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式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107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式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牵引式救生舱。
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矿业的发展,矿井规模越来越大,井下巷道越来越长,巷道之间越来 越复杂,因此,矿井事故也急剧增加,例如透水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等等,其中瓦斯 爆炸最为常见。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产生的火焰、高温和强大的冲击波,使矿井巷道遭到破 坏,火灾产生的烟雾使逃生人员迷失方向,逃生速度大大减缓,更为致命的是,爆炸所产生 的有毒气体(如CO)随风流蔓延,导致井下人员中毒,甚至窒息而死亡。在我国,每年的矿 井事故,都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减少人员伤亡的措施之一,就是在矿工避灾的路线上,每 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避难救生舱。救生舱是一个密闭体系,它能隔断有毒、有害气体,并有 隔热、防火的功能,救生舱内还提供人体赖以生存的氧气,净化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有足以 维持多人数日的生活必需品和其它辅助设备,以期在矿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给矿井遇险人 员提供待救的应急避难空间,给遇险者创造生存机会。现有的救生舱常用的有钢制步入式救生舱,钢制步入式救生舱钢质气密设备,可 为井下遇险的矿工或建筑工人提供一个安全岛及可呼吸的空气;全焊接5mm防滑地板以提 供气密密封;顶和壁为全焊接型板,能够承受恶劣条件的井下环境;四侧均有大型反光避 难舱标示牌,并有箭头指明进口位置;门内外均装有把手以防止意外锁死。舱体结构坚固, 可抗15Psi (0. 1033Mpa)超压;可以容纳6_40人;为困在井下的矿工提供高达96小时可供 呼吸的空气;能自动报告CO水平、CO2水平、O2水平和温度;舱内灭火器;外部照明和报警装 置;提供必要的食物和饮用水。但常用的救生舱不能长时间提供氧气,若在井下时间过长,不能保证在救援人员 赶来之前提供足够的自救时间,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在井下不便移动,需将整体救生 舱拆卸后移动再进行组装,第二次组装后的封闭性不佳,使井下的有毒气体很容易进入舱 体,对舱内人员造成伤害。再有,由于在救生舱内布局不合理,人员以及舱内设备及食品在 同一舱体内,特别是氧气瓶容易在高温情况下爆炸,对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救生舱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式救生舱,该救生舱舱 体结构合理,能够长时间提供氧气,提供更长的待援时间,并且在井下方便移动,避免了由 于拆卸再组装造成救生舱封闭性不良。本实用新型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包括生存舱,要点是移动牵引跑车底面上安装有 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生存舱的端部设置有防 爆门,在防爆门上部生存舱的侧壁上设置有换气孔,生存舱内部由仪器舱隔板、寄养舱隔板 和氧气供给舱隔板间隔分为休息舱、仪器舱、寄养舱和氧气供给舱,仪器舱与休息舱之间装 有仪器舱门,寄养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寄养舱门,氧气供给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氧气供给舱门,休息舱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部应急救生门,在气体储备舱内设置有氧气罐和空气 罐,氧气罐和空气罐通过管线分别与氧气供给舱内的氧气瓶和气体储备舱外的气体压缩机 连接,在管线上安装有气化器;在移动牵引跑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牵引。所述的移动牵引跑车是在一个平面金属框架的下部安装有轮轴,在轮轴上装有车 轮。所述的生存舱侧壁面、底板及顶面是由生存舱外钢板和生存舱内钢板之间填充生 存舱隔热层组成,生存舱隔热层是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所述的气体储备舱侧壁面、底板及顶面是由气体储备舱外钢板和气体储备舱内钢 板之间填充气体储备舱隔热层组成,气体储备舱隔热层是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所述的休息舱内设置有降温系统、椅子、监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灭火器。所述的仪器舱内设置有供电柜、救护柜、排泄系统、通信柜和图像传输系统。所述的寄养舱内设置有食品柜、饮水柜和药品箱。