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128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护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比如挖土、填土的斜面稳定的防护壁结构,本发明特别是涉及采用多个外面板,将邻接的外面板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的防护壁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过去,作为这种防护壁结构,比如,人们知道有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73743号文献)中记载的类型。
像图28所示的那样,该防护壁结构按照采用多个外面板1,通过连接销5可旋转地将邻接的外面板1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外面板的最下部和最上部采用端部用外面板6。
对于外面板1,像图29和图30所示的那样,在其两侧形成伸出部2。该伸出部2具有外面板1的高度的一半的尺寸,设置于外面板1的两侧的中心位置。此外,在伸出部2的上面和下面,形成连接销5安装用的销孔3。外面板1按照控制部4在背面突出的方式形成。该控制部4用于使外面板1的设置稳定。
连接销5的两端由截头圆锥体状的塑料制成。
另外,端部用外面板6设置于防护壁的最下部和最上部,具有以外面板的中心的水平线沿上下分为2个部分的结构。
在采用该外面板1组成防护壁结构的场合,端部用外面板6按照其两端之间的间距与外面板1的宽度相同的方式设置,在销孔3中安装有连接销5。接着,对该端部用外面板6进行导向,外面板1按照连接销5的上半部与形成于外面板的伸出部2的下面的销孔3嵌合方式放置,连接销5安装于伸出部2的上面的销孔3中。另外,在端部用外面板6的上部,放置第2层的外面板1。此时,在外面板1的伸出部2的下面的销孔3中,嵌合安装于第1层的外面板1的伸出部2的销孔3中的连接销5。接着,在外面板1的伸出部2的上面上安装连接销5。在第3层以后,也依次反复进行该操作,最后,将端部用外面板6放置于上部,完成防护壁的装配。
在该防护壁结构中,各外面板1以连接销5为轴,相对邻接的外面板1而旋转,故可对应于斜面的形状,使防护壁结构的整体弯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73743号文献发明内容在这样的防护壁结构中,在沿横向将外面板并列时,防护壁的最下部和最上部采用端部用外面板,如果不将外面板的伸出部之间堆叠,则无法将外面板之间连接。由此,具有操作性极差的问题。
此外,在外面板的背面上设置控制部,但是由于其成一体地形成于外面板上而突出,故具有产生外面板难以保持等处置复杂的问题。另外,由于控制部从外面板突出,故还具有在制造外面板时所采用的成型模的形状变复杂且制造变困难的问题。另外,由于控制部为固定结构,故如果控制部为较长尺寸,则具有在防护壁弯曲的部位,控制部之间有时会产生妨碍,无法获得所需的弯曲的问题。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壁结构,其中,即使在防护壁的上部和下部上不设置另一部件的情况下,仍可沿横向将外面板连接,谋求操作性的提高,将用于使外面板的设置稳定的部件作为独立的部件,容易进行外面板的处置,另外,没有用于使外面板的设置稳定的部件之间的妨碍,成型模也可简化。
用于实现这样的目的的本发明的防护壁结构按照采用多个外面板,可旋转地将邻接的外面板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上述外面板的两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具有支承体,该支承体的一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外面板的端部、支承该外面板,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上述外面板的两端部和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沿上述轴线分别形成轴承孔,具有连接体,该连接体具有穿过上述邻接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轴承孔的轴部。
按照该结构,由于外面板为与使设置稳定的支承体相独立的部件,故可在外面板的全面的范围内,使外面板的厚度基本相同可容易处置。另外,由于支承体为独立于外面板的部件,故外面板的形状变简单,外面板的制造时所采用的成型模的形状也变简单,可容易制造外面板。
在该外面板采用支承体和连接体建造防护壁的场合,沿左右将多个外面板并列。此时,邻接的外面板通过使其两端部之间接触,并且将连接体的轴部插入该各两端部的轴承孔中的方式连接。另外,在防护壁的高度沿上下较长的场合,在左右并列的外面板上还堆叠另一外面板且沿左右并列。
在此场合,由于外面板可仅仅沿左右并列地连接即可,故与过去相比较,在防护壁的下部和上部上不需要端部用外面板,另外,也没有外面板的伸出部,故即使在不将该伸出部之间堆叠的情况下,仍可将外面板之间连接,可使操作性极为良好。
此外,在外面板的背面侧设置支承体。此时,在外面板的两端部,邻接支承体的一端部且设置支承体,将连接体的轴部插入外面板的两端部的上面的轴承孔和支承体的上面的轴承孔中,将外面板和支承体连接。另外,也可在设置外面板时,将连接体的轴部插入外面板的两端部的下面的轴承孔和支承体的下面的轴承孔中。由此因为支承体支承外面板,故外面板的设置稳定。
