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388发布日期:2018-12-07 22:0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修井作业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



背景技术:

在井下作业施工中,提下抽油杆是常见的工序,在修井作业时,当井口为油管接箍的工况下,每次提起和放下抽油杆扣操作时需两人配合方可完成,即一个工作人员使用主钳,另一个工作人员使用背钳,通过背钳防止下一根抽油杆旋转,主钳方可将上一根抽油杆与下一根抽油杆连接紧固。由于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才能进行提下抽油杆作业,因此增加了人工成本、提升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以及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了目前修井作业中需要至少两人才能完成提下抽油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包括卡瓦座、卡瓦和挡杆,两组卡瓦座上下间隔分布,每组卡瓦座均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内侧均设有卡瓦,位于上方位置的左卡瓦座为上左卡瓦座,位于上方位置的右卡瓦座为上右卡瓦座,位于下方位置的左卡瓦座为下左卡瓦座,位于下方位置的右卡瓦座为下右卡瓦座;上左卡瓦座和上右卡瓦座上端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挡杆,相邻的两个挡杆间设有隔挡装置;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前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后端铰接在一起;上左卡瓦座与下左卡瓦座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上右卡瓦座与下右卡瓦座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左卡瓦座横截面为开口向右的半圆环形,右卡瓦座横截面为开口向左的半圆环形。

上述连接装置为连接杆,上左卡瓦座和上右卡瓦座下端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上圆孔槽,对应上圆孔槽位置的下左卡瓦座和下右卡瓦座上端均沿圆周分布有下圆孔槽,连接杆通过上圆孔槽和下圆孔槽将上下两组卡瓦座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左卡瓦座上端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固定孔,右卡瓦座上端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固定孔。

上述隔挡装置为背钳,背钳内侧为开口向内的四方夹持部,背钳外侧为中部位于相邻两个挡杆之间的隔挡部,四方夹持部外端与隔挡部内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还可包括背钳卡,至少一个档杆下部右侧设有背钳卡,背钳的隔挡部安装在背钳卡内。

上述固定装置包括左耳板、右耳板、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左卡瓦座前部右端设有左耳板,左耳板左侧设有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左通孔;右卡瓦座前部左端设有右耳板,对应左耳板位置的右耳板左侧设有与固定螺栓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右通孔,固定螺栓右端从左通孔穿入后从右通孔穿出后通过固定螺母固定。

上述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后端通过轴销铰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背钳的隔挡部与挡杆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实现防转,通过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内的卡瓦卡紧油管接箍,通过铰接的安装方式调整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的间距装入不同外径的油管接箍,具有高效、简便和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A-A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卡瓦,2为挡杆,3为上左卡瓦座,4为上右卡瓦座,5为下左卡瓦座,6为下右卡瓦座,7为连接杆,8为背钳,9为左耳板,10为右耳板,11为固定螺栓,12为固定螺母,13为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包括卡瓦座、卡瓦和挡杆2,两组卡瓦座上下间隔分布,每组卡瓦座均设有左右对称分布的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内侧均设有卡瓦1,位于上方位置的左卡瓦座为上左卡瓦座3,位于上方位置的右卡瓦座为上右卡瓦座4,位于下方位置的左卡瓦座为下左卡瓦座5,位于下方位置的右卡瓦座为下右卡瓦座6;上左卡瓦座3和上右卡瓦座4上端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挡杆2,相邻的两个挡杆2间设有隔挡装置;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前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一起,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后端铰接在一起;上左卡瓦座3与下左卡瓦座5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上右卡瓦座4与下右卡瓦座6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在油管接箍井口需要进行修井作业中提下抽油杆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油管接箍外侧,由于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后端通过铰接的安装方式,所以本实用新型内可以安装不同外径的油管接箍,选择合适的两根挡杆2间放入隔挡装置,通过隔挡装置卡住抽油杆的四方,通过轻微旋转调整使挡杆2对隔挡装置进行限位,避免抽油杆旋转,从而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提下油杆的修井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背钳8的隔挡部与挡杆2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实现防转,通过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内的卡瓦1卡紧油管接箍,通过铰接的安装方式调整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的间距装入不同外径的油管接箍,具有高效、简便和稳定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管接箍井口防提抽油杆旋转工具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所示,左卡瓦座横截面为开口向右的半圆环形,右卡瓦座横截面为开口向左的半圆环形。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卡瓦座的机械加工。

如附图1、2、3所示,连接装置为连接杆7,上左卡瓦座3和上右卡瓦座4下端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上圆孔槽,对应上圆孔槽位置的下左卡瓦座5和下右卡瓦座6上端均沿圆周分布有下圆孔槽,连接杆7通过上圆孔槽和下圆孔槽将上下两组卡瓦座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下圆孔槽为螺纹孔,连接杆7下端设有与下圆孔槽相匹配的外螺纹,上左卡瓦座3和上右卡瓦座4通过上圆孔槽套装在连接杆7上端外侧,通过连接杆7可使上下两组卡瓦座在工作时更加稳定,便于安装和拆卸。

如附图1、2、3所示,左卡瓦座上端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固定孔,右卡瓦座上端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固定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固定孔,可隔挡装置选择不同位置卡住抽油管四方。

如附图1、2、3所示,隔挡装置为背钳8,背钳8内侧为开口向内的四方夹持部,背钳8外侧为中部位于相邻两个挡杆2之间的隔挡部,四方夹持部外端与隔挡部内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四方夹持部卡住四方,通过挡杆2实现对隔挡部的限位避免抽油杆转动。

如附图1、2、3所示,还包括背钳卡,至少一个档杆下部右侧设有背钳卡,背钳8的隔挡部安装在背钳卡内。在使用过程中,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修井作业时,可用背钳卡卡住隔挡部,避免背钳8丢失。

如附图1、2、3所示,固定装置包括左耳板9、右耳板10、固定螺栓11和固定螺母12,左卡瓦座前部右端设有左耳板9,左耳板9左侧设有与固定螺栓11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左通孔;右卡瓦座前部左端设有右耳板10,对应左耳板9位置的右耳板10左侧设有与固定螺栓11相匹配的左右贯穿的右通孔,固定螺栓11右端从左通孔穿入后从右通孔穿出后通过固定螺母12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在本实用新型装入不同外径的油管接箍后,通过旋紧固定螺栓11右端的固定螺母12,可使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内的卡瓦1抱紧油管接箍不会滑脱。

如附图1、2、3所示,左卡瓦座和右卡瓦座后端通过轴销13铰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铰接的安装方式,可调整左卡瓦座与右卡瓦座的间距从而装入不同外径的油管接箍。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