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侧钻斜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230发布日期:2018-06-28 03:33阅读:1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裸眼侧钻斜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裸眼侧钻斜向器。



背景技术:

深井硬地层、超硬地层和高研磨性地层钻井,到现在为止还是世界性的、普遍性的难题。在这种地层钻井,机械钻速慢、蹩跳钻严重、钻具事故多,钻头、扶正器磨损严重,井径问题等,直井防斜和纠斜困难,如新疆的山前高陡坡构造的防斜、纠斜问题是目前该地区钻井的一大难题。一旦出现轨迹偏离或井下事故,需要在硬地层纠偏侧钻那就非常困难了,裸眼内打水泥塞侧钻的方法都不行,因为地层的硬度远远大于水泥塞的硬度,所以使用常规的造斜马达侧钻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侧钻成功,也浪费较多的时间,打水泥塞需要至少24小时的候凝;小钻压侧钻,钻速极慢。裸眼侧钻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作业者越来越倾向于将侧钻作为其生产策略的一部分,特意从主井眼侧钻羽状多分支井,以尽可能增大油藏接触面积。对于作业费用高昂的海上油田开发活动,侧钻分支井也可以减少综合费用的一项手段。在新的矿区钻水平井,通常情况下是先钻一个斜度较大的导眼穿过油气层,并进行测井以确定油气藏位置,然后再从导眼进行侧钻钻水平井,如果侧钻点较深、地层较硬,则直接将裸眼斜向器下入到侧钻点,侧钻出一段新井眼,然后利用定向钻具组合进行造斜钻进,钻至目的位置。随着作业公司开始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开展钻进作业,侧钻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深水远景区的开发活动,这些开发项目需要钻进大斜度井来开发多个目标层或远景区,而这些目标层或远景区的开发必须钻穿硬地层或研磨性地层。以上情况是的拥有稳定可靠的侧钻技术显得愈发重要。目前常规的斜向器大多都是为套管内开窗侧钻设计的,并且大多数需要一个人工井底(打水泥塞),目前,关于裸眼斜向器的设计,其结构大多数还是沿用套管内斜向器的结构,并且锚定装置也只有一个位置组,这是不可靠的,在侧钻过程中由于钻头对它的作用,斜向器可能在井眼内晃动,晃动的结果会使斜向器转向或向下移动,造成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裸眼侧钻斜向器,设有两个锚定位置,锚定后斜向器不会晃动和转动,从而使得侧钻点深度和方向更加精确,同时也消除了水泥塞候凝占有的作业时间。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斜面体、本体、下锥形体、下卡瓦、上卡瓦,在本体的内部设有下锥形体,在下锥形体的下部设有三个下卡瓦,下卡瓦通过下卡瓦销固定,在下锥形体的上部设有挡销,挡销的上部设有密封圈,在本体的上部为斜面体,斜面体与本体之间设有锁销,在锁销的上部设有安全销,在斜面体的内部设有送入管,在送入管的上部连接送入接头,送入接头通过送入销固定,在送入管的下部设有限位管,在限位管的下部设有上卡瓦。

优选的,所述下卡瓦的外部具有齿牙。

优选的,下锥形体与下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

优选的,在所述限位管的外侧为上锥形体,上锥形体的外部具有齿牙。

优选的,上锥形体与上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侧钻作业一次起下钻即可完成,避免打常规水泥塞存在着水泥塞硬度不高的问题,该裸眼侧钻斜向器设有两个锚定位置,锚定后斜向器不会晃动和转动,从而使得侧钻点深度和方向更加精确,同时也消除了水泥塞候凝占有的作业时间,该裸眼侧钻斜向器两个锚定位置为下卡瓦和上卡瓦处,下卡瓦的外部具有齿牙,下锥形体与下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上锥形体的外部具有齿牙,上锥形体与上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实现两点锚定,锚定后斜向器不会晃动和转动,从而使得侧钻点深度和方向更加精确,同时也消除了水泥塞候凝占有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锥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斜面体1、下本体2、锥形体3、挡销4、密封圈5、下卡瓦销6、下卡瓦7、锁销8、安全销9、送入管10、送入接头11、送入销12、限位管13、上卡瓦体14、上锥形体15、齿牙16、齿纹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包括斜面体1、本体2、下锥形体3、下卡瓦7、上卡瓦14,在本体2的内部设有下锥形体3,在下锥形体3的下部设有三个下卡瓦7,下卡瓦7通过下卡瓦销6固定,在下锥形体3的上部设有挡销4,挡销4的上部设有密封圈5,在本体2的上部为斜面体1,斜面体1与本体2之间设有锁销8,在锁销8的上部设有安全销9,在斜面体1的内部设有送入管10,在送入管10的上部连接送入接头11,送入接头11通过送入销12固定,在送入管10的下部设有限位管13,在限位管13的下部设有上卡瓦14。

其中,所述下卡瓦7的外部具有齿牙16,使上卡瓦涨出时,可以吃入井壁岩石。

另外,下锥形体3与下卡瓦7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17,使下锥形体与下卡瓦被锚定于井壁,实现第一点的锚定。

另外,所述限位管13的外侧为上锥形体15,上锥形体15的外部具有齿牙16,使上卡瓦涨出时,可以吃入井壁岩石。

还有,上锥形体15与上卡瓦14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17,使上锥形体与上卡瓦被锚定于井壁,实现第二点的锚定。

使用过程:当裸眼侧钻斜向器下钻到预定井眼位置后,通过下入仪器定向,然后开泵循环,钻井液压力推动下锥形体3(下锥形体内径很小产生加大的压降)下行,剪断下卡瓦销6,使得下卡瓦7涨出,下卡瓦7外部的齿牙,可以吃入井壁岩石,下锥形体3与下卡瓦7内斜面具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所以下锥形体3与下卡瓦7被锚定于井壁。

接下来就是下放钻具加压,剪断斜面体1与本体2的锁销8,使斜面体1下行,推动上卡瓦涨开,上卡瓦14外部具有齿牙,吃入井壁地层,使工具该位置锚定在井壁上。

然后继续下放钻具加压,直到剪断送入销12,到此,裸眼内斜向器下放预定位置,并且定向和锚定成功,最后起出送入钻具,再下侧钻造斜钻具钻出新井眼。

本实用新型使侧钻作业一次起下钻即可完成,避免打常规水泥塞存在着水泥塞硬度不高的问题,该裸眼侧钻斜向器设有两个锚定位置,锚定后斜向器不会晃动和转动,从而使得侧钻点深度和方向更加精确,同时也消除了水泥塞候凝占有的作业时间,该裸眼侧钻斜向器两个锚定位置为下卡瓦和上卡瓦处,下卡瓦的外部具有齿牙,下锥形体与下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上锥形体的外部具有齿牙,上锥形体与上卡瓦内斜面上设有相互咬合的锯齿型齿纹,实现两点锚定,锚定后斜向器不会晃动和转动,从而使得侧钻点深度和方向更加精确,同时也消除了水泥塞候凝占有的作业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