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314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烟雾小,燥音低,省油,使 柴油经高压后,充分雾化的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目前的打桩机柴油锤的油泵(柱塞泵)总成结构都是一泵一 止回阀,其中泵的下套既是柱塞的外套又是阀的外套,因此加工难度大,精 度低,维修成本高,另外,高压油孔泄露的油极易破坏过滤网而导致油泵使 用寿命低。泵出的油经油管进入到一个简单的旋入在活塞上的喷油嘴,由于 喷油嘴不能限定喷油的开启压力,油压不可调,造成供油压力低,且不稳定, 高压油管内不能迅速断油等缺点,因此,当锤头工作时,柴油燃烧不彻底, 燥音大,烟雾大,易爆燃,油耗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使柴油锤工作时易 燃烧,烟小,燥音低,省油,维修方便,柴油经高压后充分雾化的带有油泵 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撞击轴、油泵 上套、下套、柱塞、柱塞筒、弹簧和喷油嘴,其特征在于①.油泵其油泵上套和油泵下套通过螺纹锁紧并连接成一体,油 泵下套的下端带有内螺纹,紧帽上带有外螺纹,紧帽旋入油泵下套中固定, 并将出油阀阀座和阀芯紧固在油泵下套下部,连同柱塞筒一并压紧在油泵 下套内,紧帽内固定有出油阀弹簧,它的一端顶在阀芯上,另一端顶在紧 帽上的高压油出口处,油泵上套内固定有柱塞筒和柱塞,它们的外面套有 大弹簧,大弹簧的一端顶在弹簧垫上,使柱塞的头部与撞击轴接触,大弹 簧的另一端顶在油泵下套的端面处,柱塞筒的下部钻有进油孔,油泵下套 的中部,在低压油进油口的外面用螺钉固定过滤网,从该处开始,油泵下 套浸没在油箱内;②.喷油装置在喷油器外壳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回油管接头和进油管 接头,下端通过螺纹与固定体固定连接,固定体焊在活塞顶部的中间,喷油 器外壳内固定有小顶杆、喷嘴弹簧和大顶杆,并在一侧开有高压油油孔,在 另一侧回油管接头下面开有残余油回油孔,固定体下端通过螺纹与紧帽连 接,并将由喷嘴和轴针组成的喷油嘴偶件贴紧在喷油器外壳的端面A处,喷 油器外壳的顶部带有调整螺钉和锁紧螺母,调整螺钉通过螺纹在喷油器外壳 内顶在大顶杆的一头,而大顶杆另一头则与喷嘴弹簧相接推动小顶杆靠向喷 油嘴偶件的轴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柱塞筒6和柱塞7与其它各件分开独立,可随意装拆。所述的出油阀阀芯4的端部呈锥形,出油阀阀座3和阀芯4采用锥面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紧凑,使用和维修方便,柴油锤工作时,油能充分燃烧,烟雾小,燥音低,省油,由于油泵与柱塞筒6和 柱塞7相对分开,因此可有效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采用可调压式喷油 装置,可以将油泵与喷油装置的工作压力提高至150kg/cm2,柴油经高压后充分雾化,改善了打桩机柴油锤的工作状况。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泵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射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图2中 l.紧帽,2.出油阀弹簧,3.出油阀阀座, 4.阀芯,5.油泵下套,6,柱塞f, 7.柱塞,8.油泵上套,9.大弹簧, IO.弹簧垫,ll.撞击轴,12.过滤网,13.螺钉,14.进油孔, 15.紧帽, 16.喷嘴, 17.轴针,18.固定体,19.小顶杆,20.喷嘴弹簧, 21.大顶杆,22.喷油器外壳,23.回油管接头, 24.进油管接头, 25.残余油回油孔,26.调整螺钉,27.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 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l、图2。如图1所示的油泵其油泵上套8和油泵下套5通过螺纹锁紧并连接成 一体,油泵下套5的下端带有内螺纹,紧帽l上带有外螺纹,紧帽l旋入油泵下套5中固定,并将出油阀阀座3和阀芯4紧固在油泵下套5下部,同时, 连同柱塞筒6—并压紧在油泵下下套5内,紧帽l内还固定有出油阀弹簧2, 它的一端顶在阀芯4上,另一端顶在紧帽1上的高压油出口处,油泵上套8 内固定有柱塞筒6和柱塞7,它们的外面套有大弹簧9,大弹簧9的一端顶在 弹簧垫10上,柱塞7的头部卡在弹簧垫10的槽内,且与装在油泵上套8上 端导向孔内的撞击轴11接触,大弹簧9的另一端顶在油泵下套5的端面处, 柱塞筒6的下部开有进油孔.14,油泵下套5的中部,在低压油进油口的外面 用螺钉13固定过滤网12,从该处开始,油泵下套5浸没在油箱内,油箱底部 开孔套高压管与如图2所示的进油管接头24连接。柱塞筒6和柱塞7与其它 各件分开独立,可随意装拆,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和降低了成本。出油阀 阀芯4的端部呈锥形,出油阀阀座3和阀芯4采用锥面密封,提高了密封效果。