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保护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91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溅保护接头。



背景技术: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方钻杆接卸单根是必不可少的工序,每次卸单根前,都要做一个防止方钻杆内的钻井液喷出的动作,影响了钻台环境和安全,只能采用慢提让钻井液缓慢流出或者开关方钻杆旋塞以关闭钻井液通道,当单根接好后,再打开方钻杆旋塞,这样时常会发生方钻杆没有及时打开而开泵,导致泵压升高损坏设备,为此,最好在方钻杆下接防溅保护接头,但目前防溅保护接头过于复杂,使用寿命较短,弹簧失效,当需要关闭时不起作用,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溅保护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溅保护接头,包括上接头、下接头体、密封体、密封杆和弹簧,上接头和下接头体固定连接,上接头内设有液流通道Ⅰ,下接头体内设有液流通道Ⅱ,液流通道Ⅱ一侧设有凸台,凸台与液流通道Ⅱ之间形成侧流通道,凸台上设有台阶孔,密封杆安装在台阶孔内,密封杆一端设有密封体,弹簧安装在密封杆上,弹簧一端通过台阶孔的台阶限位,另一端通过密封体限位,密封体通过弹簧压接密封在液流通道Ⅰ的出口处。

所述液流通道Ⅰ的出口处设有台阶,台阶上配合安装有耐磨环。

所述密封体压接在耐磨环上。

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上接头和下接头体都为圆柱状。

所述密封杆与密封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体朝向液流通道Ⅰ的一端为箭头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增强钻进过程中的安全能力,实现了自封开关,解决了现场接卸单根喷溅钻井液的难题,提高了接卸单根效率,减少了钻井井下工程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效果好,是防溅保护接头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防溅保护接头,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体4、密封体11、密封杆10和弹簧9,上接头1和下接头体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上接头1和下接头体4都为圆柱状,上接头1内设有液流通道Ⅰ2,下接头体4内设有液流通道Ⅱ6,液流通道Ⅱ6一侧设有凸台7,凸台7与液流通道Ⅱ6之间形成侧流通道8,凸台7上设有台阶孔5,密封杆10安装在台阶孔5内,密封杆10一端设有密封体11,密封杆10与密封体1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密封体11朝向液流通道Ⅰ2的一端为箭头状,弹簧9安装在密封杆10上,弹簧9一端通过台阶孔5的台阶限位,另一端通过密封体11限位,密封体11通过弹簧9压接密封在液流通道Ⅰ2的出口处,液流通道Ⅰ2的出口处设有台阶,台阶上配合安装有耐磨环3,密封体11压接在耐磨环3上。

使用时,将防溅保护接头的上接头1与方钻杆连接,防溅保护接头的下接头体4与井口钻柱相连接,当连接好后,开泵循环钻井液,钻井液会经过方钻杆内孔流经上接头1的液流通道Ⅰ2,下压密封体11,同时下压弹簧9,钻井液从密封体11处分流进入下接头体4内的侧流通道8,从侧流通道8流出至钻柱内,当需要接单根时,停止钻柱内的钻井液循环,将钻柱与防溅保护接头下接头体4卸开,而密封体11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与耐磨环3一起阻断了钻井液的通道,有效防止了钻井液的喷溅,当防溅保护接头损坏后,可方便从方钻杆上卸开更换一个新的即可,有效保证了方钻杆下端的钻井液喷溅到钻台上,较好的解决了以往卸方钻杆喷溅的现象,提高了钻台操作的安全性,使用方便,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