在此场合,由于邻接的外面板兼作支承体,故与逐个地将支承体设置于各个外面板上的场合相比较部件数量少即可完成,由此建造效率提高。
还有,在对应于斜面的弯曲而设置防护壁时,以连接体的轴部为轴,使外面板旋转,使防护壁的外面弯曲。在此场合,由于相互接合的外面板的端部之间和支承体的一端部为圆弧,故外面板的旋转沿圆弧而进行,可顺利地实现旋转。另外,还防止在外面板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此外,在此场合由于外面板和支承体为独立的部件,故即使在支承体较长地形成的情况下,仍防止支承板之间妨碍的情况,可按照对应于所需的弯曲,使外面板旋转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中,上述连接体具有穿过2个轴承孔的一对轴部和成一体地架设于该轴部的基端部之间的支承杆。
在采用该支承杆进行连接的场合,采用1个连接体,将支承杆的轴部插入相互邻接的外面板的端部的轴承孔中,接着采用另一连接体,将支承杆的端部插入其中一个外面板的轴承孔和支承体的轴承孔中,然后,采用再一连接体,将支承杆的轴部插入另一外面板的轴承孔和支承体的轴承孔中,采用共计3个连接体,将2个外面板和1个支承体连接。在此场合,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将外面板和支承体连接。
在本发明中,上述外面板包括形成上述半圆柱状的端部的一对端部部件、连接有该端部部件的外面板主体。
在此场合,一般外面板的端部部件和外面板主体由混凝土形成,将它们连接而使用。另外,在外面板主体由其它材料形成的场合,由于端部部件可同时分别兼用作各种类的外面板主体,故外面板的制造效率提高。
在本发明中,上述端部部件由混凝土形成,上述外面板主体由木材形成。
在此场合,外面板主体可为木纹等的木材特有的花纹,可提高外观品质。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设置内面板,该内面板按照以规定间距与该外面板间隔开的方式设置,在该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形成浇注混凝土的空间,在上述支承体上具有固定上述内面板的固定件。
在此场合,防护壁也变厚,防护壁变牢固。此外,在具有多个外面板的场合,由于外面板之间由混凝土连接,故外面板之间的连接也牢固,防护壁变牢固。
在本发明中,上述固定件包括杆,该杆的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承体上,另一端穿过开设于内面板中的插孔;螺纹机构,该螺纹机构将该杆固定于上述内面板上。
在此场合,改变杆的长度,调节外面板和内面板的间距。由此,可改变所建造的防护壁的厚度,可提高广泛应用性。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支承体上开设连通孔,该连通孔使浇注于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的混凝土流通。
在此场合,由于流入外面板的背面的混凝土通过连通孔流入邻接的外面板的背面,故混凝土的流入顺利。另外,邻接的外面板的内侧的混凝土形成一体,可提高防护壁整体的强度。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面板中,开设沿内外方向连通的多个通孔,在该外面板的背面设置种植植物的植物生长基础材料。
在此场合,植物生长于防护壁上,可对防护壁绿化,可提高防护壁的外观品质。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上,形成嵌入植物生长基础材料的凹部。
在此场合,在外面板上设置植物生长基础材料的场合,由于植物生长基础材料通过凹部保持难以与外面板脱开,故可容易进行外面板的处置。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面板的外面上形成凹处,该凹处使上述通孔的开口端位于该外面板的一般面更内侧。
在此场合,在建造防护壁后,如果下雨,则在凹部中保持雨水,并且容易将雨水引入植物生长基础材料侧。由此,植物生长基础材料容易包含水分,植物生长顺利地进行。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面板的上端中央和下端中央堆叠上述外面板时设置孔,该孔与开设于该外面板的端部上的轴承孔相对应、供连接用的杆插入。
在此场合,在外面板的上侧并列另一层的外面板时,按照上层的外面板的两端部位于下层的外面板的中央的方式堆叠外面板。此时,将杆插入下层的上端中央的孔和两端部的上面的轴承孔中,将插入轴承孔中的杆插入上层的外面板的下端中央的孔中,将插入外面板的上端中央的孔中的杆插入开设于外面板的两端部的下面的轴承孔中,将外面板堆叠。在此场合,外面板之间的上下的连接变牢固,防护壁整体也可实现牢固。
按照本发明的防护壁结构,由于外面板的两端部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形,在外面板的背面侧包括混凝土制的支承体,该支承体一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外面板的端部,且支承外面板,支承体的一端部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外面板的两端部和支承体的一端部,沿轴线分别形成轴承孔,包括连接体,该连接体具有穿过邻接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轴承孔的轴部,故外面板为独立于支承体的部件,可在外面板的整个面的范围内,使外面板的厚度基本相同,可容易处置。
