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712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动灵活、高效、安全的新型单臂式
滑移转向装载机。
背景技术
滑移转向装载机亦称多功能工程车,是一种利用两侧车轮线速度差而实现车辆转 向的装载机(分为履带式驱动和轮式驱动),可于作业现场随机快速更换或挂接各种工作 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 通常滑移转向装载机为整机布置所限,动臂提升只能采用双动臂结构的形式,即 滑移转向装载机两侧各有一套动臂提升装置,驾驶室位于两侧动臂间。这种布置方式会带 来诸多不利 1)操作员必须跨越工作装置才能进入驾驶室内; 2)转斗液压缸通常设置在动臂前端,有碍司操作员视野,不利操作员看到作业机 具- 3)工作时操作员在两动臂之间,对操作员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4)采用两侧双动臂、四油缸结构,对生产、装配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滑移转向装载机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动灵
活、高效、安全的新型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在保证原有滑移转向装载机灵活性、工作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将驾驶室固定在车 体一侧,并在车体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它包括装载机铲斗、驾驶室、车体、新型 动臂、动臂油缸、铲斗油缸、左侧转向轮、右侧转向轮,其特征是车体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 和右侧转向轮;驾驶室安装在车体上;新型动臂与车体铰链接;动臂油缸一端与车体铰链 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铰链接;铲斗与动臂铰链接;铲斗油缸一端与新型动臂铰链接,另一 端与铲斗铰链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铲斗还可换成不同的工作装置实现多功能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突破性的将两侧双动臂设计为单侧动臂结构,即简化结构又方便生产装配; 2.解决操作员必须跨越工作装置才能进入驾驶室内弊端,使操作员和使用普通车 辆一样从侧面车门进入驾驶室; 3.将原有四只油缸减为两只,既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车可靠性; 4.使操作员具有更好的视野,有利操作员看到作业机具; 5.有效地避免了工作时操作员在两动臂之间的弊端,降低安全隐患; 6.可以更科学的布置驾驶室,有利于提高操作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中1装载机铲斗2驾驶室3车体4新型动臂5动臂油缸6铲斗油缸7左侧 转向轮8右侧转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两侧的动臂去掉,将驾驶室(2)固定在车体(3) —侧,并在车体 (3)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4)。它包括装载机铲斗(1)、驾驶室(2)、车体(3)、新 型动臂(4)、动臂油缸(5)、铲斗油缸(6)、左侧转向轮(7)、右侧转向轮(8),其特征是车体
(3) 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7)和右侧转向轮(8);驾驶室(2)安装在车体(3)上;新型动臂
(4) 与车体(3)铰链接;动臂油缸(5) —端与车体(3)铰链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 接;铲斗(1)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油缸(6) —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另一端与 铲斗(1)铰链接。 使用时,操作员由驾驶室(2)侧面开门进入驾驶室(2)。通过操作左侧转向轮(7) 和右侧转向轮(8)控制整车的行走及转向;通过手柄可操作动臂油缸(5)和铲斗油缸(6) 的伸縮以实现新型动臂(4)的仰俯和铲斗(1)的转动。
权利要求一种单臂式滑移转向装载机,将驾驶室(2)固定在车体(3)一侧,在车体(3)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4),其特征是车体(3)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7)和右侧转向轮(8);驾驶室(2)安装在车体(3)上;新型动臂(4)与车体(3)铰链接;动臂油缸(5)一端与车体(3)铰链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1)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油缸(6)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另一端与铲斗(1)铰链接。
专利摘要通常滑移转向装载机为整机布置所限,动臂提升只能采用双动臂结构的形式,即滑移转向装载机两侧各有一套动臂提升装置,驾驶室位于两侧动臂间。本实用新型将驾驶室(2)固定在车体(3)一侧,在车体(3)另一侧安装改进后的新型动臂(4)。其特征是车体(3)两侧装有左侧转向轮(7)和右侧转向轮(8);驾驶室(2)安装在车体(3)上;新型动臂(4)与车体(3)铰链接;动臂油缸(5)一端与车体(3)铰链接,另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1)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铲斗油缸(6)一端与新型动臂(4)铰链接,另一端与铲斗(1)铰链接。本实用新型突破性的采用单动臂结构,既解决了操作员必须跨越工作装置才能进入驾驶室内弊端,又简化结构、提高了整车稳定性、降低操作员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02F3/36GK201520989SQ20092002299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2日
发明者任秀华, 张超, 徐楠, 李建勇, 钟唯敏 申请人:张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