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286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矿井巷道中使用的防尘水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
水幕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作业中,为了净化巷道中的空气,通常在巷道中设有用以防尘或隔爆的水幕装置。水幕装置一般为固定在工作面顶部的水幕杆,水幕杆是一段具有多个高压喷头的钢管,水.杆的一端连接井下防尘系统。井下防尘系统启动后,水雾从水.杆的闻压嗔头中嗔出,由工作面顶部向下喷射形成水幕,从而起到防尘或隔爆作用。由于水垢和工作面内煤尘的影响,现有的水幕装置经常出现喷头堵塞的情况,导致水幕装置无法正常喷水,需要时常检修。而由于水幕杆位于工作面顶部,工作人员在检修时,需要登高作业,不仅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所述水幕装置包括水幕杆、滑轮、手摇升降装置和钢索,其中,所述滑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顶部;所述手摇升降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水幕杆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调节所述水幕杆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滑轮包括两个单滑轮和一个双滑轮,所述双滑轮包括两个独立的子轮,所述钢索为两条,每条钢索经过一个单滑轮和所述双滑轮的一个子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摇升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钢索的滚筒和位于所述滚筒外部的套筒,其中,所述滚筒包括钢索盘绕筒、端板、分隔板和手柄,所述端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两端,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轴向中部;所述手柄的手柄轴固定在所述端板的中心上,所述手柄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末端设有卡孔;所述固定销可在所述卡槽内周向滑动并固定在所述卡孔内。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均匀的2-4个卡槽。优选地,所述滚筒的端板与所述钢索盘绕筒表面相交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端板的通孔,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优选地,所述端板外端面的通孔边缘设有倒角,所述钢索的末端固定在螺帽上,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倒角内,所述倒角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螺帽相匹配。优选地,所述钢索的末端焊接或打结固定在所述螺帽上。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滚筒的手柄轴穿过的开孔,所述工作面的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手柄轴轴向移动的空间。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外侧的手柄轴上设有定位板。与现有的固定在工作面顶部的水幕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幕装置可方便地升降,使水幕装置的维护更加方便,避免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安全隐患。

图1为实施例的水幕装置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水幕装置的滚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水幕装置的滚筒的第一端板的外端面平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水幕装置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水幕装置的套筒的第二端板平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装置的固定板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包括水幕杆、滑轮、手摇升降装置和钢索,所述滑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顶部,所述手摇升降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水幕杆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手摇升降装置的转动调节所述水幕杆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滑轮包括用于固定在工作面顶部的两个单滑轮和一个双滑轮,所述双滑轮包括两个独立的子轮,所述钢索为两条,每条钢索经过一个单滑轮和所述双滑轮的一个子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使用所述双滑轮,可使两条钢索分别通过所述双滑轮的两个子轮后由基本平行于工作面顶部,转变为基本平行于工作面侧面,且两条钢索保持相对较近的距离,并保持平行,有利于两条钢索与滚筒的连接,并使水幕装置的外观更加简洁。优选地,所述手摇升降装置包括套筒和滚筒,所述滚筒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用于固定所述钢索,所述滚筒包括钢索盘绕筒、端板、分隔板和手柄,所述端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两端,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轴向中部,所述端板和分隔板使所述钢索盘绕筒分隔为两部分,以供所述两条钢索分别固定和盘绕。所述手柄的手柄轴固定在所述端板的中心上,以所述手柄的转动带动所述滚筒的转动,进而调节所述水幕杆的高度。所述钢索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滚筒上,比如,在所述滚筒的钢索盘绕筒表面设置固定块,将所述钢索的一端打结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或者将所述钢索的末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滚筒的端板与所述钢索盘绕筒表面相交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端板的通孔,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比如焊接固定在所述通孔内。优选地,所述端板的通孔位置的外端面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形状和大小与螺帽相匹配,所述钢索的末端固定在所述螺帽上,比如通过焊接固定或打结固定,然后所述螺帽卡入所述倒角内。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钢索末端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端板的内部,并且,由于所述钢索盘绕筒上不设有类似所述固定块的固定装置,滚筒的端板的外端面上也没有凸出的结构,因而所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不会对钢索的盘绕和滚筒的转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述滚筒的手柄上设有固定销。所述套筒的上部设有两个开槽,用于供钢索穿过;所述套筒的两个端面的中心均设有开孔,用于供所述滚筒的手柄轴穿过。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与所述手柄的固定销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末端设有卡孔,所述固定销可在所述卡槽内周向滑动并固定在所述卡孔内。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均匀的2-4个卡槽,用以更准确地定位水幕杆的高度。