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球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455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密度球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低密度球打捞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井、分支井等特殊复杂井的压裂作业中的打捞装置技术领 域,是一种低密度球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分支井等特殊井的混采分采、控水堵水、储层改造等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 经常需要对不同储层的水平井或分支井中的主井眼和分支井眼进行分段压裂作业,在进行 压裂作业的时侯出现压裂用球,即低密度球落入井中的情况,由此对正常施工作业造成不 利的影响。目前进行打捞作业所采用的常规打捞工具不能有效地进行打捞作业,可靠性不 高,造成后期作业无法顺利进行。因此,现有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 不足:打捞成功率不高和可靠性不高。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 效解决现有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打捞成功率不高和可靠性不高的 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包括 筒体和弹簧片;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弹簧片的上端位于筒体的中心轴 处,弹簧片与筒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06]上述弹簧片的下端可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0007]上述固定件可为螺栓。[0008]上述筒体上部外侧可有螺纹。[0009]上述夹角可为三十度。[0010]上述筒体包括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 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体固定在一起。[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打捞低密度球的过程中,具有打捞成 功率高、可靠性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的特点。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0013]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001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固定件,3为弹簧片,4为螺纹,α为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 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包括筒体1和弹簧片3 ;弹簧片3的下端固 定在筒体1的下部内壁上,弹簧片3的上端位于筒体1的中心轴处,弹簧片3与筒体1内壁 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弹簧片3的设置能够在低密度球进入到筒体1内的时候,防止低密 度球从筒体1内脱落,提高了打捞低密度球的概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低密度球打捞装置作进ー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弹簧片3的下端通过固定件2固定安装在筒体1的下部内壁上。 如附图1所示,固定件2为螺栓。如附图1所示,筒体1上部外侧有螺纹4。如附图1所示,夹角a为三十度。夹角a为三十度能够提高打捞低密度球的概率。如附图1所示,根据需要,筒体1包括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 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体固定在一起。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上部通过螺纹4连接在管柱 最下端,将管柱和本实用新型一起下至需打捞层位打捞低密度球,低密度球从筒体1的下 端进入筒体1内,打捞人员观察指重表,当指重表读数略有上升时,则打捞低密度球作业成 功。
权利要求1.一种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弹簧片;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筒体 的下部内壁上,弹簧片的上端位于筒体的中心轴处,弹簧片与筒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片的下端通过固定件固 定安装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上部外侧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夹角为三十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夹角为三十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上筒体、呈 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 体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上筒体、呈上窄下 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体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上筒体、呈上窄下 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体固定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包括上筒体、呈上窄下 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上筒体、呈上窄下宽状的锥台体和下筒体自上而下依序一体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平井、分支井等特殊复杂井的压裂作业中的打捞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低密度球打捞装置,其包括筒体和弹簧片;弹簧片的下端固定在筒体的下部内壁上,弹簧片的上端位于筒体的中心轴处,弹簧片与筒体内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打捞低密度球的过程中,具有打捞成功率高、可靠性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的特点。
文档编号E21B31/18GK203161151SQ20122065478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周琳, 冉照辉, 王柳斌, 段文广, 池崇荣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