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546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铲斗,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伊斗。
技术背景目前,在对货运列车所运输的矿砂、煤炭等松散物料进行 大规模卸料时, 一般都是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因此存在作业效率低、车 皮等待时间长、卸货成本高等缺陷,不能适应与其它现代化的大型机械联 合配套作业;若采用挖掘机卸车,虽然可以克服作业效率低、卸货成本高 等缺陷,但由于传统铲斗的背面为弧形结构、伊斗背面与侧面为圆弧过渡, 因此铲斗不能与车厢板充分贴合、存在卸料死角,还必须采用人工清理;
而且i产斗前端的铲齿也容易损坏车厢的厢板。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 种与挖掘机配套使用的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铲斗本体以 及固定其上的两块耳板构成,所述铲斗本体由一块底板、分别固定在该底 板左右两侧的两块侧板、固定在底板和侧板后端的一块挡板构成;底板背 面为平面结构,底板的铲口边缘为直线结构,侧板与底板垂直。
在底板的铲口边缘固定有一块主刃板;在侧板的边缘固定有一块侧刃板。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结构 的基础上将铲斗本体的背面改为了平面结构,底板与侧板之间采用直角连 接,而且铲口的边缘采用平直结构,因此铲斗本体能够与车厢板充分接触,
不仅消除了卸料死角,达到了彻底清楚物料的目的,而且还克服了传统,产
斗容易损坏车厢厢板的缺陷;它具有作业效率高、卸料彻底等优点,适合 与其它大型机械联合配套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耳板l 挡板2 侧板3 侧刃板4 底板5 主刃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说明
如图l所示铲斗本体由一块平面形状的底板5,分别焊接在该底板 左、右两侧的两块侧板3,焊接在底板5和侧板3后端的一块挡板2构成; 侧板3与底板5为直角连接,底板5的铲口边缘为直线结构,用于与挖掘 机连接的两块耳板1焊接在挡板2上。为了避免磨损以及增加强度,在底 板5的伊口边缘固定有一块主刃板6,在侧板3的边缘固定有一块侧刃板4。
权利要求1. 一种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由铲斗本体以及固定其上的两块耳板构成,所述铲斗本体由一块底板(5)、分别固定在该底板左右两侧的两块侧板(3)、固定在底板(5)和侧板(3)后端的一块挡板(2)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5)背面为平面结构,底板(5)的铲口边缘为直线结构,侧板(3)与底板(5)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其特征在于在 底板(5)的铲口边缘固定有一块主刃板(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其特征在于 在侧板(3)的边缘固定有一块侧刃板(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列车松散物料专用卸料铲,属于挖掘机部件;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货运列车松散物料卸料的挖掘机铲斗。其技术方案由铲斗本体以及固定其上的两块耳板构成,所述铲斗本体由一块底板(5)、分别固定在该底板左右两侧的两块侧板(3)、固定在底板(5)和侧板(3)后端的一块挡板(2)构成;底板(5)背面为平面结构,底板(5)的铲口边缘为直线结构,侧板(3)与底板(5)垂直。本实用新型具有作业效率高、卸料彻底、不留死角等优点,适合与其它大型机械联合配套作业。
文档编号E02F3/40GK201209259SQ20082009666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军 张, 张志峰, 蒋方真 申请人:蒋方真;张志峰;张 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