另外,由于支承体为独立于外面板的部件,故外面板的形状变简单,外面板的制造时所采用的成型模的形状也变简单,可容易制造外面板。
此外,在沿左右将多个外面板并列时,外面板可仅仅沿左右并列,通过连接体而连接,故与过去相比较可容易将外面板连接,可使操作性极为良好。
还有,在对应于斜面的弯曲而设置防护壁时,以连接体的轴部为轴,使外面板旋转,使防护壁的外面弯曲。在此场合,由于相互接合的外面板的端部之间和支承体的一端部变为圆弧,故外面板的旋转沿圆弧而进行,可使旋转顺利。
再有,由于邻接的外面板兼作支承体,故部件数量少即可完成,可提高建造效率。另外,外面板和支承体为相互独立的部件,即使在较长地形成支承体的情况下,仍可防止支承体之间的妨碍的情况,可对应于所需的弯曲设置外面板。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后视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侧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俯视剖视图;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图7(a)为外面板的一般部的侧面剖视图,图7(b)为外面板的两端部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从背面侧观看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支承体的俯视图;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支承体,图10(a)为主视图,图10(b)为后视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支承体的侧视图;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支承体的俯视剖视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支承体的侧面剖视图;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连接状态的剖视图;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主视图;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俯视图;图1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俯视图;图2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立体图;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主体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更换用的外面板主体的立体图;图2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立体图;图2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主视图;图2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连接实例的俯视图;图2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另一连接实例的俯视图;图2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再一连接实例的俯视图;图28为表示过去的防护壁结构的一个实例的图;图29为表示过去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主视图;图30为表示过去的防护壁结构的外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像图1~图19所示的那样,该防护壁结构按照采用多个外面板10,可旋转地将邻接的外面板10的端部13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
在外面板10中,像图1~图8所示的那样,其整体形成矩形板状,像图4和图6所示的那样,外面11侧按照呈截面弧形弯曲的方式形成。另外,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其两端部13、13的上面形成于外面板10的顶面的一般面更内侧。另外,两端部13、13的下面形成于外面板10的下面的一般面更内侧。
此外,在外面板10上,设置沿内外方向连通的多个通孔14。该通孔14呈行列状而形成,沿行方向设置3排,沿列方向设置6排。另外,在外面板10的外面11上,形成有凹处15,该凹处15使通孔14的开口端位于外面板10的一般面更内侧。凹处15呈行列状,沿行方向设置2排,沿列方向设置3列,在各凹处15中,每3个通孔14的开口端相临。
在通孔14中,插入有圆柱状植物生长罐16。该植物生长罐16包括有肥料等,使其生长植物的苗或埋入植物的种。
另外,像图8和图16所示的那样,在外面板10的背面12上附设有种植有植物的植物生长基础材料19。该植物生长基础材料19形成矩形板状,并且由例如植物纤维、椰子壳屑、保水材料和肥料的复合材料形成。该植物生长基础材料19嵌入设于外面板10的背面12上的凹部20中。
