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541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护抽油井抽油泵正常工作的沉砂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
背景技术
目前抽油机井为了减轻抽油负荷,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都把抽油泵设在较高的位置,泵下连接尾管,原油经尾管进入抽油泵。根据地层能量的大小而设置尾管的长短。对于出砂严重的油井,虽然在地层处进行了防砂措施,防止地层砂进入尾管和进入抽油泵发生尾管堵塞和砂卡抽油泵。尾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沉砂器,进入尾管的砂靠比重差会慢慢沉入井底,时间长了会把尾管和油层堵塞,造成抽油泵抽空和砂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储砂管、分砂管和堵头,其特征在于储砂管上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分砂管设在储砂管的中心部,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上端设有堵头,外周设有口向下的分砂孔。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尾管上,经堵头阻流,分砂孔分流,靠比重差把砂分离出来,沉在储砂管内,防止了细砂堵塞尾管和砂卡抽油泵,延长了抽油泵的检泵周期,减少了作业次数,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

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接头,2-储砂管,3-分砂管,4-堵头,5-上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5、下接头1、储砂管2、分砂管3和堵头4,其特征在于储砂管2上端与上接头5螺纹连接,下端与下接头I螺纹连接,分砂管3设在储砂管2的中心部,下端与下接头I螺纹连接,上端设有堵头4,外周设有口向下的分砂孔。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连接在抽油泵尾管上,根据地层能量的大小、尾管的长短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个数,其原则是把进入尾管的砂分级分出来,分级沉在储砂管内,防止砂沉入油层堵塞尾管,防止砂进入抽油泵使固定阀或游动阀失效,防止砂卡抽油泵活塞,保证了抽油井的正常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储砂管、分砂管和堵头,其特征在于储砂管上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分砂管设在储砂管的中心部,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上端设有堵头,外周设有口向下的分砂孔。
专利摘要一种抽油柱塞泵泵下尾管沉砂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储砂管、分砂管和堵头,储砂管上端与上接头螺纹连接,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分砂管设在储砂管的中心部,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上端设有堵头,外周设有口向下的分砂孔。本实用新型连接在尾管上,经堵头阻流,分砂孔分流,靠比重差把砂分离出来,沉在储砂管内,防止了细砂堵塞尾管和砂卡抽油泵,延长了抽油泵的检泵周期,减少了作业次数,提高了油井的生产时率。
文档编号E21B27/00GK202946072SQ20122069972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军, 朱建民, 樊会芳, 项茂芳, 樊向前, 王淑英, 张洪华 申请人:王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