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回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841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挖掘机回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挖掘机回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主机厂家对于七十吨至九十吨吨级挖掘机的回油管路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使用扣压胶管作为回油管路,第二种使用焊接钢管、高温低压输油胶管组成。其缺点是第一种由于回油管路尺寸比较大,软管接头没有此尺寸的标准件,大尺寸油管扣压也是问题,极易产生渗油。如果采用标准的扣压接头和油管,则会由于油管尺寸小,而造成回油背压过大,影响机器性能。第二种回油方式,由于挖掘机的震动,会在高温低压输油胶管和焊接钢管连接处产生渗油,并且由于高温低压输油胶管尺寸大,厂家供应的质量不稳定, 所以胶管也极易损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回油背压小,回油系统的可靠性高和可维护性的回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和硬管连接器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通过硬管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由刚碗、密封圈、连接管和拉紧器组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两个回油硬管之间留有一段45mnT79mm的空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所述两个回油硬管为L型焊接硬管或者直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的密封圈为H8535HG/T2579型橡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背景技术相对比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性能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使用硬管连接器和回油硬管,降低了回油管路对加工误差的要求;其次,由于采用硬管连接器,所以可以吸收回油硬管的震动,保证了回油管路的可靠性;第三,从成本上考虑,相对于使用扣压软管,可以降低成本,相对于使用胶管又提高了回油系统的可靠性,増大瞬时通油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回油硬管,2、刚碗,3、密封圏,4、连接管,5、拉紧器,6、硬管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述。[0015]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I和硬管连接器6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选择L型焊接硬管或者直管,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通过硬管连接器6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6由刚碗2、密封圈3、连接管4和拉紧器5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之间留有一段45_的空隙,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径向的调整,所述的密封圈3为H8535HG/T2579型橡胶,所以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横向微调。实施例ニ如图I所示,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I和硬管连接器6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选择L型焊接硬管或者直管,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通过硬管连接器6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6由刚碗2、密封圈3、连接管4和拉紧器5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之间留有一段60_的空隙,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 径向的调整,所述的密封圈3为H8535HG/T2579型橡胶,所以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横向微调。实施例三如图I所示,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I和硬管连接器6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选择L型焊接硬管或者直管,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通过硬管连接器6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6由刚碗2、密封圈3、连接管4和拉紧器5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之间留有一段45_的空隙,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径向的调整,所述的密封圈3为H8535HG/T2579型橡胶,所以可以对回油硬管I进行横向微调。本实用新型对液压系统回油油路进行了创新设计,抛弃了传统的使用扣压软管或者使用焊接硬管和高温低压回油胶管的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操作、安装、维修方便,而且在降低回油背压的同时,也提高了回油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了装配对回油硬管的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可装配性。
权利要求1.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I)和硬管连接器(6)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通过硬管连接器(6)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6)由刚碗(2)、密封圈(3)、连接管(4)和拉紧器(5)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掘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之间留有一段45mnT79mm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掘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回油硬管(I)为L型焊接硬管或者直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挖掘机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3)为YI8535HG/T2579 型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掘机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由回两个油硬管和硬管连接器组成,所述两个回油硬管通过硬管连接器活动连接,所述硬管连接器由刚碗、密封圈、连接管和拉紧器组成。本实用新型对液压系统回油油路进行了创新设计,抛弃了传统的使用扣压软管或者使用焊接硬管和高温低压回油胶管的方式,通过实际应用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操作、安装、维修方便,而且在降低回油背压的同时,也提高了回油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降低了装配对回油硬管的加工精度的要求,提高了可装配性。
文档编号E02F9/22GK202644639SQ20122024720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史继江, 秦家升, 费树辉, 赵瑜, 刘永杰, 王渠, 石立京, 金月峰 申请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