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314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的防砂抽油泵,尤其涉及一种能完成漩流自洗举升吸液、排液工作过程的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普通的防砂抽油泵在上冲程采油吸液过程中,套管内的混合液体通过底阀时,悬浮于液流中的砂粒和异物容易积存在凡尔球表面及周围流道内,加剧凡尔球的磨损,易发生砂卡、砂磨现象,使抽油泵过早失效,缩短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造成油井作业频繁、生产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在上冲程抽油吸液时,套管内混合液体通过底阀下部螺旋形流道,使液流变成漩流状态,对悬浮于液流中的凡尔球表面及阀尔罩流道内的砂粒和异物进行漩流清洗,保证凡尔球表面及周围流道内始终清洁不积存脏物,在抽油泵下冲程排液过程中,将悬浮脏物随液体排出泵筒进入上部油管,完成漩流自洗举升吸液、排液工作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包括泵筒、柱塞总成、悬挂接头、置于阀罩内的阀球、阀座、连接头、漩流器、进油接头。其特征是漩流器通过接头直接连接在固定阀底部。本实用新型在上冲程抽油吸液时,套管内的混合液体通过底阀下部螺旋形流道,使液流变为漩流状态,在旋转液流顶起凡尔球进入泵筒的过程中,对悬浮于液流中的凡尔球表面及阀尔罩流道内的砂粒和异物进行漩流清洗,保证凡尔球表面及周围流道内始终清洁不积存脏物,旋转液体流经凡尔球后,因凡尔球腔室上流道通径大,大幅度降低了液体旋转能量损失,最大限度的维持了液体漩流状态,使液体将悬浮于液体中的脏物旋转举升确保不下沉回落,在抽油泵下冲程排液过程中,将悬浮脏物随液体排出泵筒进入上部油管,完成漩流自洗举升吸液、排液工作过程。从而有效地减少砂卡、砂磨现象,大大延长了检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螺旋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头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包括泵筒10、柱塞总成5、悬挂接头1及由阀罩11、内球12、阀座13、漩流器16、下部接箍(进油管塞)17所组成。漩流器16装入外管15用下部接箍17上紧,再将接头14上紧。这时漩流总成装好,最后把漩流器和抽油泵总成连接上紧,便可进行油井投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包括泵筒、柱塞总成、悬挂接头、置于阀罩内的阀球、阀座、连接头、漩流器、进油接头。其特征是漩流器通过接头直接连接在固定阀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漩流自洗大流道防砂抽油泵,其特征是所述漩流器中单头螺杆的螺旋槽数量为8-12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的防砂抽油泵,包括泵筒、柱塞总成、悬挂接头、置于阀罩内的阀球、阀座、连接头、漩流器、进油接头。本实用新型在上冲程抽油吸液时,套管内混合液体通过底阀下部螺旋形流道,使液流变为漩流状态,对悬浮于液流中的凡尔球表面及阀罩内的砂粒和异物进行漩流清洗,保证凡尔球表面及周围流道内始终清洁不积存脏物,在下冲程排液过程中,将悬浮脏物随液体排出泵筒进入油管,完成漩流自洗举升吸液、排液工作过程。从而有效地减少砂卡、砂磨现象,大大延长了检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尤其适用于地层易出砂及结蜡的油区或断块抽油井、高含水期生产抽油井和地层水易结垢的抽油井。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1137562SQ2007200975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6日
发明者赵洪学, 军 张, 蔡湘滨 申请人:天津市永旭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