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920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所说的避难场所是指井下避难硐室或救生舱等。
背景技术
化学制冷方式在现在生活应用用的越来越广泛。它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以及节省电能等特点,而且具有携带与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所以化学制冷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如避难硐室、救生舱等是国家强制要求的矿用安全系统,该系统在保证防爆、隔热、净化空气等的同时,还要求能完成降温的作用。现阶段紧急避险系统的制冷方式有C02制冷和蓄冰制冷等。随着矿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条件也更加复杂多样,同时要求制冷方式也更加多样。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在紧急避险场所设置化学制冷装置,所说的化学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反应桶、手摇泵和腔式散热器(指带腔的散热器)依次接在上水管线上,回水管线的两端接在腔式散热器和制冷反应桶的回水口之间,组成闭环循环系统;2、将化学制冷剂铵盐(NH4+)混合物投入已盛水的制冷反应桶内,铵盐(NH4+)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1-1. 5,直到完全反应后生成制冷液;3、用手摇泵将制冷液抽入腔式散热器中;4、将紧急避险场所设置的压缩空气从腔式散热器的后面吹腔式散热器。将散热器内冷量吹到舱内,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释放过冷量的制冷液通过回水口重新进入制冷反应桶,形成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它为井下避难场所又提供了一种制冷方式,且该方式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当井下电力系统遭到破坏时使用。


图I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I、在紧急避险场所设置化学制冷装置,所说的化学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反应桶6、手摇泵4和腔式散热器I依次接在上水管线2上,在制冷反应桶和手摇泵的上水管线上设置阀门5。回水管线3的两端接在腔式散热器和制冷反应桶的回水口之间,组成闭环循环系统。2、将化学制冷剂铵盐(NH4+)混合物投入已盛水的制冷反应桶内,铵盐(NH4+)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1. 35,直到完全反应后生成制冷液;
3、用手摇泵将制冷液抽入腔式散热器中;4、将紧急避险场所设置的压缩空气从腔式散热器的后面吹腔式散热器。将散热器内冷量吹到舱内,达到制冷降温的目的。释放过冷量的制冷液通过回水口重新进入制冷反应桶,形成循环。
权利要求
1.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其特征是 (1)在紧急避险场所设置化学制冷装置,所说的化学制冷装置包括,制冷反应桶、手摇泵和腔式散热器依次接在上水管线上,回水管线的两端接在腔式散热器和制冷反应桶的回水口之间,组成闭环循环系统; (2)将化学制冷剂铵盐混合物投入已盛水的制冷反应桶内,铵盐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1-1. 5,直到完全反应后生成制冷液; (3)用手摇泵将制冷液抽入腔式散热器中; (4)将紧急避险场所设置的压缩空气从腔式散热器的后面吹腔式散热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制冷方法在紧急避险场所的应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随着矿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条件也更加复杂多样,同时要求制冷方式也更加多样。本发明的要点是在紧急避险场所设置化学制冷装置;将化学制冷剂铵盐混合物投入已盛水的制冷反应桶内,铵盐混合物与水的重量比为1:1-1.5;用手摇泵将制冷液抽入腔式散热器中;将紧急避险场所设置的压缩空气从腔式散热器的后面吹腔式散热器。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它为井下避难场所又提供了一种制冷方式,且该方式简单、实用,特别适合当井下电力系统遭到破坏时使用。
文档编号E21F3/00GK102748060SQ2012102439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肖, 宁伟东, 李威, 王欣宇, 赵春雨 申请人: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