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454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



背景技术:

采油现场稀油井大多采用三级布站管理平台,即单井-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生产,但随着开发时间的的延长,多数油井产量降低,原油日产量已经无法满足原有设计的生产规模,导致大量设备能耗过高,整体效率低下,浪费大量生产成本。后期开发建设的稀油井平台沿用该生产平台也将占用大量土地,增加增地费用。

总之,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形成稀油井场、接转站、集中处理站二级布站模式。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省大量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包括抽油机井、计量管线、进站管线、计量切换阀组、计量分离器、卧式分离缓冲罐、外输泵、油干线、气干线、气管线、油管线、进站管线控制阀、计量管线控制阀;抽油机井通过计量管线与接转站的计量切换阀组连接;抽油机井的进站管线与接转站的计量切换阀组连接;计量切换阀组包括进站管线控制阀和计量管线控制阀;计量管线控制阀接入到计量分离器;进站管线控制阀接入到分离缓冲罐;计量分离器输出端与分离缓冲罐连接,还与气干线连接;分离缓冲罐底部由外输泵通过油干线输出;油干线和气干线都汇总到集中处理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稀油井设立集中生产平台,减少一级布站。

2、本实用新型设置计量阀组,计量与进站直接切换,替代了原有的计量间和计量站设备。

3、本实用新型计量分离器分离出的气体与缓冲罐分离出的气体汇合,计量井经过两次气体分离,分离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节省征用土地,减少征地费用。

5、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减少了热损失,避免原有设备效率低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稀油井集中生产平台,

抽油机井1、计量管线2、进站管线3、计量切换阀组4、计量分离器5、卧式分离缓冲罐6、外输泵7、油干线8、气干线9、气管线10、油管线11、进站管线控制阀12、计量管线控制阀13;

抽油机井1通过计量管线2与接转站的计量切换阀组4连接;

抽油机井1的进站管线3与接转站的计量切换阀组4连接;

计量切换阀组4包括进站管线控制阀12和计量管线控制阀13;

计量管线控制阀13接入到计量分离器5;

进站管线控制阀12接入到分离缓冲罐6;

计量分离器5输出端与分离缓冲罐6连接,还与气干线9连接;

分离缓冲罐6底部由外输泵7通过油干线8输出;

油干线8和气干线9都汇总到集中处理站。

实施例

稀油井场抽油机井,设置两条管线进入接转站阀组,一条为计量管线,另一条为进站管线,阀组设立两条出口管线,连接计量分离器和站内缓冲罐。阀组设置进站管线控制阀和计量管线控制阀,油井来油管线分别与两阀连接,计量分离器上部出口管线为气管线,与卧式分离缓冲罐的气管线汇合形成气干线进入集中处理站,计量分离器下部出口为油管线,进入卧式分离缓冲罐,经外输泵增压后经油干线进入集中处理站。运行中,抽油机井井口产油计量时,打开阀组计量管线控制阀,关闭进站管线控制阀,油井产物进入计量分离器量油,原油中气体分离经顶部的气管线与缓冲罐顶部的气管线汇合,计量过的原油经分离器底部的油管线进入缓冲罐缓冲和再次分离,抽油机井井口产油不需计量时,直接打开阀组进站管线控制阀,关闭计量管线控制阀,油井产物经油管线进入卧式分离缓冲罐。缓冲罐中的原油再次分离,气体析出经顶部气管线与计量分离器来的气体汇合进入气干管,输送至集中处理站,原油经外输泵增压后经油干线进入集中处理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