在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上下面上,沿轴线而分别形成轴承孔21。该轴承孔21的直径比如为30mm。
像图1和图4所示的那样,在于外面板10的上端中央和下端中央,堆叠外面板10时,与开设于堆叠的外面板10的端部13中的轴承孔21相对应,设置可插入连接用杆22的孔23。连接用杆22的直径比如,形成在10mm以下。
还有,防护壁结构像图1、图9~图13所示的那样,包括混凝土制的支承体30,该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外面板10的背面12侧的端部13,该支承体30支承外面板10。支承体30由梯形的块体形成,其一端部31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另外,在该半圆柱状的上下面上,沿轴线而分别形成轴承孔32。本实施例的轴承孔32按照与上述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轴承孔21相同的尺寸形成,比如,其直径为30mm。
再有,在支承体30中,设置有使浇注于外面板10的背面12侧的混凝土C流通的多个连通孔33(在本实施例中,为3个孔)。
另外,防护壁结构包括连接体40,该连接体40具有轴部41,该轴部41穿过邻接的外面板10的轴承孔21和支承体30的轴承孔32。该连接体40由一对轴部41和支承杆42构成,该对轴部41由呈コ状弯曲的棒状的金属形成,穿过2个轴承孔21、32,该支承杆42成一体地架设于这些轴部41、41之间。另外,轴部41的粗细度与插入外面板10的上端中央和下端中央的孔23中的杆22相同,外面板10和支承体30的轴承孔21按照至少接纳3根的粗细度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轴部41的直径比如,形成在10mm以下。
进而,防护壁结构在外面板10的背面12侧具有内面板50,该内面板50按照与外面板10,以间隔规定间距的方式设置,在该内面板50与外面板10之间,形成浇注混凝土C的空间。该内面板50通过固定件55而固定于支承体30上。
内面板50通过比如,木材、塑料而形成矩形状,按照跨过左右邻接的多个外面板10的适合尺寸形成。本实施例的内面板50通过比如,厚度为1cm的弯曲性的塑料构成。
还有,在内面板50的上端缘部和下端缘部,设有后述的杆56穿过的长孔状的插孔51。该插孔51沿内面板50的左右方向,以规定间距设置。
固定件55包括杆56,该杆56的一端固定于支承体30上,其另一端穿过开设于内面板50中的插孔51;螺纹机构57,该螺纹机构57将杆56固定于内面板50上。该杆56通过在建造防护壁的现场进行切断等的方式,调整其长度,其一端拧入螺母58中,固定于支承体30上,该螺母58按照螺纹孔在表面露出的方式埋设于支承体30的另一端部。螺纹机构57包括形成于杆56的另一端侧的外螺纹、与该外螺纹螺合的螺母59。按照夹持内面板50的方式设置一对螺母59。
在采用这些部件,在堆土、挖土的斜面N上构筑防护壁结构的场合,首先预先通过混凝土,进行外面板10和支承体30的模制。
此时,由于外面板10为独立于用于稳定设置的支承体30的部件,故可在外面板10的整个面的范围内,使外面板10的厚度基本相同,可容易进行处置。另外,由于支承体30为独立于外面板10的部件,故外面板10的形状变简单,制造外面板10时所采用的成形成型模的形状也变简单,可容易制造外面板10。
另外,对应于斜面N的土压力,设定浇注于外面板10和斜面N之间的混凝土C的宽度,并且对应于该混凝土C的宽度,在现场按照固定件55的杆56的长度进行切断,在已切断的杆56的两端,形成外螺纹。此外,植物生长基础材料19嵌入位于外面板10的背面12的凹部20。
接着,比如像图1、图14和图15所示的那样,将外面板10在左右并列,并且使外面板10的端部13之间邻接,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外面板10的端部13的轴承孔21中,将邻接的外面板10之间连接。
此时,由于外面板10可按照仅仅在左右并列的方式连接,故不必像过去的防护壁那样,在防护壁的下部和上部设置端部专用的外面板。另外,即使在不将外面板的伸出部之间堆叠的情况下,仍可将外面板10之间连接,可使操作性极好。
此外,在2个外面板10中的邻接的端部13之间的背面12侧,按照邻接的方式设置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在该状态,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分别插入外面板10的端部13的轴承孔21、支承体30的轴承孔32中。
由此,由于支承体30支承邻接的2个外面板10,故外面板10的设置稳定。
在此场合,可仅仅通过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轴承孔21、32中,容易将外面板10之间连接,将外面板10与支承体30之间连接。另外,在此场合,由于1个支承体30兼作邻接的2个外面板10的支承体,故与将支承体30逐一地设置于各个外面板10上的场合相比较,部件数量少即可完成,仅此,建造效率提高。
然后,像图9、图12和图13所示的那样,将固定件55的杆56的一端拧入设置于支承体30的另一端部的螺母58中,并且将螺母59与该杆56的另一端螺合。
之后,在外面板10的背面侧设置内面板50。在此场合,将设置于支承体30上的杆56的另一端穿过内面板50的插孔51,进而,将另一螺母59与杆56的另一端螺合,通过2个螺母59,夹持内面板50。在内面板50的两侧端部,插孔51与相邻的内面板50对准而实现重合,并且杆56穿过两个内面板50。
