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911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安全的救生舱,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救生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大,矿山开采规模也不断扩大,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矿工生命安全的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布置硐室或可移动式救生舱可以有效的为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并且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相比较,救生舱成本低,布置容易,且可移动。现在国内的救生舱,包括主舱、设备舱和过渡舱,主舱的一端连接设备舱,主舱的另一端连接过渡舱,过渡舱的进口端设有防护密闭门,过渡舱出口端设有密闭门,过渡舱内布置有气幕喷淋装置,气幕喷淋装置可以在过渡舱内将避险人员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清出·舱外,通过防护密闭门进入过渡舱,通过过渡舱出口端的密闭门进入主舱,避险人员进入主舱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次性全部进入过渡舱,一种是分组进入过渡舱,如采用前一种方式,由于只有一个进口,这样过渡舱就须做的很大,并且遇难人员从不同方向赶来比较浪费时间,危险性较大,如采用后一种方式,过渡舱可以适当做小一点,但在避险人员随时有可能遇到危及生命的时刻,是很不合理的,在主舱的后端设紧急出入口,但是因为后部舱内容积较大,都不布置气幕喷淋装置,如果避险人员从该口进入就会带入有毒有害气体,再进行处理和清除是非常困难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从巷道不同方向赶来的避险人员都能快速的进入救生舱的新型救生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救生舱,包括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的一端固定有前主舱,所述设备舱的另一端固定有后主舱,所述前主舱连通有前过渡舱,所述后主舱连通有后过渡舱。进一步的,所述前过渡舱的进口端设前防护密闭门,所述前过渡舱的出口端设前密闭门。进一步的,所述后过渡舱的进口端设后防护密闭门,所述后过渡舱的出口端设后密闭门。进一步的,所述前主舱和设备舱之间设置前隔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后主舱和设备舱之间设置后隔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前过渡舱和后过渡舱内均设有气幕喷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设备舱的一端固定有前主舱,设备舱的另一端固定有后主舱,前主舱连通有前过渡舱,后主舱连通有后过渡舱,前主舱和后主舱采用配对背靠背的布置方式,这样比较节省救生舱的布置空间,减小投入,并且可以使从巷道不同方向赶来的避险人员都能快速的进入救生舱,使避险人员安全系数增大。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中新型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参见图1,一种新型救生舱,包括设备舱5,设备舱5的一端固定有前主舱3,前主舱3和设备舱5之间设置前隔挡板10,设备舱5的另一端固定有后主舱4,后主舱4和设备舱5之间设置后隔挡板11。前主舱3连通有前过渡舱1,前过渡舱I的进口端设前防护密闭门6,前过渡舱I的出口端设前密闭门8,后主舱4连通有后过渡舱2,后过渡舱2的进口端设后防护密闭门7,后过渡舱7的出口端设后密闭门9,前过渡舱I和后过渡舱2内均设有气幕喷淋装置。
·[0015]综合上述,避险人员可以从前过渡舱I的前防护密闭门6进入前过渡舱I、再通过前密闭门8进入前主舱3内或从后过渡舱2的后防护密闭门7进入后过渡舱2、再通过后密闭门9进入后主舱4内,方便避险人员非常快速的从救生舱两端进入前主舱3或后主舱4。在前过渡舱I、后过渡舱2内均设有气幕喷淋装置,使避险人员从进入前主舱或后主舱都不会带入有毒有害气体。前主舱3、后主舱4共用一个设备舱5,整体采用配对背靠背的布置方式比较能够节省救生舱布置空间,减小投入。在前主舱3与设备舱5间设有前隔断门10,在后主舱4与设备舱5间设有后隔断门11,避险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两个主舱间合理调配。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救生舱,包括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的一端固定有前主舱,所述设备舱的另一端固定有后主舱,所述前主舱连通有前过渡舱,所述后主舱连通有后过渡舱。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渡舱的进口端设前防护密闭门,所述前过渡舱的出口端设前密闭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渡舱的进口端设后防护密闭门,所述后过渡舱的出口端设后密闭门。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舱和设备舱之间设置前隔挡板。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主舱和设备舱之间设置后隔挡板。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过渡舱和后过渡舱内均设有气幕喷淋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安全的救生舱,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救生舱,包括设备舱,所述设备舱的一端固定有前主舱,所述设备舱的另一端固定有后主舱,所述前主舱连通有前过渡舱,所述后主舱连通有后过渡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救生舱只有一个入口造成遇难人员从不同方向赶来比较浪费时间,危险性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从巷道不同方向赶来的避险人员都能快速的进入救生舱的新型救生舱,前主舱和后主舱采用配对背靠背的布置方式,这样比较节省救生舱的布置空间,减小投入,并且可以使避险人员进入救生舱时间较短,安全系数增大。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2673339SQ20122027991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王武魁, 李玉贵, 许佩霞, 咸士玉, 王进强, 祝利涛, 刘勇 申请人:长治清华机械厂,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