作用下,主机架的对接螺栓经常产生松动。由于对接螺栓松动,会引起主机架对接面作相对移动,进而造成对接螺栓孔变形,严重时对接螺栓疲劳断裂。所以分体式主机架需要经常紧固对接螺栓。但主机架内部空间狭小,紧固对接螺栓必须将相应腔室中的部件拆除后方能进行,工作量大且费时间,给生产带来极大不便。主机架对接螺栓孔变形后,维修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对接部联接不牢固、对接螺栓拆装紧固不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接强度高、拆装紧固快捷方便、维修简便、结构简单的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由分别焊接在左主机架和右主机架对接处外侧面上的燕尾槽座I、燕尾槽座II,以及楔块I、楔块II与压紧螺栓等构成。燕尾槽座I和燕尾槽座II位置相对应,其上都有一燕尾形横向槽,当左主机架、右主机架对接后,两燕尾槽座的横向槽拼成一个中间窄两端宽的蝶形槽。楔块I和楔块II嵌装在蝶形槽内。楔块II的上侧面和楔块I的下侧面均为由两个斜面所构成的凹“V”形面,这两个凹“V”形面分别与蝶形槽的上、下两个凸“V”形的槽壁相配合。楔块II的下侧面与楔块I的上侧面之间为斜面接触配合。位于斜面之上的楔块II上有至少一对通孔,两燕尾槽座和/或主机架上有对应的螺孔,通孔和螺孔内装配压紧螺栓。压紧螺栓将楔块II、并通过楔块II将楔块I一同与燕尾槽座I和燕尾槽座II紧固联接。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的燕尾槽座I和燕后槽座II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件。其楔块II上的通孔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个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采用楔块与燕尾槽座配合,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②联接强度大,易于维护。
③由于布置在主机架的外部,安装、拆除方便。
④体积小,重量轻,需要的安装空间小,可适应多种端面的对接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A断面图图3、4是楔块II的结构示意图主、侧视图图5、6是楔块I的结构示意图主、侧视图图7、8燕尾槽座I的结构示意图主、侧视图图中1-燕尾槽座I、2-燕尾槽座II、3-楔块I、4-楔块II、5-压紧螺栓、6-右主机架、7-左主机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示出的本实用新型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由燕尾槽座I(1)、燕尾槽座II(2)、楔块I(3)、楔块II(4),以及压紧螺栓(5)等构成。
燕尾槽座I(1)焊接在左主机架(7)对接处外侧面上,燕尾槽座II(2)焊接在右主机架(6)对接处外侧面上,二者(1、2)位置对应,并呈左右对称,其上都有一燕尾形的横向槽。当左、右主机架(7、6)对接后,两燕尾槽座(1、2)的燕尾形横向槽共同拼成一个中间窄两端宽的蝶形槽。蝶形槽内嵌装楔块I(3)和楔块II(4)。
楔块I(3)的下侧面加工成由两个斜面构成的凹“V”形面,与蝶形槽的凸“V”形的下槽壁相吻合。楔块(4)II的上侧面也加工成由两个斜面构成的凹“V”形面,与蝶形槽的凸“V”形的上槽壁相配合。楔块I(3)的上侧面和楔块II(4)的下侧面均加工成整体斜面,二者斜度一致并相配合。为了防止应力集中及装配需要,凹“V”形面、凸“V”形槽壁的角尖部,应有弧面或平面过渡。
位于斜面之上的楔块II(4)上加工两个通孔,两通孔左右对称。在燕尾槽座I(1)和燕尾槽座II(2)的同一端上各加工一螺纹孔,与楔块II(4)的两通孔相对应,该螺纹孔深入到主机架壁内。两螺纹孔内安装压紧楔块II(4)用的压紧螺栓(5)。为了便于装配,两通孔加工成长圆孔。安装压紧螺栓(5)时,要加弹簧垫圈及平垫圈防松,而且,应使楔块II(4)的底面与两燕尾槽座(1、2)楔形槽的底面之间留有一定的压紧余量。
