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135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设备辅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
背景技术
盘根盒是油田采油设备一抽油机井口上部用来密封光杆的重要部件,由于传统的盘根盒在密封时是通过油井产出液作为润滑剂润滑光杆和盘根的,如果油井产液量过少或不出液,光杆和密封盘根之间因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则会出现“干磨”的情况,时间长了,盘根将被全部磨成粉沫,失去密封作用,从而导致原油渗漏。由此也造成盘根更换频繁,甚至I 2天就要更换一次盘根,进而增加操作工作量和材料成本,严重影响了抽采作业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光杆与盘根之间出现干磨现象,延长盘根和光杆使用寿命的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盘根盒包括上压帽、上格兰、自润滑盘根盒体、下压帽和下格兰,其中,上压帽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上端,上格兰位于自润滑盘根盒体与上压帽之间,下格兰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下端,下格兰通过凸缘与下压帽活动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周侧设有黄油嘴。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自润滑式盘根盒,在抽油机工作时,当光杆上下运行经过黄油时,黄油粘到光杆上,可起到自润滑光杆的作用,从而解决了因油井不产液量少或不产液时造成的“干磨”的现象,由此可延长盘根的使用寿命,防止油液的漏失,进而减少操作工作量,节约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费用。该盘根盒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外形图;图2、图3、图4、图5、图6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各部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盘根盒包括上压帽I、上格兰
6、自润滑盘根盒体2、下压帽3和下格兰4,其中,上压帽I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2的上端,上格兰6位于自润滑盘根盒体2与上压帽I之间,下格兰4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2的下端,下格兰4上设有凸缘4-1,并通过凸缘4-1与下压帽3活动连接,下压帽3与采油井口通过管螺纹连接。所述自润滑盘根盒体2内装有盘根(图中未示),并由上格兰6将其压紧,防止黄油从上面溢出。在自润滑盘根盒体2的周侧设有黄油嘴5,通过黄油嘴5注入黄油,使黄油充满自润滑盘根盒体2的内部空间,达到自润滑光杆的实用效果。下压帽3通过压紧下格兰4进而压紧盘根盒内的盘根,从而密封光杆。在抽油机工作时,当光杆上下运行经过黄油时,黄油粘到光杆上,起到自润滑光杆的作用,从而解决了因油井产液量少或不产液时造成的“干磨”的现象,由此可延长盘根的使用寿命,防止油液的漏失,进而减少操作工作量,节约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费用。
权利要求1.一种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其特征在于该盘根盒包括上压帽、上格兰、自润滑盘根盒体、下压帽和下格兰,其中,上压帽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上端,上格兰位于自润滑盘根盒体与上压帽之间,下格兰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下端,下格兰通过凸缘与下压帽活动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周侧设有黄油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口自润滑式盘根盒,包括上压帽、上格兰、自润滑盘根盒体、下格兰和下压帽,其中,上压帽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上端,上格兰位于自润滑盘根盒体与上压帽之间,下格兰通过螺纹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下端,下格兰通过凸缘与下压帽活动连接,在自润滑盘根盒体的周侧设有黄油嘴。使用该盘根盒,能够起到自润滑光杆的作用,从而解决了因油井产液量少或不产液时造成的“干磨”的现象,由此可延长盘根的使用寿命,防止油液的漏失,进而减少操作工作量,节约材料成本和环保成本费用。
文档编号E21B33/03GK202731814SQ2012203827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包伟, 包峰, 张宝灿, 陈志刚, 张相君, 李峻岭, 刘桂军, 李方立, 高念振, 焦红志, 王家旭 申请人:包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