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根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233阅读:1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根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盘根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工艺中,由于油井作业、采油树上窜、抽油机基础下沉等原因易造成光杆与井口不对中,造成光杆与井口上部的盘根盒偏磨,严重影响了采油井的正常生产。现有技术采用一种能够自动润滑的抽油井井口密封器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延长更换盘根周期的优点。但上述技术及现场应用的其它相关技术依旧没有解决光杆与盘根盒偏磨的难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光杆与井口上部的盘根盒发生偏磨,导致易损坏盘根盒,影响采油井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光杆与井口上部的盘根盒发生偏磨,导致易损坏盘根盒,影响采油井正常生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盒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根盒装置,所述盘根盒装置包括:盖压装置、扶正装置、限位连接结构与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管状的盘根盒本体,所述盘根盒本体竖直设置,所述盖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上端,所述限位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下端,所述扶正装置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扶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的空腔中,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同轴,所述扶正装置的外壁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贴,抽油机光杆依次穿过所述盖压装置、所述空腔中扶正装置的通孔、所述限位连接结构,且抽油机光杆伸入油井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扣合在一起的扶正块,扣合的所述扶正块围绕夹持所述抽油机光杆。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块为L型扶正块,所述扶正块设置有两个,每个扶正块均设置有所述通孔,两个所述扶正块方向相反的扣合在一起,使两个所述通孔重叠,所述抽油机光杆穿设在两个所述通孔中。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扶正块包括相对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半圆柱环与第二半圆柱环,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半圆柱环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之间,所述第一半圆柱环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的轴向高度,且所述第二半圆柱环上开设有径向切口,所述通孔通过所述切口与所述扶正块外部相通,所述切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抽油机光杆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切口的两个端部边缘均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内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盖压装置包括压盖与压帽,所述压帽中部设置有贯穿的空腔,所述压帽与所述盘根盒本体上端连接,且所述压帽与所述盘根盒本体同轴设置,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压帽的空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连接结构为格兰,所述格兰与所述盘根盒本体下端螺纹连接,且所述格兰与所述盘根盒本体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格兰的内径小于所述盘根盒本体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装置为尼龙或聚四氟乙稀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根盒本体的空腔中同轴设置扶正装置,且扶正装置中心设置通孔,其外壁与空腔内壁相贴,如此可以使穿设在通孔中的抽油机光杆竖直的处于盘根盒本体空腔的中心位置,防止抽油机光杆歪曲与盘根盒发生偏磨;而且,扶正装置阻挡在抽油机光杆与盘根盒本体之间,阻止扶正装置与盘根盒本体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盘根盒本体的使用寿命,保证采油井的正常生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极为方便,成本较低,实际应用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盘根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正块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扶正块的左视图;

其中:1盘根盒本体,

2空腔,

3扶正装置,

31扶正块,32第一半圆柱环,33第二半圆柱环,34通孔,35切口,

4盖压装置,41压帽,42压盖,

5限位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根盒装置,所述盘根盒装置包括:盖压装置4、扶正装置3、限位连接结构5与内部设置有空腔2的管状的盘根盒本体1,所述盘根盒本体1竖直设置,所述盖压装置4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1上端,所述限位连接结构5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1下端,所述扶正装置3中心设置有通孔34,所述扶正装置3设置在所述盘根盒本体1的空腔2中,且所述通孔34与所述空腔2同轴,所述扶正装置3的外壁与所述空腔2的内壁相贴,抽油机光杆依次穿过所述盖压装置4、所述空腔2中扶正装置3的通孔34、所述限位连接结构5,且抽油机光杆伸入油井内部。

其中,限位连接结构5目的在于连接在盘根盒本体1下部,对空腔2内部的扶正装置3进行封堵限位,防止其从空腔2内脱落出来,另外,盘根盒本体1还可以通过限位连接结构5与井口其他结构实现连接,故其实现方式有多种,如采用螺母、格兰等,实现限位的同时,起到连接的作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盘根盒本体1的空腔2中同轴设置扶正装置3,且扶正装置3中心设置通孔34,其外壁与空腔2内壁相贴,如此可以使穿设在通孔34中的抽油机光杆竖直的处于盘根盒本体1空腔2的中心位置,防止抽油机光杆歪曲与盘根盒发生偏磨;而且,扶正装置3阻挡在抽油机光杆与盘根盒本体1之间,阻止扶正装置3与盘根盒本体1直接接触,从而延长了盘根盒本体1的使用寿命,保证采油井的正常生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极为方便,成本较低,实际应用优势明显。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扶正装置3包括至少两个扣合在一起的扶正块31,扣合的所述扶正块31围绕夹持所述抽油机光杆。扶正块31可以是多个互相扣合,将抽油机光杆围绕夹持在中间,多个互相扣合的扶正块31之间即形成供抽油机光杆穿过的通孔34。

