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756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灌注桩是直接在施工现场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安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节约钢材,噪声小灯优点,但是施工工艺复杂,影响质量的因素多。泥浆护壁成孔是利用原土自然造浆或人造浆液进行护壁,通过循环泥浆将被钻头切下的土块带排出孔外而成孔,然后安装绑扎好的钢筋笼,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岩溶发育地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包括:钻头,泥浆循环通道,沉淀池,泥浆池,泥浆泵,水龙头,钻杆和钻机回转装置,所述的钻头连接在所述的钻杆的底部,所述的钻机回转装置设置在该钻杆上,所述的水龙头连接在该钻杆的顶端,该水龙头还通过管道与泥浆泵连接,该泥浆泵通过管道与泥浆池连通。

所述的钻机回转装置由动力装置带动转动,再由该钻机回转装置带动安装有钻头的钻杆旋转,由钻头切削土层成孔。

所述的钻杆为空心钻杆。

所述的泥浆泵将泥浆池中的泥浆输送到水龙头并送入钻杆的空心内部,从钻杆底部喷出。

从钻杆底部喷出的泥浆携带钻头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泥浆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结构合理,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粘性土、砂土、软质岩层,钻机轻便,移动灵活,钻进速度快,噪声小,钻孔直径500-1500mm,钻孔深度可达50米甚至更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钻头,2-泥浆循环通道,3-沉淀池,4-泥浆池,5-泥浆泵,6-水龙头,7-钻杆,8-钻机回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工程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装置包括:钻头1,泥浆循环通道2,沉淀池3,泥浆池4,泥浆泵5,水龙头6,钻杆7和钻机回转装置8,所述的钻头1连接在所述的钻杆7的底部,所述的钻机回转装置8设置在该钻杆7上,所述的水龙头6连接在该钻杆7的顶端,该水龙头6还通过管道与泥浆泵5连接,该泥浆泵5通过管道与泥浆池4连通。

所述的钻机回转装置8由动力装置带动转动,再由该钻机回转装置8带动安装有钻头1的钻杆7旋转,由钻头1切削土层成孔。

所述的钻杆7为空心钻杆。

所述的泥浆泵5将泥浆池4中的泥浆输送到水龙头6并送入钻杆7的空心内部,从钻杆底部喷出。

从钻杆底部喷出的泥浆携带钻头1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泥浆池4。

综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内容,而显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利用本发明的功能实现相应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