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18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中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沉管隧道的接头形式有刚性和柔性两大类,柔性接头允许管段接头发生适量的转动和变位,并在承受一定拉力、剪力和弯矩的同时,仍能保证接头水密性。通过对上海市外环隧道的具体分析计算可知,如采用柔性接头方案,则岸边结构与沉管段相接处的剪力数值仅为刚性接头方案的44%,而管段内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分别为采用刚性接头方案的68%、97%。柔性接头承担的主要作用一是满足接头防水的要求,二是容许有限度的变形,为了达到上述的要求,柔性接头必须具有抗拉、抗压、抗剪和抗弯的能力,具有可靠的防水措施。在日本东京港深埋隧道的管段间的柔性接头的连接结构如图8所示,用呈Ω型钢板与两个相邻管段端钢壳钢板焊接,这种结构的缺点一个是存在附加约束,即在提供设计需要的轴向抗拉约束同时会产生抗剪和抗弯的附加约束,附加约束产生的次内力会造成结构局部应力过高;再一个是需要大量的现场焊接,焊接产生的局部高温会对预制管段的混凝土构成伤害;另外Ω型钢板需采用特殊钢板制作,成本较高,施工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连接套筒、定位套环以及相关结构的设置,使得钢拉索只提供单一的抗拉约束条件而不对管段接头造成其它附加约束的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包括钢拉索索体,以及位于索体两端的固定端锚环,索体两端为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端锚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套环,在定位套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套筒。
定位套环的外壁与连接套筒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相邻管段之间形成抗拉的约束条件,避免管段接头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受拉张开而危及接头的防水可靠性;在形成抗拉约束的同时不对管段接头产生其他附加约束,避免在地震工况下对管段接头部位造成有害的次应力;施工的速度较快,安装过程中无需采用焊接工艺,对接头部位的混凝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附图概述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端锚环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端锚环的侧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环的主视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环的侧视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的主视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的侧视图;附图8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
图1-8所示,标号1-8分别表示P锚挤压头(1)、固定端锚环(2)、钢拉索索体(3)、定位套环(4)、连接套筒(5)、Ω型钢板(6)、管段端钢壳钢板(7)、固定端锚环(8)。
本实施例主要包括P锚挤压头(1)、固定端锚环(2)(8)、钢拉索索体(3)、定位套环(4)、连接套筒(5)、Ω型钢板(6),固定端锚环(2)(8)位于索体(3)两端,索体(3)两端头为P锚挤压头(1),定位套环(4)紧靠在固定端锚环(8)的一端,在定位套环(4)外壁上套装有连接套筒(5),定位套环(4)的外壁与连接套筒(5)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施工安装可将定位套环(4)的一端面作成斜面。
通常固定端锚环的外径小于连接套筒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个连接结构受拉时,靠近钢拉索索体(3)外端的固定端锚环(2)紧扣在预埋件端板上,靠近中间的固定端锚环(8)则紧扣在定位套环(4)上,定位套环(4)通过螺纹与连接套筒(5)相连,因此,钢索索体(3)内承受的拉力通过固定端锚环(8)传递给定位套环(4),再由定位套环(4)传递给连接套筒(5),最终实现两端拉力的传递。由于固定端锚环(8)和定位套环(4)之间没有固定的连接,当本实用新型产品受压时,靠近中间的固定端锚环(8)与定位套环(4)之间完全脱开,因此在连接结构两侧的索体不会因为中间的连接套筒(5)而传递压力,此外,整根钢拉索几乎没有抗弯刚度。如此便实现了钢拉索只提供单一的抗拉约束条件而不对管段接头造成其它附加约束的功能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包括钢拉索索体,以及位于索体两端的固定端锚环,索体两端为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端锚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套环,在定位套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套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套筒指的是定位套环的外壁与连接套筒内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端锚环的外径小于连接套筒的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沉管隧道类,具体的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中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包括钢拉索索体,以及位于索体两端的固定端锚环,索体两端为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端锚环的一端设有定位套环,在定位套环外壁上套装有连接套筒,其优点是在相邻管段之间形成抗拉的约束条件,避免管段接头由于受拉张开而危及接头的防水可靠性,不对管段接头产生其他附加约束,避免造成有害的次应力,施工的速度较快,安装过程中无需采用焊接工艺,对接头部位的混凝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文档编号E21D9/00GK2719980SQ20042008195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8日
发明者沈秀芳, 陈鸿, 陈正杰, 乔宗昭, 贺春宁, 蔡岳峰, 顾闻 申请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