在采煤机主机架对接处的四个外侧面上,对称布置2~4对上述的联接机构。为了提高燕尾槽座(1、2)与主机架(7、6)的连接强度,可在主机架外侧面焊接燕尾槽座的部位先铣槽,使燕尾槽座嵌入槽内再焊牢。
图3、4进一步示出楔块II(4)I(3)的形状、结构。
图5、6进一步示出楔块I(3)的形状、结构。
图7、8进一步示出燕尾槽座I(1)的形状、结构。图中燕尾槽座I(1)槽底上的孔加工为通孔,适合槽底较薄的情况,此时安装压紧螺栓(5)的螺纹孔在主机架壁上加工。
燕尾槽座II(2)的形状、结构,与燕尾槽座I(1)为左右对称。
工作原理①左右对称的燕尾槽座I(1)和燕尾槽座II(2)分别焊接在左、右主机架上。左、右主机架对接后,两燕尾槽座拼合一起,形成一个蝶形槽。
②将楔块I(3)安装在蝶形槽中,然后安装楔块II(4)。通过楔块II(4)上的通孔,在燕尾槽座I(1)和燕尾槽座II(2)的螺纹孔内,安装两压紧螺栓(5),将楔块II(4)压紧。由于楔块I(3)与楔块II(4)采用斜面配合,在楔块II(4)被压紧的同时,楔块I(3)也被压紧,同样由于斜面的作用,楔块I(3)和楔块II(4)上构成凹“V”形的两斜面,与燕尾槽座I(1)和燕尾槽座II(2)上对应的燕尾形槽壁、亦即蝶形槽的凸“V”形槽壁也被压紧。
③本实用新型以其特殊的结构形式,既可承受横向剪切力,又可承受纵向拉力。在采煤机主机架对接处四个外侧面上对称布置2~4对,则可承受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所以对防止因振动造成左、右主机架对接面错位、对接螺栓松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联在左主机架(7)和右主机架(6)对接处外侧面上的燕尾槽座I(1)、燕尾槽座II(2),二者(1、2)位置对应、其上都有一燕尾形横向槽;当左、右主机架(7、6)对接后,两燕尾槽座(1、2)的横向槽拼成一个中间窄两端宽的蝶形槽;蝶形槽内嵌装楔块I(3)和楔块II(4);楔块(4)II的上侧面和楔块I(3)的下侧面均为由两个斜面构成的凹“V”形面,这两个凹“V”形面分别与蝶形槽的上、下两个凸“V”形的槽壁相配合;楔块II(4)的下侧面和楔块I(3)的上侧面之间为斜面接触配合;位于斜面之上的楔块II(4)上有至少一对通孔,两燕尾槽座(1、2)和/或主机架上有对应的螺孔,通孔和螺孔内装配有压紧螺栓(5),压紧螺栓(5)将楔块II(4)、并通过楔块II(4)将楔块I(3)一同与燕尾槽座I(1)和燕尾槽座II(2)紧固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燕尾槽座I(1)和燕后槽座II(2),呈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楔块II(4)上的通孔为左右对称的一对长圆孔。
专利摘要一种采煤机分体式主机架联接机构,由燕尾槽座I(1)、燕后槽座II(2)、楔块I(3)、楔块II(4)、压紧螺栓(5)构成。两燕尾槽座分别固联在左、右主机架(7、6)对接处外侧面上,二者的燕尾槽在左、右主机架对接后拼成一蝶形槽。蝶形槽内嵌装楔块I(3)和楔块II(4)。楔块II(4)上侧和楔块I(3)下侧的凹“V”形面,分别与蝶形槽上、下两凸“V”形槽壁配合。两楔块间为斜面配合。位于斜面之上的楔块II(4)的通孔内安装压紧螺栓(5),它将楔块II(4)、并通过楔块II(4)将楔块I(3)一同与两燕尾槽座紧固联接。在主机架对接处四个外侧面上,对称布置2~4对该机构,即可防止振动造成主机架对接面错位、对接螺栓松动发生,而且联接强度高、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易加工。
文档编号E21C25/00GK2731101SQ200420052479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6日
发明者贾民, 张立, 蒲宝山, 刘传军, 曹宏伟 申请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