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90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隧道沉管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
背景技术
海底隧道一般设有沉管工程预制厂,管节在此预制、舾装、存放,待作业条件满足要求后经管节出坞、浮运、系泊等多道工序将管节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管节的对接、安装。目前,沉管绞缆出坞系统有多种:拖轮直接拖拽裸管出坞系统,锚艇定点系泊拖拽管节出坞。但是超大型隧道沉管出坞,使用现有出坞系统较为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做了有益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方便、快捷且运行可靠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二)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包括:预制厂内设备,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将沉管牵引至预制厂的坞口内,控制沉管的位置和方向;安装船,其安装在沉管上部,用于对沉管进行浮力支撑;该安装船上设有牵引绞车;·预制厂坞口外海域绞缆机构,其包括预埋在海域中的定位锚;所述牵引绞车与该定位锚通过缆绳连接;多个拖轮,放置在预制厂的坞口外。其中,至少两个卷扬机分别设置在预制厂内坞口航道的两侧。并且,所述定位锚为抓力锚,其数量为两口 ;所述牵引绞车为两台,该两台牵引绞车与两口抓力锚通过缆绳交叉连接。此外,所述预制厂内设备还包括导缆机构,所述卷扬机通过导缆机构与沉管连接。进一步,所述导缆机构包括多个导缆器和多个导缆柱。再进一步,所述安装船上还设有调位绞车,该调位绞车与所述导缆机构通过缆绳连接。此外,所述导缆机构还设置有快速脱钩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沉管运送出预制厂坞口,并且运行安全可靠;2、本实用新型运行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性。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出坞过程中沉管绞缆出坞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船连接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1.预制厂;2.预制工位;3.卷扬机;31.导缆机构;4.安装船;41.绞车;42.调位绞车;5.沉管;6.定位锚;7.拖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隧道工程中,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该系统应用在预制厂I中,包括预制厂内设备、安装船、预制厂坞口外海域绞缆机构和拖轮;将这些设备根据出坞所需组合为一种超大型管节绞缆出坞系统。其中,预制厂内设备包括卷扬机3,所述卷扬机用于将沉管5牵引至预制厂内的坞口内部,控制沉管的方向;安装船4安装在沉管上部,用于对沉管进行浮力支撑;该安装船上设有牵引绞车41 ;预制厂坞口外海域绞缆机构,其包括预埋在海域中的定位锚6 ;所述牵引绞车与该定位锚通过缆绳连接;多个拖轮7用于在预制厂的坞口外对平衡水流力,并调整沉管姿态。所述预制厂内设备还包括导缆机构31,所述卷扬机通过导缆机构与沉管连接。导缆机构包括多个导缆器和多个导缆柱,而且导缆机构还设置有快速脱钩器,当缆绳与系缆柱、导缆器之间的连接时,采用快速脱钩器,方便解缆,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解缆时间,进而缩短了出坞时间。 上述的定位锚为抓力锚,其数量为两口 ;牵引绞车数量为两台,该两台牵引绞车与两口抓力锚通过缆绳交叉连接,这样便于调整安装船的方向和位置。坞口外海域埋设两口5t的HY-17大抓力锚,锚抓力为100t,埋设点位距离安装船艏端900m。安装船在牵引绞车的牵引下,驶出预制厂坞口。并且,安装船上还设有调位绞车42,该调位绞车与所述导缆机构通过缆绳连接,用于在沉管驶出航道过程中,对沉管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调节。将沉管绞出坞口航道之后,使用多个拖轮用于平衡水流力和调整沉管姿态本实施例中,该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卷扬机将沉管从预制工位2牵引至预制厂坞口内;固定在坞口内侧的卷扬机用缆绳连接沉管的后端将沉管从预制工位拉入坞口内,同时固定在坞口航道两侧的卷扬机,连接在沉管的前端。通过上述的卷扬机调节沉管的方向和位置。S2.将安装船安装在沉管的上部,完成对沉管的浮力支撑;S3.将安装船上设有的牵引绞车通过缆绳连接在预埋在海域中的定位锚,并在该牵引绞车的牵引下,将沉管拖拽出坞口航道;牵引绞车优选设有两台,定位锚也设置两台;牵弓I绞车和定位锚绞车连接,方便行驶过程中,保持安装船的位置和方向。安装船上还可设有导缆器、滑轮、系缆柱若干及调位绞车,这些部件可与预制厂内的导缆机构相连,用于控制调节沉管的方向。沉管在出坞过程中,牵引绞车起制动作用,当需要制动时,立即将牵引绞车的拉力提高;当需要调整管节姿态时,可立即将卷扬机、调位绞车拉力进行调整,从而对沉管进行控制。[0038]S4.驶出坞口航道后,解除卷扬机对沉管的连接,并用多个拖轮连接沉管,从而平衡水流力且调整沉管姿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厂内设备,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将沉管牵引至预制厂的坞口内,控制沉管的位置和方向; 安装船,其安装在沉管上部,用于对沉管进行浮力支撑;该安装船上设有牵引绞车;预制厂坞口外海域绞缆机构,其包括预埋在海域中的定位锚;所述牵引绞车与该定位锚通过缆绳连接; 多个拖轮,放置在预制厂的坞口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卷扬机分别设置在预制厂内坞口航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锚为抓力锚,其数量为两口 ;所述牵引绞车为两台,该两台牵引绞车与两口抓力锚通过缆绳交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厂内设备还包括导缆机构,所述卷扬机通过导缆机构与沉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缆机构包括多个导缆器和多个导缆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船上还设有调位绞车,该调位绞车与所述导缆机构通过缆绳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缆机构还设置有快速脱钩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底隧道沉管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大型沉管绞缆出坞系统,该出坞系统包括预制厂内设备,其包括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将沉管牵引至预制厂的坞口内,控制沉管的位置和方向;安装船,其安装在沉管上部,用于对沉管进行浮力支撑;该安装船上设有牵引绞车;预制厂坞口外海域绞缆机构,其包括预埋在海域中的定位锚;所述牵引绞车与该定位锚通过缆绳连接;还包括多个拖轮,用于在预制厂的坞口外,用于平衡水流力,并调整沉管姿态。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沉管运送出预制厂坞口,并且运行安全可靠,运行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性。
文档编号E02D29/07GK203129178SQ2013200135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关秋枫, 尹海卿, 刘亚平, 翟世鸿, 高纪兵, 宿发强, 王伟, 许康, 宁进进, 郭宁 申请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