在此场合,内面板50可仅仅通过螺母59紧固的方式,容易固定于支承体30上。
此外,在斜面N弯曲的场合,比如,像图18和图19所示的那样,使外面板10以插入轴承孔21中的连接体40的轴部41为轴而旋转,防护壁的外面按照与斜面N的弯曲相对应的弯曲而形成。在此场合,由于相互接合的外面板10的端部13之间和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形成半圆柱状,故它们相互沿圆弧而旋转,由此,旋转顺利地进行。另外,还防止在外面板10的端部13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再有,由于支承体30为独立于外面板10的部件,另外,相对外面板10而旋转的同时,并且兼作邻接的外面板10的支承体30,故即使支承体30较长的情况下,支承体30之间仍不妨碍,外面板10可按照形成沿斜面N的所需的弯曲的方式设置。此外,由于即使在支承体30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仍不妨碍,故可较长地形成支承体30。
接着,在并列的外面板10和内面板50之间浇注混凝土C。此时,由于内面板50通过固定件55固定于支承体30上,故即使在通过已浇注的混凝土C,作用有将外面板10和内面板50相互推开的压力的情况下,仍可将外面板10与内面板50之间的间距保持一定,可确实浇注混凝土C。
另外,由于外面板10和内面板50之间的间距通过改变杆56的长度而调节,故可将浇注于外面板10与内面板50之间的混凝土C的厚度设定为规定的厚度。
此时,由于混凝土C通过开设于支承体30中的连通孔33,而沿左右流动,容易填充于外面板10和内面板50之间的空间内,故顺利地实现混凝土C的流入。另外,在连通孔33内部的混凝土C通过养护而硬化时,由于邻接的外面板10的内侧的混凝土C形成一体,故外面板10之间相互的连接可靠,防护壁牢固,可提高防护壁整体的强度。
此外,在斜面N沿上下较长的场合,在按照规定时间对该混凝土C进行养护,使其硬化之后,将新的外面板10叠置于填充有混凝土C的外面板10的上侧。
在此场合,将杆22插入开设于外面板10的上端中央处的孔23中,并且将从孔23露出的杆22嵌入轴承孔21中,该轴承孔21开设于在上方叠置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下侧面。
还有,与上述相同,沿左右并列地将该外面板10连接,并且在外面板10的背面12侧,设置支承体30和内面板50,在外面板10和内面板50之间的空间中,浇注混凝土C,按照规定时间养护该混凝土C,使其硬化。
此时,由于上下的外面板10通过连接用的杆22连接,故外面板10之间的上下的连接变牢固,防护壁整体也可实现牢固。另外,在外面板10与下侧的外面板10连接,将混凝土C填充于外面板10与内面板50之间时,外面板10的下端被固定而稳定,由此,也容易填充混凝土C。
与上述相同,反复进行外面板10的成排设置、支承体30和内面板50的安装、混凝土C的浇注、混凝土C的养护,建造防护壁。接着,在外面板10的通孔14中,插入埋设有植物的种子等的植物生长罐16。
在像这样建造的防护壁中,伴随时间的推移,埋于植物生长罐16中的种子发芽,植物繁殖起来。在此场合,如果下雨等,雨水从通孔14,通过植物生长罐16到达植物基础材料19,存留于植物基础材料19中。此时,由于在外面板10的外面11上形成凹处15,故雨水容易进入通孔14。由此,植物基础材料19容易包括水分,植物顺利在防护壁中生长。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进行描述。
该防护壁结构与第1实施例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外面板10。该外面板10像图20和图21所示的那样,包括具有形成半圆柱状的端部的一对端部部件25、连接有端部部件25的外面板主体26。
与上述外面板10的端部13相同,端部部件25形成半圆柱状,并且形成凹条25a。另外,在端部部件25的上下面上,形成轴承孔21。
在外面板主体26中,设置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外面板10相同的通孔14和嵌入植物基础材料19的凹部(图中未示出)。另外,外面板主体26按照沿上下方向成排地设置形成圆柱状的木制棒材28的方式构成,通过按照沿上下穿过外面板主体26的中央的方式设置的钢筋29而分别接合形成板状。另外,在外面板主体26的两端缘,形成沿上下方向嵌入端部部件25的凹条25a的凸条26a。在外面板主体26的两端部的上下面上形成孔部27。在该孔部27和端部部件25的轴承孔21中,分别插入连接体40的轴部41,以便将外面板主体26和端部部件25连接。
其它的结构方面与第1实施例相同。
在采用本实施例的外面板10建造防护壁的场合,比如,首先组装外面板10。在此场合,将外面板主体26的凸条26a嵌入端部部件25的凹条25a中,并且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端部部件25的轴承孔21和外面板主体26的孔部27中,将端部部件25和外面板主体26连接。然后,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建造防护壁。
在此场合,由于外面板主体26由木材形成,木材特有的木纹花纹等呈现于外面板10的外面11,故外观品质提高。另外,在用于该外面板主体26的木材由间伐材形成的场合,还可期待有助于资源的再利用。
