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300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



背景技术:

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应该从市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交通需求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市域铁路和中低速磁浮交通等不同制式,多制式协调发展。

与国外城市相比,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中地铁的比例明显过大,地铁比例过大必然造成工程造价过高。在多种交通制式中,单轨交通为现代城市在地铁之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通选择。由于单轨一般建在地上,没有地铁地下照明、通风、能耗高等要求,是一种比地铁更为经济环保的轨道交通制式,单轨交通在欧美和日本发展都十分迅速,所以单轨交通在国内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应对配套模板的需求量也很庞大。

传统PC梁模板有两种:一种是靠简易调整装置调整PC梁侧面线型,人工测量,制作多种底模来满足单轨PC梁底面线型要求,浇筑完成以后待PC梁养护达到7天以后方可吊离浇筑区域,然后重新开始布置调整底模,绑扎钢筋,调整侧模、端模,浇筑下一片PC梁。梁段运至工地以后,在桥墩上定位,其中,两片PC梁之间靠现浇混凝土进行联接。

另一种是靠多个精密加力装置来调整侧模,加力装置内置标尺,调整过程中可以直接读数;没有单独的底模,设计了台车,台车顶面即为底模,是平面,仅可制作底面为平面的PC梁,台车两端另外设计有调整装置安装PC梁预埋件,用于PC梁在现场与桥墩直接联接,这样现场施工比较方便。

上述两种传统的模板,第一种虽然可以制作底面和侧面均为曲面线型的PC梁段,但是底模和侧模调整不够精确,同时因为没有设计台车,浇筑好的PC梁必须养护好以后才能吊离打梁场地,这样的话,模板使用效率太低,对于制作PC梁的厂家而言,就需要更多数量的模板才能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经济型较差,且PC梁运至工地以后需要现场现浇进行相邻段的联接,施工比较麻烦,进度比较慢;第二种模板仅能制作底面为平面的PC梁,结构比较复杂,造价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且能制作多种线性PC梁的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基础、台车、门架、密封装置,在混凝土基础上安设有台车轨道,所述门架固定在 混凝土基础上,并跨设在台车轨道的两侧,在台车上设有底模,在门架的横梁上对称设有侧模,在侧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安设在门架上,在台车的两端头设有端模,所述密封装置用于端模、侧模、底模的密封。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门架包括两立柱和跨设在两立柱上端的横梁,在横梁上设有导轨,使侧模可以沿导轨横向移动。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横梁上设有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侧模的高度。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模通过端部支撑及端部移动座多方位调整并固定。

按上述技术方案,每组加力装置包括沿立柱纵向设置的多个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包括梯形丝杠、螺母连接副,其中,螺母连接副的螺母通过固定板与门架的立柱固定相连,丝杠的端头通过连杆球形副与侧模的侧面相连,所述连杆球形副包括连杆,在连杆的两端连接有球头,所述连杆的两端均通过球头座分别与侧模的支承板和丝杠相连。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模有多个底模单元组成,所述侧模由多个侧模单元组成,每个底模单元和侧模单元均可以单独调整,通过对各个底模单元及侧模单元的调整,从而生产出要求线型的PC梁。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模单元和侧模单元的加工面均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侧模和底模都是标准单元件模块,可以根据预制PC梁的长度随意进行调整;侧模和底模线型根据需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制作多种线型的PC梁。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PC梁浇筑完12小时以后,就可脱侧模后由台车运出门架,在空闲场地进行养护,从而更加节约场地,模板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可以节约PC梁模板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PC梁模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PC梁模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PC梁模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力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去除侧模及门架之后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主剖视图。

图8为图7中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包括混凝土基础1、台车10、底模8、侧模7、门架、密封装置9、加力装置2。

每个门架包括两立柱3和跨设在两立柱上端的横梁4,在混凝土基础1上安设有台车轨道13,在混凝土基础1上位于台车轨道13的两侧对称预埋立柱底板11,所述立柱底板11通过地脚螺栓12固定在混凝土基础1上。在台车10上设有底模8,在横梁上设有导轨6,侧模7的顶端与导轨6相配设,使侧模7可以沿导轨横向移动,在侧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加力装置2,每组加力装置2包括纵向设置的多个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2包括梯形丝杠23、螺母连接副,其中,螺母连接副的螺母22通过固定板21与门架的立柱3固定相连,丝杠23的端头通过连杆球形副与侧模的侧面相连,这样可以使侧模单元多角度受力,从而更好的调整侧模的线性,操作简便。所述连杆球形副包括连杆19,在连杆19的两端连接有球头,所述连杆19的两端通过球头座18、19分别与侧模的支承板17和丝杠23相连。在台车10的两端头设有端模14,所述端模通过端部支撑支座16及端部移动座15固定。所述密封装置9用于端模、侧模、底模的密封。

本实施例中,在横梁上设置有高度调整装置5,用来调节每片侧模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模8有多个底模单元组成,每个底模单元长2米。所述侧模7由多个侧模单元组成,相邻的两侧模单元通过螺栓连接,上端与高度调整装置相连。每个底模单元和侧模单元均可以单独调整,其中,所述底模单元、侧模单元的加工面均为平面。通过对各个底模单元及侧模单元的调整,从而生产出要求线型的PC梁。

利用如上所述的多功能模块化单轨PC梁模板制作PC梁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台车10移至门架外空闲场地,根据PC梁的线型要求,调整底模8的平面、侧面和立面线型;

步骤二、在底模上捆扎PC梁预埋钢筋,布置内模;

步骤三、台车10移至门架PC梁浇筑区域,按PC梁线型要求调整加力装置,调整侧模线型;

步骤四、安装两端端模14,并通过端部支撑支座16及端部移动座15调整并固定;

步骤五、PC梁浇筑一次性完工,顶面用专用工具进行抹平;

步骤六:12小时以后,松开两侧的加力装置2,脱掉侧模7,将台车10移至门架外空 闲区域;

步骤七:第2台台车进入门架浇筑区域,开始调整侧模,进行浇筑下一片PC梁,依次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