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99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用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封隔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各油井用于水平井裸眼分层作业的封隔器多为液压拖挂单一方式,因而在现场施工中经常会受井下液体污染、工具孔道砂堵等影响而失灵,造成坐封或无法拖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封隔器,减少了油井封隔器堵水施工工序。

本发明油井封隔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井封隔器,由上接头、内管、丢手活塞、上连接套、支撑套、螺帽、下连接套、上锥体、卡瓦、中心管、下锥体、锁套、缸筒、坐封活塞、卡块、上压环、胶筒、下压还、下接头、坐封销钉、旋转丢手销钉等组成。上接头与中心管、下接头通过丝扣连接,锁套上设有导压孔,所述锁套与坐封销钉丝扣连接,内管安装在胶筒与中心管之间。所述上连接套与下连接套之间安装有旋转丢手锁钉。所述胶筒的两端设有保护压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油井封隔器,减少了油井封隔器堵水施工工序,当液压拖挂方式失灵时,还可通过旋转方式拖挂,提高施工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油井封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由1-上接头、2-内管、3-丢手活塞、4-上连接套、5-支撑套、6-螺帽、7-下连接套、8-上锥体、9-卡瓦、10-中心管、11-下锥体、12-锁套、13-缸筒、14-坐封活塞、15-卡块、16-上压环、17-胶筒、18-下压环、19-下接头、20-坐封销钉、21-旋转丢手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油井封隔器,由上接头1、内管2、丢手活塞3、上连接套4、支撑套5、螺帽6、下连接套7、上锥体8、卡瓦9、中心管10、下锥体11、锁套12、缸筒13、坐封活塞14、卡块15、上压环16、胶筒17、下压环18、下接头19、坐封销钉20、旋转丢手销钉21等组成。上接头1与中心管10、下接头19通过丝扣连接,锁套12上设有导压孔,所述锁套12与坐封销钉20丝扣连接,内管2安装在胶筒17与中心管10之间。所述上连接套4与下连接套7之间安装有旋转丢手锁钉21。所述胶筒17的两端设有保护压环。

使用时,先通过上接头1和下接头19将本装置连接于油管上并下入井下预定位置,便可向油管柱内加压使坐封销钉20剪断,坐封活塞14、上压环16分别上下移动,向上推动锁套12、下锥体11使瓦卡9向下推动胶筒17使其膨胀封堵,进而由卡块15、锁套12锁定完成坐封操作,再继续向油管柱内加压,剪断定位销带动支撑套5同时下行,上接头1下部的螺纹则因失去支撑而与上连接套4分离,从而完成液压拖挂操作,当施工中由于受井下液体污染,工具孔道砂堵等影响无法完成液压拖挂操作时,则可以旋转油管柱,使上连接套4与下连接套7剪断旋转丢手锁钉21退扣脱离,从而完成旋转拖挂操作。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封隔器,由上接头、内管、丢手活塞、上连接套、支撑套、螺帽、下连接套、上锥体、卡瓦、中心管、下锥体、锁套、缸筒、坐封活塞、卡块、上压环、胶筒、下压环、下接头、坐封销钉、旋转丢手销钉等组成。上接头与中心管、下接头通过丝扣连接,锁套上设有导压孔,所述锁套与坐封销钉丝扣连接,内管安装在胶筒与中心管之间。所述上连接套与下连接套之间安装有旋转丢手锁钉。所述胶筒的两端设有保护压环。采用本发明油井封隔器,减少了油井封隔器堵水施工工序,当液压拖挂方式失灵时,还可通过旋转方式拖挂,提高施工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施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红梅
技术研发日:2017.11.17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