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848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采油设备,确切的讲是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油田石油开采设备,油井打好以后,采用在油井中安装抽油机将原油从 地下抽出来,完成采油工序。驴头式抽油机大多是曲柄滑块带动摇臂的结构形式,现场俗称 磕头虫。由于抽油机的设计结构本身存在的问题,一直以来抽油机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得 不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在对抽油机做了认真地研究之后,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发 明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抽油机存在的能耗过高的问题而提出来 的。即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新结构的抽油机,具有机架,机架上 固定着卷扬机,在机架的上部具有一组定滑轮,定滑轮上绕有卷绕在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钢 丝绳的末端具有配重,其特征在于在钢丝绳的靠近油井的一侧配置一个连接着抽油机牵引 杆的动滑轮,其钢丝绳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固定在机架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是由于采用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的钢丝绳牵 引机构,大大降低了抽油机的动力,对于一般的抽油机,在相同的抽油作业条件下,电机功 率可降低30-50%。例如相对于驴头式抽油机,电机功率可由原来的40KW降至22KW。其节 能降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机架,2、卷扬机, 3、配重,4、动滑轮,5、6、7、定滑轮,8、动滑轮,9、油井,10、牵引杆,11、12、钢丝绳接头,13、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 附图,该新结构的抽油机,具有机架[1],机架上固定着卷扬机[2],机架通过基础固定在油 井的井位上。在机架的上部具有一组定滑轮[5],[6]和[7],定滑轮上绕有卷绕在卷扬机 [2]上的钢丝绳[13],钢丝绳的末端具有配重[3],其特征在于在钢丝绳[13]的靠近油井 [9]的一侧配置一个连接着抽油机牵引杆[10]的动滑轮[8],构成一组滑轮组。其该端的 钢丝绳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11]固定在机架的上端靠近滑轮[7]的下部的位置。另一个该新结构抽油机的实施例是,主体结构和上一个实施例相同,其区别特征 在于所说的钢丝绳[13]的末端配置连接着配重[3]的动滑轮[4],动滑轮[4]和定滑轮[5]构成配重侧的滑轮组。其钢丝绳末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12]固定在机架的上端。 使用时,将各部分都连接好,特别是钢丝绳和滑轮组以及卷扬机的卷筒不要犯憋、 绞劲儿。盘车滑顺,无卡阻。开启电机,使得卷扬机的卷筒转动。电机带动减速机驱动卷扬 机卷筒做附图中的顺时针转动时,抽油机的牵引杆向下移动,配重向上移动,抽油机做吸油 循环。吸油结束后,电机反转,此时,配重向下移动,抽油机的牵引杆向上移动,实现抽油循 环。如此往复,即可完成连续抽油工作。完全改变了过去抽油机的往复摆动的高能耗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采用了动滑轮的结构,使得卷扬机的卷筒的转动圈数较单一定滑轮增 加了,即钢丝绳的长度增加了一倍,这个增加的长度,全部由电机带动减速机驱动卷扬机的 卷筒转动增加卷筒的回转圈数实现,抽油机的抽油杆和配重的实际行程并没有改变。因此 可以适合现有的各种油井抽油的需要。特别是现在先进的丛式井,在合适动力的驱动下,可 以实现一个机架对单口油井、两口甚至三口或者以上直列式油井同时抽油。而由于增加了 动滑轮的实际结构,其节能降耗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权利要求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具有机架[1],机架上固定着卷扬机[2],在机架的上部具有一组定滑轮[5],[6]和[7],定滑轮上绕有卷绕在卷扬机[2]上的钢丝绳[13],钢丝绳的末端具有配重[3],其特征在于在钢丝绳[13]的靠近油井[9]的一侧配置一个连接着抽油机牵引杆[10]的动滑轮[8],其钢丝绳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11]固定在机架的上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钢丝绳[13]的末端 配置连接着配重[3]的动滑轮[4],其钢丝绳末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12]固定在机架的上 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结构的抽油机,具有机架[1],机架上固定着卷扬机[2],在机架的上部具有一组定滑轮[5],[6]和[7],定滑轮上绕有卷绕在卷扬机[2]上的钢丝绳[13],钢丝绳的末端具有配重[3],其特征在于在钢丝绳[13]的靠近油井[9]的一侧配置一个连接着抽油机牵引杆[10]的动滑轮[8],其钢丝绳端头通过钢丝绳接头[11]固定在机架的上端。其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的钢丝绳牵引机构,大大降低了抽油机的动力,对于一般的抽油机,在相同的抽油作业条件下,电机功率可降低30-50%。例如相对于驴头式抽油机,电机功率可由原来的40KW降至22KW。其节能降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1574734SQ20102001476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孙兴中, 安庆宝, 袁增荣 申请人:孙兴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