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更加稳定,所述的设置在移动牵 引跑车前部和后部的牵引分别设置为三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救生舱在下部设置了移动牵引跑车,可在井下将救生舱整体进行牵引移 动,使救生舱可以很容易的放置在井下的任何位置,在有紧急状况发生时,可以在最短的时 间内,进入舱内。由于井下空间较小,救生舱与井下顶部之间距离小,侧部应急救生门安装 在休息舱的侧面,使人员在防爆门被挡住时更容易进入到救生舱内,提高救生舱的安全系 数,减小安全隐患。本救生舱设置了气体储备舱,在舱内有空气罐和氧气罐,可在其内部储存大量空 气和氧气,并与氧气供给舱内的氧气瓶连接,使得氧气供给时间更长,供氧长度可达8天, 当空气和氧气用完之后,气体压缩机可为空气罐和氧气罐提供压缩空气,可进一步提高供 气时间,为救援赢取更多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人员的获救几率。本救生舱内部结构合理,将生存舱分为休息舱、仪器舱、寄养舱和氧气供给舱四个 部分,使得生存舱内人员与仪器、食品、和氧气瓶分开,避免了仪器的辐射以及氧气瓶由于 高温发生爆炸的危险,以及排泄系统和矿工人员共处产生不适的感觉。

图1为救生舱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救生舱内部布局示意图;图中1-防爆门,2-移动牵引跑车,3-防护板,4-生存舱,5-侧部应急救生门, 6-气体储备舱,7-生存舱外钢板,8-生存舱隔热层,9-生存舱内钢板,10-管线,11-氧气 供给舱,12-氧气瓶,13-休息舱,14-氧气供给舱隔板,15-寄养舱门,16-压力表,17-气化 器,18-气体储备舱外钢板,19-气体储备舱内钢板,20-气体储备舱隔热层,21-空气罐, 22-氧气罐,23-连接通道,24-食品柜,25-饮水柜,26-药品箱,27-寄养舱,28-降温系统, 29-椅子,30-监控系统,31-空气净化系统,32-灭火器,33-供电柜,34-救护柜,35-仪器 舱,36-仪器舱门,37-排泄系统,38-通信柜,39-图像传输系统,40-氧气供给舱门,41-气 体压缩机,42-寄养舱隔板,43-仪器舱隔板,44-换气孔,45-牵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包括生存舱4、气体储备舱6、移动牵引跑车2,生存舱4的侧壁 面、底板及顶面包括生存舱外钢板7和生存舱内钢板9,在生存舱外钢板7和生存舱内钢板 9之间填充有生存舱隔热层8,气体储备舱6的侧壁面、底板及顶面包括气体储备舱外钢板 18和气体储备舱内钢板19,在气体储备舱外钢板18和气体储备舱内钢板19之间填充有气 体储备舱隔热层20,生存舱隔热层8和气体储备舱隔热层20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移动牵 引跑车2是在一个平面金属框架的下面安装有轮轴,在轮轴上装有车轮,可在轨道上移动, 进而带动救生舱整体移动。在移动牵引跑车2的金属框架上焊接有垂直的向上的金属杆, 生存舱4和气体储备舱6的下部设置有孔,安装时将生存舱4和气体储备舱6下部的孔对准 移动牵引跑车2金属框架上的金属杆,放置在移动牵引跑车2上进行固定,在金属框架的两 侧焊接有防护板3,挡住生存舱4和气体储备舱6,做进一步加固,避免生存舱4和气体储备 舱6向两侧移动。生存舱4和气体储备舱6之间通过连接通道23连通,在生存舱4侧端部 安装有防爆门1,在防爆门1上部的生存舱4侧壁上设置有换气孔44,将舱内的废气排除。 生存舱4由仪器舱隔板43、寄养舱隔板42和氧气供给舱隔板14分为休息舱13、仪器舱35、 寄养舱27和氧气供给舱11,仪器舱35与休息舱13之间装有仪器舱门36,寄养舱27与休 息舱13之间装有寄养舱门15,氧气供给舱11与休息舱13之间装有氧气供给舱门40。休 息舱13主要供人员休息,在休息舱13内设置有降温系统28 (化学冰),供人员休息的椅子 29,椅子29为防静电太空椅,在休息舱13内还设置有监控系统30 (沈阳达能电气技术有限 公司生产,型号为DNCC-208)、空气净化系统31 (迪美国际集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 号为DM-888)和灭火器32,休息舱13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部应急救生门5,侧部应急救 生门5可以在井下发生事故时,防爆门1被堵塞的情况下受困人员可从侧部应急救生门5 进入到救生舱内。仪器舱35内设置有供仪器电源的供电柜33、存有救护设备的救护柜34、 人员生理排泄系统37、通信柜38 (包括深圳市环球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TH-2300对 讲机、北京天正同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TZ-08Q便携式GPS)和图像传输系统39 (北 京慧立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寄养舱27内设置有食品柜24、饮水柜25和药品箱26。在 氧气供给舱11内设置有供给受困人员呼吸的氧气瓶12 ;在气体储备舱6内设置有氧气罐 22和空气罐21,氧气罐22和空气罐21通过管线10与氧气供给舱11内的氧气瓶12连接, 管线10通过连接通道23从气体储备舱6伸入到氧气供给舱11内,在氧气供给舱11内的 管线10上装有压力表16,检测管线10内气体压力及氧气罐22供气情况。压力表16为正 德仪器仪表(东莞)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40。当氧气瓶12中的氧气耗尽后,可将氧气 罐22和空气罐21的阀门打开,继续供氧。在管线10上安装有气化器17 (辽阳正阳机械设 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QH),将氧气罐22和空气罐21内的液态氧气和空气气化。