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049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通风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规定:当车站站台发生火灾时应保证站厅到站台的楼梯和扶梯口处具有能够有效阻止烟气向上蔓延的气流,且向下气流速度不应小于1.5m/s。为满足规范要求,目前已开通线路普遍使用隧道风机、排热风机辅助排烟,由于目前地下车站一般采用全封闭站台门,故隧道风机、排热风机开启后还需要开启第一扇和最后一扇站台门,作为烟气排出的路径,由于火灾时烟气蔓延,视线较差,开启站台门后有乘客跌落的风险,且火灾时需人工确认车站不会再通过列车后才能开启站台门,火灾时烟气蔓延迅速,站台门不能立即开启将延误救灾时机,增加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火灾时可避免开启站台门,且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即可发挥排烟作用,结构可靠,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包括排热风道、风孔,所述排热风道设置于列车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设置于所述排热风道与站台公共区相邻的侧墙上;风阀设备安装于所述风孔中;所述风阀设备包括风阀外框、转轴轴承固定座、转轴轴承、阀片转轴、阀片、执行器,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转轴轴承、阀片转轴、阀片、执行器位于所述风阀外框内;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风阀外框上端面,所述转轴轴承安装于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内,所述阀片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轴承内,所述阀片固定连接于阀片转轴上;阀片开启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阀片和所述风阀外框上端面;所述阀片下端设置方形缺口,执行器设置于所述方形缺口中、且位于所述风阀外框下端面中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轴轴承为不锈钢转轴轴承;阀片为铝合金阀片。使风阀设备动作迅速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执行器包括阀片固定叉、执行器外壳、阀片固定叉转轴、风阀接线柱、电磁铁、卡笋复位弹簧、卡笋、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复位钢丝绳、阀片固定叉限位柱,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电磁铁、卡笋复位弹簧、卡笋、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阀片固定叉限位柱均位于所述执行器外壳内,所述阀片固定叉下端位于所述执行器外壳内、上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上端且位于所述阀片下方,所述阀片固定叉上端呈凹字形,所述阀片固定叉上端开口大于所述阀片厚度;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执行器外壳下端面上,所述卡笋复位弹簧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卡笋和所述电磁铁,所述卡笋设置于所述阀片固定叉下端的楔形槽内,所述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执行器外壳侧壁和所述阀片固定叉下端;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横穿所述阀片固定叉下部,所述风阀接线柱一端连接于所述电磁铁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侧壁;所述复位钢丝绳一端连接于所述阀片固定叉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侧壁;所述阀片固定叉限位柱设置于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侧上方。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即可发挥排烟作用,结构可靠。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发挥隧道风机、排热风机的辅助排烟作用,火灾时可避免开启站台门,且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即可发挥排烟作用,结构可靠;可避免目前的排烟系统中开启站台门后的乘客跌落风险和人工确认车站不会再通过列车时浪费的排烟时间;

(2)风孔为土建时预留,几乎不增加成本;风阀设备成本低廉,动作可靠,无需维护;

(3)设置风孔将站台公共区与轨顶排风道连通,连通处安装风阀设备用于在普通工况下关断站台公共区与轨顶排风道的连通,在火灾工况下打开站台公共区与轨顶排风道的连通,以利用地铁车站内隧道风机及排热风机对站台公共区辅助排烟;风阀设备内执行器的动作不作为阀片动作的动力源,风阀设备具备低启动电流、高可靠性的特征;风阀设备具备非电力驱动的特征,在阀片转轴处设置了转轴轴承,风阀动作的动力来源于机械弹簧,风阀动作迅速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典型的地铁车站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地铁车站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阀设备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轴轴承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执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风阀设备开启后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风阀设备开启后图3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风阀设备复位时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阀外框,2-转轴轴承固定座,3-转轴轴承,4-阀片转轴,5-阀片,6-阀片固定叉,7-执行器外壳,8-阀片固定叉转轴,9-风阀接线柱,10-电磁铁,11-卡笋复位弹簧,12-卡笋,13-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14-复位钢丝绳,15-阀片固定叉限位柱,16-阀片开启弹簧,17-排热风道,18-风孔,19-风阀设备,20-执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包括排热风道17、风孔18,所述排热风道17设置于列车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18设置于所述排热风道17与站台公共区相邻的侧墙上,(如图2所示);风阀设备19安装于所述风孔18中;所述风阀设备19包括风阀外框1、转轴轴承固定座2、转轴轴承3、阀片转轴4、阀片5、执行器20,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2、转轴轴承3、阀片转轴4、阀片5、执行器20位于所述风阀外框1内;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2连接于所述风阀外框1上端面,所述转轴轴承3安装于所述转轴轴承固定座2内,所述阀片转轴4安装于所述转轴轴承3内,所述阀片5固定连接于所述阀片转轴4上;阀片绕所述阀片转轴旋转,可开启或关闭阀门;

