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土体钻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2463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土体钻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基基础工程、路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土体钻孔器。



背景技术:

在地基基础工程以及路基工程中,经常遇到需要在土体中钻孔的情况。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钻孔机具是机械钻机和洛阳铲。但这两种钻孔机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其往往不能很好的完成钻孔作业。

机械钻机的局限性在于对施工场地要求高,需要平整宽阔的场地才能展开钻孔作业,对于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机械钻机无法使用。

洛阳铲的局限性在于:1从原理上讲,洛阳铲掏孔是其前端不断冲击破碎土体的过程,其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冲击土体过程中,因此比较浪费人力,且在掏挖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完成。2洛阳铲在掏挖过程中由于自重作用铲体向下作用,导致孔洞向下方延伸,因此在掏挖至较深时出渣困难,还有可能在出渣不及时的情况下,土渣堆积在洛阳铲后端,造成洛阳铲卡在孔洞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场地限制的便携土体钻孔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包括推力杆,以及由横杆和纵杆组成十字架形的扭力杆;推力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推力杆轴线相垂直的套筒;扭力杆的横杆一端套接套筒且两者间能够相对转动,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钻杆,钻杆同轴固定连接钻头;其中,钻头上设置有用于切削土体的削土刀,钻杆为若干节 且依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包括设置在削土刀后侧的盛土器。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的轴线上设置有延伸至削土刀前侧的空心箭头状定位头。

进一步地,所述削土刀包括两片150°的扇形带齿刀片,两个刀片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带齿刀片的齿高度为8~12mm。

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带齿刀片相对钻头的前端面均倾斜12°~16°。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上设置有环绕在削土刀四周的碎土齿,碎土齿的高度为10~14mm。

进一步地,扭力杆的横杆和套筒之间设置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与现有的钻孔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钻头、钻杆、扭力杆和推力杆,使用时,将钻头对准钻孔孔位,然后利用推力杆给钻杆施加推力,利用扭力杆给钻杆以扭矩,钻杆将推力与扭矩传递给钻头,钻头在推力和扭矩的作用下旋转,削土刀破碎切削土体,从而完成钻孔;同时钻杆包括若干节,则其长度可调,可以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通过不断调整钻杆的长度,直至钻至预定深度,在使用完毕后,将钻杆拆开,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对作业空间要求较低,在相对较狭窄的环境中可以方便使用,需要人力较少,一人施加推力,一人施加扭矩,两人即可完成钻孔操作。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盛土器,起到临时盛放土屑的作用,钻孔后土屑可一次全部取出,不会出现土屑在钻头后堆积而无法拔出钻杆的情况。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头,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晃动偏离钻孔孔位,并且可以首先破碎中心位置土体,定位头设计为空心箭头状,钻进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碎土齿,有效起到破碎钻头周边土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削土刀的俯视图;

图5为钻头上的削土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钻头,2-钻杆,3-扭力杆,4-推力杆,5-定位头,6-碎土齿,7-盛土器,8-削土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以钻孔器实际工作状态中,钻头1所在为前端,推力杆4为后端,仅为了使描述更清楚,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相连的钻头1、钻杆2和扭力杆3,其轴线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扭力杆3是由横杆和纵杆组成的十字架结构;其中横杆的一端和钻杆2固定相连,另一端上套接套筒,套筒固定安装在与其相垂直的推力杆4中部,且扭力杆3的横杆和套筒之间设置有轴承;钻杆2为若干节且依次相连,使得其长度可调,方便钻取不同深度的孔;扭力杆3用于提供扭矩并传递给钻杆2。推力杆4用于通过扭力杆3向钻杆2提供推力。

参见图3,钻头1由定位头5、碎土齿6、盛土器7和用于切削土体的削土刀8四部分组成,其中,定位头5为空心箭头状,且位于钻头1的轴线上,穿过削土刀8的前侧中心并继续延伸,位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最前端,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钻头1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晃动偏离钻孔孔位,并且可以首先破碎中心位置土体,定位头5设计为空心箭头状,钻进过程中可以减小阻力;碎土齿6环绕在削土刀8的四周,设计为锯齿状,高度为10~14mm,起到破碎钻头1周边土体的作用;削土刀8的后侧设置有盛土器7,盛土器7位于钻头1后端,起到临时 盛放土屑的作用。

参见图4和图5,削土刀8包括两片150°的扇形带齿刀片,扇形带齿刀片的齿高度为8~12mm;两个扇形带齿刀片交错设置,相对钻头1的前端面均倾斜12°~16°,对称焊接在钻头1前端,两扇形带齿刀齿呈交错分布,可将切削下的土体装入盛土器7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使用时,将钻头1对准钻孔孔位,然后一人利用推力杆4,朝着钻孔方向推动推力杆4,进而给钻杆2施加推力,一人利用扭力杆3,扳动扭力杆3上的纵杆,则扭力杆3的横杆转动并给钻杆2施加扭矩,钻杆2将推力与扭矩传递给钻头1,钻头1在推力和扭矩的作用下破碎切削土体。钻头1在破碎切削土体的过程中,定位头5位于钻头1的中心前端,进行定位并破碎中心位置土体。碎土齿6破碎钻头1周边土体。削土刀8随着钻头1的转动切削中心外周边土体,并将土屑装入盛土器7内。定位头5、碎土齿6、削土刀8三者结合对钻孔范围内土体充分破碎切削。在盛土器7土屑盛满后逐根拆卸钻杆2将钻头1撤出,将盛土器7内土屑弃掉后接长钻杆2继续钻孔作业。钻杆2包括若干节,可以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不断通过螺丝扣接长,直至钻至预定深度,为了方便接长和提高钻进速度,每节长度设计为1m。

本实用新型钻头1由定位头5、碎土齿6、削土刀8和盛土器7四部分组成,其中定位头5用于破碎中心位置土体,碎土齿6破碎周边土体,削土刀8破碎二者之间土体,定位头5、碎土齿6、削土刀8三者相结合对土体充分破碎切削;钻头1上带有盛土器7,钻孔后土屑可一次全部取出,不会出现土屑在钻头1后堆积而无法拔出钻杆2的情况,集定位、破碎、切削、储存于一体,保证孔位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变化,钻进时对中心土体和周边土体可分别进行破碎和切削,并且可以临时储存土屑,提高了钻孔的效率和质量。本实用新型对作业空间要求较低,在相对较狭窄的环境中可以方便使用,需要人力较少,两人即可完成钻孔操作,适用范围广,尤其是作业场地有限且需要钻较深孔洞的土体钻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