如图2所示,也可参见图3,作为优选,所述扶正块31为L型扶正块31,所述扶正块31设置有两个,每个扶正块31均设置有所述通孔34,两个所述扶正块31方向相反的扣合在一起,使两个所述通孔34重叠,所述抽油机光杆穿设在两个所述通孔34中。

其中,一般在L型扶正块31的下部设置通孔34,一个L型扶正块31正常放置,而另一个L型扶正块31上下翻转,呈倒立的相反方向,然后将两个L型扶正块31对正扣合,即向下的L型扶正块31的设置通孔34的所述下部,从上方扣合在正常放置的L型扶正块31的下部上方,如此,使得两个扶正块31方向相反的扣合在一起,而两个通孔34对正,便于抽油机光杆穿设在两个通孔34中。

如图2所示,也可参见图3,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扶正块31包括相对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半圆柱环32与第二半圆柱环33,所述通孔34位于所述第一半圆柱环32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33之间,所述第一半圆柱环32的轴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33的轴向高度,且所述第二半圆柱环33上开设有径向切口35,所述通孔34通过所述切口35与所述扶正块31外部相通,所述切口35的宽度大于所述抽油机光杆的直径。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扶正块31的形状为阶梯状,实际加工中,第一半圆柱环32与第二半圆柱环33也可以一体形成,即扶正块31的胎胚为中部设置通孔34的圆柱体,圆柱体的通孔34与光杆为间隙配合,圆柱体的外径与盘根盒本体1空腔2为间隙配合。加工时,在圆柱体的侧壁整体开一个开槽,即第二半圆柱环33上开设有径向切口35,通孔34与切口35连通,切口35的宽度大于所述抽油机光杆的直径,也可以与抽油机光杆为间隙配合,抽油机光杆通过切口35进入通孔34;沿圆柱体底面中部的直径,纵向冲下切去圆柱体全长的二分之一,再向切口35的径向,即横向切除上方的这一部分,此时,位于圆柱体底面中部的直径一边较高的剩余部分即为第一半圆柱环32,另一边较矮的部分即为第二半圆柱环33;如此设置,两个扶正块31反向扣合时,反向设置的扶正块31的第二半圆柱环33从上方扣合在正向设置的扶正块31的第一半圆柱环32上,从而使得两个扶正块31完美契合,便组成了一个扶正装置3。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切口35的两个端部边缘均与所述第二半圆柱环33内壁相切。

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盖压装置4包括压盖42与压帽41,所述压帽41中部设置有贯穿的空腔2,所述压帽41与所述盘根盒本体1上端连接,且所述压帽41与所述盘根盒本体1同轴设置,所述压盖42设置在所述压帽41的空腔2内。

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连接结构5为格兰,所述格兰与所述盘根盒本体1下端螺纹连接,且所述格兰与所述盘根盒本体1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格兰的内径小于所述盘根盒本体1的内径。格兰一般通过公扣拧入到盘根盒本体1空腔2的母扣中,托住扶正装置3。

作为优选,所述扶正装置3为尼龙或聚四氟乙稀材料。如此设置,将原来光杆与盘根盒之间钢与钢的磨损变为了钢与尼龙或聚四氟乙稀之间的磨损,延长了光杆和盘根盒的使用寿命。

实际使用中,盘根盒本体1拧进采油树井口的上部,在扶正装置3的作用下,光杆位于井口的中心位置。拧开顶部的盖压装置4中的压帽41,取出压盖42,将盘根加入到盘根盒本体1的空腔2内,光杆在扶正装置3的作用下始终位于盘根盒本体1的中心位置,且光杆只与扶正块31发生磨擦,当扶正块31磨损严重时,取下盘根盒本体1,卸开格兰,将新的扶正块31换上即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一般与采油树胶皮闸门连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