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冲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927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冲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机械领域,特别是油气田水平井冲砂作业中使用的旋流冲砂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气田开发力度的加大,水平井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相应的水平井下工具相对发展滞后,现有冲砂工具在水平油气的冲砂作业中效率低下,特别是套管底部的沉砂较难清除。由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适用于水平井的冲砂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砂效率高,能够彻底清除套管底部沉砂的旋流冲砂
ο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 本冲砂器本体置于套管内的底部,冲砂器本体外部有螺旋槽。所述的冲砂器本体置于套管内底部的水平沉砂段位置或套管直井段距砂面小于 0. 5m以内的位置。所述的冲砂器本体的上端有连接头。所述的冲砂器本体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的螺旋槽的外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所述的螺旋槽的结构为梯形三线螺纹,螺旋导程在300mm-400mm之间,三线螺旋线的压顶与螺旋面圆角过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冲砂器的本体螺旋槽状设计,在进行反循环冲砂作业时,液体通过本工具能够形成高速旋转的水流,旋转高速的水流大大提高了冲砂的效率, 特别是能够彻底清除套管底部的沉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冲砂器本体端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冲砂器本体;3、螺旋槽;4、连接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的本旋流冲砂器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冲砂器本体2置于套管1内的底部位置,冲砂器本体2外部有螺旋槽3,冲砂器本体2的上端有连接头4。本冲砂器本体2置于套管1内底部的水平沉砂段位置或套管1直井段距砂面小于
30. 5m以内的位置。螺旋槽3的外径略小于套管1的内径,冲砂器本体2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螺旋槽3的结构为梯形三线螺纹,螺旋导程在300mm-400mm之间,三线螺旋线的压顶与螺旋面圆角过渡。进行反循环压井作业时,冲砂器本体2通过上端的连接头4螺纹连接有输送管,通过输送管将冲砂器本体2输送并固定至套管1内的底部,此时流体在2-3MI^压力作用下, 以200-300L/min的流量进入套管1内,流体流经冲砂器本体2时,在螺旋槽3的作用下形成高速的旋转水流,旋转水流能够将套管1底部的沉砂冲刷至冲砂器本体2的低端开口处, 并最终在反循环的作用下由冲砂器本体2的中空腔体经输送管排出,旋转高速的水流大大提高了冲砂的效率,特别是能够彻底清除套管底部的沉砂。
权利要求
1.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本冲砂器本体(2)置于套管(1)内的底部位置,冲砂器本体 (2)外部有螺旋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砂器本体(2)置于套管(1) 内底部的水平沉砂段位置或套管(1)直井段距砂面小于0. 5m以内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砂器本体(2)的上端有连接头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冲砂器本体(2)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槽(3)的外径略小于套管 (1)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槽(3)的结构为梯形三线螺纹,螺旋导程在300mm-400mm之间,三线螺旋线的压顶与螺旋面圆角过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机械领域,特别是油气田水平井冲砂作业中使用的旋流冲砂器,其特征是本冲砂器本体置于套管内的底部,冲砂器本体外部有螺旋槽;所述的冲砂器本体置于套管内底部的水平沉砂段位置或套管直井段距砂面小于0.5m以内的位置;所述的冲砂器本体的上端有连接头;所述的冲砂器本体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的螺旋槽的外径小于套管的内径。它提供了一种冲砂效率高,能够彻底清除套管底部沉砂的旋流冲砂器。
文档编号E21B21/00GK102182410SQ20111010219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
发明者杜加玉, 苏敏文, 邓小强, 韩虎成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