所述固定销和卡槽的使用方法是,首先,将所述手柄拉离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通过手柄的转动将水幕杆调节至需要的高度,然后将所述手柄向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移动,使所述手柄上的固定销卡入所述套筒的端面上的卡槽滑动,并固定在所述卡孔中,从而将水幕杆的高度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机械闭锁作用,有效地避免人员误动作造成水幕杆的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与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再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工作面侧壁上,以增强固定效果。所述固定板上也设有供所述滚筒的手柄轴穿过的开孔。优选地,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面侧壁上。所述固定板后的墙壁上设有供所述手柄轴轴向移动的空间。优选地,所述手柄轴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上设有定位板,用以确保所述手柄轴不被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拉出,同时定位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卡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实施例1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其他的变形。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包括水幕杆1、第一单滑轮21、第二单滑轮22和双滑轮23、手摇升降装置3、第一钢索41和第二钢索42。第一单滑轮21、第二单滑轮22和双滑轮23固定在工作面的顶部,第一钢索41的一端与水幕杆I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经过第一单滑轮21和双滑轮23与手摇升降装置3连接,第二钢索42的一端与水幕杆I的另一端连接,经过第二单滑轮22和双滑轮23与手摇升降装置3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手摇升降装置3的转动来控制水幕杆I的升降。水幕杆I可采用常规结构,水幕杆I的一端与井下防尘系统的进水管连接,水幕杆I的下侧开有若干喷头11,水幕杆I的一端设有倒刺12,当与井下防尘系统的水管连接时,倒刺12可起到防滑脱作用。启动井下防尘系统后,从水幕杆I的喷头向下喷出水雾,形成水幕,从而起到防尘隔爆作用。手摇升降装置3由滚筒5、套筒6和固定板7组成,套筒5位于滚筒5的外部,套筒6的一端与固定板7固定在一起。如图2和图3所不,滚筒5包括钢索盘绕筒51、分隔板52、第一端板53、第二端板54和手柄55,手柄55的手柄轴56固定在第一端板53和第二端板54的中心。钢索盘绕筒51与第一端板53和第二端板54相交的位置分别开有贯穿第一端板53的第一通孔57和贯穿第二端板54的第二通孔58。第一端板53的外端面设有倒角59,倒角59的形状和大小与螺帽(未示出)相匹配,将第一钢索41的末端穿过第一通孔57焊接在螺帽上,再将螺帽卡入倒角59内,由于水幕杆的重力通过滑轮对钢索产生拉伸作用,所以螺帽不会从倒角59中落出。第二端板54也采用同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钢索末端固定在端板的内部,从而不会阻碍钢索在钢索盘绕筒51上的盘绕,也不会对滚筒的转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手柄55上还设有固定销50。如图4和图5所示,套筒6位于滚筒5的外部,套筒6的上部与滚筒5的钢索盘绕筒51相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开槽61和第二开槽62,以分别供第一钢索41和第二钢索42穿过套筒6而固定在滚筒5上。套筒6的第一端板63和第二端板64的中心分别设有开孔,用于供滚筒5的手柄轴56穿过。套筒6的第二端板64上还设有卡槽65,卡槽65的末端设有卡孔66,卡槽65的位置和大小与滚筒5的固定销50相匹配,固定销50可以在卡槽65内滑动并固定在卡孔66内。使用时,首先将手柄55轴向向外拉离套筒6的第二端板64,通过手柄55的转动将水幕杆调节至需要的高度,然后将手柄55推向套筒6的第二端板64,旋转调整手柄55,使固定销50进入卡槽65内,旋转调整手柄55,使固定销50固定在卡孔66内,由此水幕杆I的高度也被固定。这样的设计可以起到机械闭锁作用,有效地避免人员误动作造成水幕杆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如图6所不,固定板7为方形的金属板,与套筒6的第一端面63焊接固定在一起,固定板7的四角设有通孔71,用螺栓穿过通孔71固定在墙壁上。固定板7上与套筒6的第一端面63相应的位置也设有开孔,用于供滚筒5的手柄轴56穿过。固定板7的墙壁一侧的手柄轴56部分还设有定位板72,以确保手柄轴56不会被从固定板7的墙壁一侧拉出,并定位固定销50与卡槽65之间的相对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装置包括水幕杆、滑轮、手摇升降装置和钢索,其中, 所述滑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顶部; 所述手摇升降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 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水幕杆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调节所述水幕杆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包括两个单滑轮和一个双滑轮,所述双滑轮包括两个独立的子轮,所述钢索为两条,每条钢索经过一个单滑轮和所述双滑轮的一个子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钢索的滚筒和位于所述滚筒外部的套筒,其中, 所述滚筒包括钢索盘绕筒、端板、分隔板和手柄,所述端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两端,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钢索盘绕筒的轴向中部;所述手柄的手柄轴固定在所述端板的中心上,所述手柄上设有固定销; 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末端设有卡孔; 所述固定销可在所述卡槽内周向滑动并固定在所述卡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面设有均匀的2-4个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端板与所述钢索盘绕筒表面相交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端板的通孔,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外端面的通孔边缘设有倒角,所述钢索的末端固定在螺帽上,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倒角内,所述倒角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螺帽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的末端焊接或打结固定在所述螺帽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供所述滚筒的手柄轴穿过的开孔,所述工作面的侧壁上具有供所述手柄轴轴向移动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面焊接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升降的水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外侧的手柄轴上设有定位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水幕装置,所述水幕装置包括水幕杆、滑轮、手摇升降装置和钢索,其中,所述滑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顶部;所述手摇升降装置用于固定在工作面的侧壁;所述钢索的一端与所述水幕杆连接,另一端经过所述滑轮,与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连接,通过所述手摇升降装置调节所述水幕杆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水幕装置可方便地升降,使水幕装置的维护更加方便,避免了工作人员登高作业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21F5/04GK202970760SQ2012205654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苏玉明, 吕英华, 杨英兵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