另外,由于外面板主体26为木材,故苔藓等的植物容易生长,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此外,在此场合,由于外面板主体26是木制的,与通过混凝土C形成的主体相比较,性能容易老化,故必须交换外面板主体26。像图21和图22所示的那样,所交换的外面板主体26包括一对端部板体60,该端部板体60由多个棒材28a形成,在该棒材28a一端,形成嵌入端部部件25的凹条25a的凸条26a,在其另一端,具有从外面板主体26的外面,朝向背面的斜边61;梯形状板体62,该梯形板体62由插入上述端部板体60的各棒材28a的斜边61之间的截面呈梯形状的梯形棒材28b形成;连接部件63,该连接部件63将一对端部板体60和梯形状板体62连接。
连接部件63包括螺栓64,该螺栓64位于一对端部板体60的棒材28a之间,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置多个,按照穿过棒材28a的斜边61侧的方式设置,具有外螺纹;一对铁板65a、65b,在该对铁板65a、65b的两端具有插孔66,可使该螺栓64穿过,该插孔66沿左右方向较长,该对铁板65a、65b分别设置于外面板10的外面11侧和背面12侧;螺母67,该螺母67与螺栓64的外螺纹螺合,将铁板65之间紧固。
在安装该外面板主体26时,首先取下老化的外面板主体26,将铁板65a安装于端部板体60的内面侧,并且从内面侧将螺栓64穿过该铁板65a和端部板体60的棒材28a,在此状态,端部板体的凸条26a分别嵌入通过混凝土C固定的端部部件25的凹条25a中。接着,从外面板10的外面11侧,将梯形板件62插入斜边61之间,进而,将外面11侧的铁板65b的插孔66嵌入螺栓64,安装外面11侧的铁板65b。然后,拧紧螺母67,将铁板65a、65b之间紧固,使梯形状板件62向斜面N侧前进。由此,梯形状板件62将端部板体60推向端部部件25侧,将端部板体60的凸条26a嵌入端部部件25的凹条25b中,外面板主体26安装于端部部件25上。
下面对第3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进行描述。本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与第2实施例的防护壁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外面板主体。
像图23所示的那样,该外面板主体26由混凝土形成。其它的结构与上述第2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在采用本实施例的外面板主体26的场合,与第2实施例相同。在此场合,可兼用第2实施例的端部部件25,对应于所建造的防护壁,可以改变外面板主体26,而改变外观。
此外,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外面板10的端部13的上面的轴承孔21中,将邻接的外面板10之间连接,但是,也可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外面板10的端部13的下面的轴承孔21中,将外面板10之间连接。
还有,也可在设置外面板10时,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外面板10的端部13的下面的轴承孔21和支承体30的下面的轴承孔32中。
再有,在叠置外面板10时,像图1、图16和图17所示的那样,按照上层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靠近下层的外面板10的中央的方式叠置外面板10,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像图24示的那样,按照下层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与上层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位置对齐的方式叠置。
在此场合,将连接用的杆22插入下层的外面板10的上端中央的孔23、上层的外面板10的下端中央的孔23中,或将连接用的杆插入下层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上面的支承孔21、上层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下面的轴承孔21中,将上下的外面板10之间进行连接。如果像这样形成,由于上下的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的位置对齐,故即使在斜面为急剧的弯曲状的情况下(比如,像图25和图26所示的那样,防护壁的表面呈直角而弯曲),仍可与此相对应。
另外,也可像图27所示的那样,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位于左右并列的外面板10的端部13之间,在此场合,将连接体40的轴部41插入外面板10的轴孔21和支承体30的轴承孔32中。
此外,第1实施例的外面板10和第3实施例的外面板主体26由混凝土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由天然石或树脂形成,即使适当改变也没有关系。
还有,像图1、图18所示的那样,内面板50的形状按照1张板可跨过在左右并列的多个外面板10的适合尺寸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内面板的形状也可按照与1个外面板基本相同的尺寸形成,即使适当改变也没有关系。
