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盾构隧道的抢险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460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用于盾构隧道的抢险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坍塌的支撑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盾构隧道施工时的抢险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高潮已经来到,地下工程的发展速度加快,盾构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在地下盾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管片错台变形,导致出现涌水涌沙等现象,对盾构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以往施工中,管片变形时,第一时间采取堆积方木、搭设脚手架等措施进行管片支护,延缓或者阻止管片变形。以上措施材料零散,在抢险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施工时需要时间来操作和调整,费时费力,耽误抢险最佳时间。中国专利局于2017.06.23公开的,申请号为201710223548.6的一种用于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管片临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片气囊机构,所述支撑管片气囊机构包括内胆和外囊,内胆外包覆外囊;内胆内周设有三个充泄气孔,三个充泄气孔通过法兰板固定在内胆上;本发明通过快速充气形成一个充气圆环,紧贴隧道内壁,达到对隧道管片支撑和稳定,并可以实现在隧道内初期挡水,可以实现对盾构隧道事故抢险的管片快速临时支撑,延缓隧道管片破坏过程。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首先由于隧道内存在一些人行踏板、水管支架、挂钩等,充气圆环充气后很容易被扎破,另外充气圆环的支撑力小,明显不足以支撑隧道管片,还有就是充气圆环支撑后与隧道管片紧贴,没有足够的空间供施救人员抢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机动性高,结构简单、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抢险支撑设备用于盾构隧道施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盾构隧道的抢险支撑设备,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筯固定,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由圆心径向向四周辐射的复数根撑柱,在相邻两根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每根撑柱外端安装有液压缸,在液压缸的活动杆端部设置有撑靴,液压缸的活动杆能向外伸出,使撑靴与盾构隧道内壁管片相抵。

所述的支撑架与盾构隧道内壁管片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液压缸的行程。

所述的支撑架设置有三个,相邻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1.2米。

所述支撑架上的撑柱为八根,角度间隔45度角,底部的撑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该撑柱上的液压缸能向下伸出底座。

所述的撑柱、加强筯、边接筋均为工字钢或槽钢。

所述的撑柱上设置有耳板,液压缸的后端通过销子安装在耳板上,液压缸的侧壁通过抱箍与撑柱固定。

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的马达为正反转双作用马达。

每个液压缸均由对应的手动换向阀控制。

所述的底座能放置在隧道电瓶车上方,通过隧道电瓶车进入盾构隧道。

本发明在盾构隧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对隧道管片进行加固时,使用门吊把该设备吊到隧道电瓶车上,由隧道电瓶车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位置,液压缸伸出对管片快速加固,实现了抢险设备高机动的特点,具有结构简单、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优点,能为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位于盾构隧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位于盾构隧道内隧道电瓶车驶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的抢险支撑设备,地铁的盾构隧道6有掘进过程中,布置了人行踏板支架、水管支架、电缆支架、五线照明支架、风筒支架。这些支架布置在盾构隧道6的周边,支撑设备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和盾构隧道6内这些设施互不影响。本发明包括底座4,所述的底座4能放置在隧道电瓶车5上方,通过隧道电瓶车5进入盾构隧道6。所述的底座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2,相邻支撑架2之间通过连接筯1固定,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由圆心径向向四周辐射的复数根撑柱2.1,在相邻两根撑柱2.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2。所述每根撑柱2.1外端安装有液压缸3,在液压缸3的活动杆端部设置有撑靴4,液压缸3的活动杆能向外伸出,使撑靴4与盾构隧道6内壁管片7相抵,对管片7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通过撑靴4自我调整,到达和管片7紧密的贴合。所述的撑柱2.1、加强筯、边接筋均为工字钢或槽钢,有足够的抗弯曲、抗变形能力。

所述的支撑架2与盾构隧道6内壁管片7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小于液压缸3的行程,因此在液压缸3回缩时支撑架2能很容易进入到盾构隧道6内。所述的支撑架2设置有三个,相邻支撑架2之间的间距为1.2米,因为盾构隧道6的管片7长度均为1.2米,这样三个支撑架2能同时对相邻的三个管片7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架2上的撑柱2.1为八根,角度间隔45度角,底部的撑柱2.1垂直固定在底座4上,该撑柱2.1上的液压缸3能向下伸出底座4,这样正好能避开布置在盾构隧道6内的人行踏板支架、水管支架、电缆支架、五线照明支架、风筒支架,并且能为盾构隧道6的抢险提供足够的支撑点,同样也不会挡住抢险人员的抢险操作位置。

所述的撑柱2.1上设置有耳板8,液压缸3的后端通过销子9安装在耳板8上,液压缸3的侧壁通过抱箍与撑柱2.1固定,这样液压缸3后端销子9能对液压缸3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液压缸3拆卸也非常方便,在不需要使用时还可以向内折回,固定在撑柱2.1的内端。所述的底座4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的马达为正反转双作用马达,正反转均可工作。每个液压缸3均由对应的手动换向阀控制,实现每个点位液压泵的独立伸缩和支撑力的控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对变形管片7施加支撑力。

如图3所示,隧道电瓶车5将本发明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7位置后,先控制底座4两侧撑柱2.1上的6根液压缸3伸出,将装置顶起,待隧道电瓶车5驶离后,控制剩余的18根液压缸3伸出,对隧道管片7进行支撑。

本发明在盾构隧道6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对隧道管片7进行加固时,使用门吊把该设备吊到隧道电瓶车5上,由隧道电瓶车5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7位置,液压缸3伸出对管片7快速加固,实现了抢险设备高机动的特点,具有结构简单、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优点,能为盾构隧道6的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盾构隧道的抢险支撑设备,它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相邻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筯固定,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由圆心径向向四周辐射的复数根撑柱,在相邻两根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每根撑柱外端安装有液压缸,在液压缸的活动杆端部设置有撑靴,液压缸的活动杆能向外伸出,使撑靴与盾构隧道内壁管片相抵。本发明在盾构隧道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对隧道管片进行加固时,使用门吊把该设备吊到隧道电瓶车上,由隧道电瓶车运输到需加固的管片位置,液压缸伸出对管片快速加固,实现了抢险设备高机动的特点,具有结构简单、运输加固速度快、能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优点,能为盾构隧道的施工提供极大的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清;王曼;潘建明;吴晖;李发勇;王冠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姚燕明
技术研发日:2017.12.01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