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226发布日期:2018-06-28 03:3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属于石油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行地质评价、发现油气藏、开发油气藏等石油工程的深入发展,对钻进要求也逐步提升,钻井利用钻机设备及破岩工具破碎地层形成井筒,再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并在其周围注入水泥浆,把套管固定的井壁上,避免井壁坍塌进行固井操作,因此以钻井液为动力,把液体压力能转为机械能的容积式井下动力钻具对油井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中的螺杆钻具普遍采用具有旁通阀、马达、输出轴和钻头结构等组成,当泥浆泵泵出的泥浆流经旁通阀进科马达,在马达的进、出口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推动转子绕定子的轴线旋转,并将转速和扭矩通过万向轴和传动轴传递给钻头,从而实现钻井作业,然而在钻井过程中一旦传动轴颈部断裂现象,容易产生钻头、断轴等掉入井中的事故,拖出和打捞极为不便,不仅造成财产损损失,更会油井质量,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通过配合和弹性回复结构,防止传动轴颈部断裂失效时的落井事故,利于节约施工时间,减小损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包括钻具壳体,所述钻具壳体内依次设有旁通阀、马达、万向轴和钻头,其中,所述钻具壳体内壁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设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内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侧均设有凹口,所述马达顶部设有导杆,且底部与万向轴之间设有轴座,所述导杆外设有滑块;

所述滑块包括主环和滑环,所述主环与滑环之间设有若干支杆,且与导杆之间设有滑帽,所述滑帽顶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滑环外部设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绕滑环一周均匀间隔设置,且与滑道形状配合;

所述万向轴与钻头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顶部与万向轴之间设有滑套,所述滑套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钻头与钻具壳体之间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底部设有夹爪,且与滑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上述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其中,所述凹口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顶角a为50°。

上述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其中,所述凸环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设计合理、使用装配方便,采用主环和滑环构成滑块不影响旁通阀流经钻井液,通过导杆滑块上的滑环以凸起与与滑道形状配合,且以具有直角三角形凹口的滑道轨道结构,使传动轴颈部断裂失效时,上部随重力作用下行时,通过直角梯形凸环结构卡住凸起,机械性能好,同时L形滑套使压缩弹簧压缩,通过弹性回复减震,及时防止落井事故,造价低,占用空间小,节省原材料,易于加工,防掉效果好,实用性强,利于节约施工时间,减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图。

(图中,钻具壳体1,旁通阀2、马达3、万向轴4和钻头5,凸环6,滑轨7,滑道8,凹口9,导杆10,轴座11,滑块12,主环13,滑环14,滑帽15,凸起16,传动轴17,滑套18,固定套19,夹爪20,压缩弹簧21,支杆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掉井螺杆钻具,包括钻具壳体1,所述钻具壳体1内依次设有旁通阀2、马达3、万向轴4和钻头5,其中,所述钻具壳体1内壁上设有凸环6,所述凸环6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凸环6上设有若干滑轨7,所述滑轨7内设有滑道8,所述滑道8两侧均设有凹口9,所述凹口9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顶角a为50°,所述马达3顶部设有导杆10,且底部与万向轴4之间设有轴座11,所述导杆10外设有滑块12;

所述滑块12包括主环13和滑环14,所述主环13与滑环14之间设有若干支杆22,且与导杆10之间设有滑帽15,所述滑帽15顶部呈弧形结构,所述滑环14外部设有若干凸起16,若干凸起16绕滑环14一周均匀间隔设置,且与滑道8形状配合;

所述万向轴4与钻头5之间设有传动轴17,所述传动轴17顶部与万向轴4之间设有滑套18,所述滑套18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钻头5与钻具壳体1之间设有固定套19,所述固定套19底部设有夹爪20,且与滑套18之间设有压缩弹簧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将螺杆钻具有钻井液输入泵连接,钻井液流经旁通阀2进入马达3,在马达3进口形成压差将扭矩和转速通过万向轴4和传动轴17传递给钻头5;当传动轴17颈部断裂时,上部随重力作用下行时,凸起16滑道8形状配合顺利下滑,通过直角梯形凸环6结构卡住凸起16,机械性能好,同时L形滑套18使压缩弹簧21压缩,通过弹性回复减震,及时防止落井事故,利于节约施工时间,减小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