如图2所示的喷油装置在喷油器外壳22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回油管接头 23和进油管接头24,下端通过螺纹与固定体18固定连接,固定体18焊在活 塞顶部的中间,喷油器外壳22内固定有小顶杆19、喷嘴弹簧20和大顶杆21, 并在一侧开有高压油油孔,高压油可一直流到喷嘴16内,在另一侧回油管接 头23下面开有残余油回油孔25,固定体18下端通过螺纹与紧帽15连接, 并将由喷嘴16和轴针17组成的喷油嘴偶件贴紧在喷油器外壳22的端面A处, 喷油器外壳22的顶部带有调整螺钉26和锁紧螺母27,调整螺钉26通过螺纹 在喷油器外壳22内顶在大顶杆21的一头,而大顶杆21另一头则与喷嘴弹簧 20相接且推动小顶杆19靠向喷油嘴偶件的轴针17。当调整好喷射压力时, 用锁紧螺母27把调整螺钉26锁紧。工作时,锤头经巻扬机提起一定高度,后自由下落,撞击曲柄从而使撞 击轴11沿油泵上套8的导向孔向下运动,使固定在柱塞筒6内的柱塞7向下 动作,压縮通过过滤网12和低压油进油口经进油孔14进入柱塞筒6内的低压油,使之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高压油,当压力高于出油阀弹簧2的压力时, 阀芯4打开,高压油通过高压油管经进油管接头24进入到喷油器外壳22中 油孔内,使高压油迅速通过喷油嘴偶件充分雾化,与压缩空气较好的混合燃烧。当油管压力低于喷嘴16开启压力时,喷油嘴偶件的轴针17迅速关闭使 燃烧室内无多余的燃油溢出,工作后柱塞筒6和柱塞7在弹簧9的作用下恢 复原状,使柱塞筒6内腔又充满燃油。当喷油器外壳22中存有残油时,将从 残余油回油孔25内流出。 一旦油的喷射压力不理想时,即可通过调整螺钉26 调节喷嘴弹簧20的压力,在大顶杆21、喷嘴弹簧20和小顶杆19的作用下, 使油的喷射压力达到理想值。其优点是结构紧凑,使用和维修方便,柴油锤工作时,油能充分燃烧, 烟雾小,燥音低,省油,由于油泵与柱塞筒6和柱塞7分开,便于提高零件 的加工精度;同时采用可调压式喷油装置,可以将油泵与喷袖装置的工作压 力达150kg/cm2,柴油经高压后充分雾化,改善了打桩机柴油锤的工作状况。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它包括撞击轴、油泵上套、下套、柱塞、柱塞筒、弹簧和喷油嘴,其特征在于①.油泵其油泵上套(8)和油泵下套(5)通过螺纹锁紧并连接成一体,油泵下套(5)的下端带有内螺纹,紧帽(1)上带有外螺纹,紧帽(1)旋入油泵下套(5)中固定,并将出油阀阀座(3)和阀芯(4)紧固在油泵下套(5)下部,连同柱塞筒(6)一并压紧在油泵下下套(5)内,紧帽(1)内固定有出油阀弹簧(2),它的一端顶在阀芯(4)上,另一端顶在紧帽(1)上的高压油出口处,油泵上套(8)内固定有柱塞筒(6)和柱塞(7),它们的外面套有大弹簧(9),大弹簧(9)的一端顶在弹簧垫(10)上,柱塞(7)的头部与撞击轴(11)接触,大弹簧(9)的另一端顶在油泵下套(5)的端面处,柱塞筒(6)的下部开有进油孔(14),油泵下套(5)的中部,在低压油进油口的外面用螺钉(13)固定过滤网(12),从该处开始,油泵下套(5)浸没在油箱内;②.喷油装置在喷油器外壳(22)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回油管接头(23)和进油管接头(24),下端通过螺纹与固定体(18)固定连接,固定体(18)焊在锤头顶部的中间,喷油器外壳(22)内固定有小顶杆(19)、喷嘴弹簧(20)和大顶杆(21),并在一侧开有高压油油孔,在另一侧回油管接头(23)下面开有残余油回油孔(25),固定体(18)下端通过螺纹与紧帽(15)连接,并将由喷嘴(16)和轴针(17)组成的喷油嘴偶件贴紧在喷油器外壳(22)的端面A处,喷油器外壳(22)的顶部带有调整螺钉(26)和锁紧螺母(27),调整螺钉(26)通过螺纹在喷油器外壳(22)内顶在大顶杆(21)的一头,而大顶杆(21)另一头则与喷嘴弹簧(20)相接推动小顶杆(19)靠向喷油嘴偶件的轴针(1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柱塞筒(6)和柱塞(7)与其它各件分开独立,可随意装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出油阀阀芯(4)的端部呈锥形,出油阀阀座(3)和阀芯(4)采用锥 面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油泵和喷射装置的打桩机柴油锤,油泵上、下套和紧帽均用螺纹连接,并将阀座、阀芯和柱塞筒紧固在油泵下套下部,用紧帽内出油阀弹簧控制阀芯,油泵上套内有柱塞筒和柱塞,外面套有大弹簧,使柱塞与撞击轴接触,柱塞筒上开有进油孔,在低压油进口固定过滤网;在喷油器外壳的上端固定有进油管,下端与固定体连接,喷油器外壳内有小顶杆、喷嘴弹簧和大顶杆,喷油嘴偶件贴紧在喷油器外壳的端面A处,喷油器外壳的顶部带有调整螺钉通过小顶杆、喷嘴弹簧和大顶杆的作用调节喷油压力。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油充分燃烧雾化,烟雾小,燥音低,省油,柱塞筒和柱塞可取出,故零件加工精度高;油压可调,工作压力达150kg/cm<sup>2</sup>。
文档编号E02D7/00GK201103501SQ20072009783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于海中 申请人:于海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