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手动止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2067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手动止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中,主要用于注浆自稳时间段的软弱破碎带、浅埋段、洞口偏压段、砂层段、砂卵石段、断层破碎带等地段的预支护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预支护施工中,超前小导管是稳定开挖工作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在软弱及破碎岩层施工中,超前小导管对松散岩层起到加固作用,注浆后增强了松散、软弱围岩的稳定性,有利于完成开挖后与完成初期支护时间内围岩的稳定,不至于围岩失稳破坏直至坍塌。目前,超前小导管材质主要以钢管为主,其内直径不统一,普遍使用38-50mm。在施工中,注浆完成撤出注浆管时,超前小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会减小,混凝土会回流,导致注浆质量降低。此外因小导管规格过多,致使作为堵头使用的器具规格种类繁多,且均为一次性使用,无法周转,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手动止回流装置,使得在隧道预支护中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时提高注浆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手动止回流装置,包括将超前小导管和注浆导管套接的套筒、将套筒和超前小导管锁紧的第一锁紧螺钉、将套筒和注浆导管锁紧的第二锁紧螺钉、设置于套筒上位于超前小导管和注浆导管连接处的阀门。

本实用新型在套筒内位于超前小导管和注浆导管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阀门的阀芯位于橡胶垫圈内。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注浆完成撤出注浆管时超前小导管中混凝土压力减小,防止混凝土回流而导致的注浆质量降低。套筒可重复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图2所示的隧道施工超前小导管注浆手动止回流装置,包括将超前小导管4和注浆导管5套接的套筒1、设置于套筒上位于超前小导管和注浆导管连接处的阀门7。在套筒内位于超前小导管和注浆导管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圈6,阀门7的阀芯7a位于橡胶垫圈内。第一锁紧螺钉2将超前小导管和套筒中橡胶垫圈抵紧后锁紧,第二锁紧螺钉3将注浆导管和套筒中橡胶垫圈抵紧后锁紧。本实施例套筒内径为55mm,壁厚3mm,长度为100mm。橡胶垫圈6厚度10mm,内径为25mm,外径为55mm,能用于38-50mm直径的超前小导管和注浆管。阀门7的阀芯7a位于橡胶垫圈6内圈正中,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通过转动阀门7,使阀门在橡胶垫圈中实现开闭。在注浆时,转动阀门至打开状态,使得混凝土浆液能加压注入超前小导管中。在注浆压力值达到设计要求时转动阀门至闭合状态,堵住超前小导管,然后松开第二锁紧螺钉3,抽离注浆管,完成注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