产业上的应用可能性本发明的防护壁结构在进行挖土、堆土等的场合,可广泛地用于道路、河川等必须使其斜面稳定的各种土木工程现场。
标号说明符号N表示斜面;
标号10表示外面板;标号11表示外面;标号12表示内面;标号13表示两端部;标号14表示通孔;标号15表示凹处;标号16表示植物生长罐;标号19表示植物基础材料;标号20表示凹部;标号21表示轴承孔;标号22表示杆;标号23表示孔;标号25表示端部部件;标号25a表示凹条;标号26表示外面板主体;标号27表示孔部;标号28表示棒材;标号29表示钢筋;标号30表示支承体;标号31表示一端部;标号32表示轴承孔;标号33表示连通孔;标号40表示连接体;标号41表示轴部;标号42表示支承杆;标号50表示内面板;
标号51表示插孔;标号55表示固定件;标号56表示杆;标号57表示螺纹机构;标号58、59表示螺母;标号60表示端部板体;标号61表示斜边;标号62表示梯形状板体;标号63表示连接部件;标号64表示螺栓;标号65a、65b表示铁板;标号66表示插孔;标号67表示螺母。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护壁结构,该防护壁结构按照采用多个外面板,可旋转地将邻接的外面板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面板的两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具有支承体,该支承体的一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该外面板的端部、支承该外面板;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上述外面板的两端部和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沿上述轴线分别形成轴承孔;具有连接体,该连接体具有穿过上述邻接的外面板和支承体的轴承孔的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体具有穿过2个轴承孔的一对轴部和成一体地架设于该轴部的基端部之间的支承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外面板包括形成上述半圆柱状的端部的一对端部部件、连接有该端部部件的外面板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端部部件由混凝土形成,上述外面板主体由木材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设置内面板,该内面板按照以规定间距与该外面板间隔开的方式设置,在该内面板与上述外面板之间形成浇注混凝土的空间,在上述支承体上具有固定上述内面板的固定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件包括杆,该杆的一端固定于上述支承体上,另一端穿过开设于内面板中的插孔;螺纹机构,该螺纹机构将该杆固定于上述内面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支承体上开设连通孔,该连通孔使浇注于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侧的混凝土流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面板中,开设沿内外方向连通的多个通孔,在该外面板的背面设置种植植物的植物生长基础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面板的背面上形成嵌入植物生长基础材料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面板的外面上形成凹处,该凹处使上述通孔的开口端位于上述外面板的一般面更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于上述外面板的上端中央和下端中央堆叠上述外面板时设置孔,该孔与开设于该外面板的端部上的轴承孔相对应、供连接用的杆插入。
全文摘要
在按照采用多个外面板(10),通过以可旋转的方式将邻接的外面板(10)的端部之间连接的方式构成的防护壁结构中,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外面板(10)的背面(12)侧具有支承体(30),该支承体的一端部(31)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外面板(10)的端部(13),且支承外面板(10),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呈沿上下方向形成具有轴线的半圆柱状,在外面板(10)的两端部(13、13)和支承体(30)的一端部(31),沿轴线分别形成轴承孔(21、32),具备具有穿过邻接的外面板(10)和支承体(30)的轴承孔(21、32)的轴部(41)的连接体(40)。由此,谋求操作性的提高,同时可容易进行外面板的处理。
文档编号E02D29/02GK101061277SQ200480044430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9日
发明者江东 申请人:盛南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