气 体储备舱6内的管线10与气体压缩机41连接,气体压缩机41根据井下情况设置在井下的 通风口处。气体压缩机为北京德海尔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DHR280,医用气体压缩 机。当氧气罐22和空气罐21内的气体耗尽时,可继续供应舱内的人员所需的氧气;在移动 牵引跑车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牵引45,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在使用时,可以随 意向前、后两个方向进行牵引。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救生舱在牵引过程中牵引力更加稳定,
5所述的设置在移动牵引跑车2前部和后部的牵引45分别设置为三个。 当矿井下发生事故时,被困人员可通过防爆门1进入到救生舱内,若防爆门1被堵 塞,可通过侧面的侧部应急救生门5进入到救生舱内,将防爆门1和侧部应急救生门5关 闭,受困人员可在休息舱13内休息,并可通过通信系统以及图像传输系统39向外发出求救 信号。氧气供给舱11向救生舱内提供必要的氧气,救生舱内有食品、饮水等生活设施和急 救设施,可保证受困人员12天使用,提供较长的救援时间。
权利要求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包括生存舱,其特征在于移动牵引跑车底面上安装有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生存舱的端部设置有防爆门,在防爆门上部生存舱的侧壁上设置有换气孔,生存舱内部由仪器舱隔板、寄养舱隔板和氧气供给舱隔板间隔分为休息舱、仪器舱、寄养舱和氧气供给舱,仪器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仪器舱门,寄养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寄养舱门,氧气供给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氧气供给舱门,休息舱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侧部应急救生门,在气体储备舱内设置有氧气罐和空气罐,氧气罐和空气罐通过管线分别与氧气供给舱内的氧气瓶和气体储备舱外的气体压缩机连接,在管线上安装有气化器;在移动牵引跑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牵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牵引跑车是在一 个平面金属框架的下部安装有轮轴,在轮轴上装有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存舱侧壁面、底板 及顶面是由生存舱外钢板和生存舱内钢板之间填充生存舱隔热层组成,生存舱隔热层是由 岩棉和珍珠岩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储备舱侧壁面、 底板及顶面是由气体储备舱外钢板和气体储备舱内钢板之间填充气体储备舱隔热层组成, 气体储备舱隔热层是由岩棉和珍珠岩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休息舱内设置有降温 系统、椅子、监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灭火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仪器舱内设置有供电 柜、救护柜、排泄系统、通信柜和图像传输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寄养舱内设置有食品 柜、饮水柜和药品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移动牵引跑车 前部和后部的牵引分别设置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式救生舱,包括生存舱,要点是移动牵引跑车底面上安装有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生存舱和气体储备舱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生存舱的端部设置有防爆门,在防爆门上部生存舱的侧壁上设置有换气孔,生存舱内部由仪器舱隔板、寄养舱隔板和氧气供给舱隔板间隔分为休息舱、仪器舱、寄养舱和氧气供给舱,仪器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仪器舱门,寄养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寄养舱门,氧气供给舱与休息舱之间装有氧气供给舱门,休息舱的侧面设有侧部应急救生门,在气体储备舱内设置有氧气罐和空气罐,氧气罐和空气罐通过管线分别与氧气供给舱内的氧气瓶和气体储备舱外的气体压缩机连接,在管线上安装有气化器;在移动牵引跑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牵引。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1696085SQ2010202182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朱宝元 申请人:朱宝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