阀片开启弹簧16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阀片5和所述风阀外框1上端面;所述阀片5下端设置方形缺口(如图3、图9所示),执行器20设置于所述方形缺口中、且位于所述风阀外框1下端面中部。

转轴轴承3为不锈钢转轴轴承;阀片5为铝合金阀片。

所述执行器20包括阀片固定叉6、执行器外壳7、阀片固定叉转轴8、风阀接线柱9、电磁铁10、卡笋复位弹簧11、卡笋12、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13、复位钢丝绳14、阀片固定叉限位柱15,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8、电磁铁10、卡笋复位弹簧11、卡笋12、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13、阀片固定叉限位柱15均位于所述执行器外壳7内,所述阀片固定叉6下端位于所述执行器外壳7内、上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7上端且位于所述阀片5下方,所述阀片固定叉6上端呈凹字形,所述阀片固定叉6上端开口大于所述阀片5厚度;所述电磁铁10设置于所述执行器外壳7下端面上,所述卡笋复位弹簧11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卡笋12和所述电磁铁10,所述卡笋12设置于所述阀片固定叉6下端的楔形槽内,所述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1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执行器外壳7侧壁和所述阀片固定叉6下端;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8横穿所述阀片固定叉6下部,阀片固定叉绕阀片固定叉转轴转动,阀片固定叉直立时可固定阀片,关闭阀门;

所述风阀接线柱9一端连接于所述电磁铁10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7侧壁;所述复位钢丝绳14一端连接于所述阀片固定叉6上、且另一端伸出所述执行器外壳7侧壁;所述阀片固定叉限位柱15设置于所述阀片固定叉转轴8侧上方(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电磁铁工作电压选定为dc24v,各风阀设备19使用同一控制箱,控制箱可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出的火灾信号,并输出24v直流电驱动各风阀设备19内的电磁铁动作,开启风阀设备19,通过风孔18连通站台公共区与隧道,使隧道风机、排热风机发挥辅助排烟的作用;火灾时,站台门保持关闭,烟气通过风孔18进入排热风道17,一部分通过排热风道17被排热风机排出,一部分经过排热风道底面的风孔进入隧道,后被隧道风机排出。

本发明所述的风阀设备工作过程如下:需开启风阀设备时,风阀设备19通电时电磁铁10吸引卡笋12下移,压缩卡笋复位弹簧11,释放对阀片固定叉6的限制,阀片固定叉6在阀片固定叉复位弹簧13的牵引下绕阀片固定叉转轴8转动,阀片5在阀片开启弹簧16的牵引下绕阀片转轴4转动,开启阀门(如图8、图9所示);需关闭风阀设备时,手动拉回阀片5至垂直位,拉动执行器20上的复位钢丝绳14,阀片固定叉6升起,固定阀片5,同时卡笋12限制阀片固定叉6的移动(如图10所示),关闭阀门。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所述的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与现有的轨道交通站台层排烟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作人员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轨道交通全封闭站台门辅助排烟系统与现有的轨道交通站台层排烟系统相比,火灾时无需开启站台门、无需人工确认车站不会再通过列车,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即发挥排烟作用。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