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670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侧钻小井眼钻井及扩孔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该工具的本体下端外侧设计有多条铣刃,铣刃前面和内侧均镶嵌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本体下部设计有多个60°升角的螺旋槽,每个螺旋槽内都嵌有水眼,本体下端设计有下体水眼。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能够改善钻井液循环畅通,防止泥包和水眼堵死,在砂桥段能够顺利引导,起到快速钻进和事故预防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扩孔引锥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泥包、水眼堵死的现象,引锥无法引导通过砂桥的不足。
【专利说明】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侧钻小井眼钻井及扩孔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侧钻井应用规模的不断增大,侧钻小井眼扩孔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保证了油井固井质量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使油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直径139.7mm套管中使用直径118mm钻头开窗侧钻的小井眼井中进行扩孔,使用的常规扩孔引锥由于水眼设计不合理,本体结构没有可钻性,经常发生泥包、水眼堵死的现象,引锥无法引导通过砂桥,导致泵压升高、卡钻等事故,影响钻井的顺利进行,并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存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该装置实现了能够改善钻井液循环畅通,防止泥包和水眼堵死,在砂桥段能够顺利引导,起到快速钻进和事故预防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扩孔引锥在作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泥包、水眼堵死的现象,引锥无法引导通过砂桥的不足。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包括本体,本体上端设计有上接头;本体下端外侧设计有多条铣刃,铣刃前面和内侧均镶嵌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本体下部设计有多个60°升角的螺旋槽,每个螺旋槽内都嵌有水眼,本体下端设计有下体水眼。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螺旋槽内嵌多个水眼和引锥下部设有水眼的方式,因而小井眼内即使有落砂或是泥包,扩孔时钻井液也能顺畅循环;由于采用了在铣刃前面和内侧均镶嵌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因而在遇有砂桥或是井壁不平滑有台阶时,具有一定的可钻性,能很好的钻开砂桥和修复井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包括本体2,本体2上端设计有上接头I ;本体2下端外侧设计有多条铣刃3,铣刃3前面和内侧均镶嵌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7,本体2下部设计有多个60°升角的螺旋槽4,每个螺旋槽4内都嵌有水眼6,本体2下端设计有下体水眼5。
[000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钻式小井眼扩孔引锥,包括本体(2),本体(2)上端设计有上接头(I);其特征在于:本体(2)下端外侧设计有多条铣刃(3),铣刃(3)前面和内侧均镶嵌有聚晶金刚石复合片(7),本体(2)下部设计有多个60°升角的螺旋槽(4),每个螺旋槽(4)内都嵌有水眼(6),本体(2)下端设计有下体水眼(5)。
【文档编号】E21B10/32GK203463014SQ20132050048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荣振, 王廷瑞, 丁文正, 曹生, 张世军, 李壮, 彭钢, 高玮, 高清春, 王学申, 郝云光, 张远健, 杨金辉, 王西贵, 夏进军, 汪盈盈, 任宪忠, 郭立娜, 庄纯才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