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时支护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211发布日期:2018-10-09 19:4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尤其涉及一种临时支护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但是,现有的锚杆在支护后是无法回收的,特别是对于临时支护的区域,无法反复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护性能好,且能反复使用的临时支护锚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临时支护锚杆,包括一根主锚杆,在主锚杆的一端设置锚杆头,另一端设置锚杆尾,在锚杆尾朝向锚杆头之间的杆体上设置螺纹杆;套管体套接在主锚杆上,套管体与锚杆头接触的一端开若干槽,套管体的另一端设置管体托盘,在管体托盘与锚杆尾之间依次设置锚杆板和螺栓;套管体的直径小于锚杆头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锚杆头为圆锥台体,锚杆尾以及杆体为圆柱体,圆锥台体的小底面半径端连接杆体上并朝向锚杆尾。

更进一步的,所述锚杆尾连接螺纹杆,且半径小于螺纹杆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体为空心圆柱体,所开槽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的长边与套筒体的高平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体上设置至少四个槽,四个槽以圆周均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靠近锚杆尾一侧设置一个通孔,在通孔内设置助力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设置锚杆头和套管体开长方形槽,使得锚杆体能轻松快速支护,并且与管体托盘配合能实现快速拆卸;锚杆尾的设置保护了螺纹杆,在安装和拆卸时,防止损坏螺纹导致螺栓无法取下;助力杆的设计,防止安装或拆解过程中杆体空转;上述结构既能实现快速支护,又能满足反复使用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杆头,2、套管体,3、槽,4、管体托盘,5、锚杆板,6、螺栓,7、助力杆,8、锚杆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临时支护锚杆,包括一根主锚杆,在主锚杆的一端设置锚杆头1,另一端设置锚杆尾8,在锚杆尾8朝向锚杆头1之间的杆体上设置螺纹杆;套管体2套接在主锚杆上,套管体2与锚杆头1接触的一端开若干槽3,套管体2的另一端设置管体托盘4,在管体托盘4与锚杆尾8之间依次设置锚杆板5和螺栓6;套管体2的直径小于锚杆头1的最大直径。

实施例2

作为实施例1的一个具体结构设计,所述锚杆头1为圆锥台体,锚杆尾8以及杆体为圆柱体,圆锥台体的小底面半径端连接杆体上并朝向锚杆尾。

所述锚杆尾8连接螺纹杆,且半径小于螺纹杆半径。

所述套管体2为空心圆柱体,所开槽为长方形槽,长方形槽的长边与套筒体的高平行。

所述套管体2上设置至少四个槽3,四个槽3以圆周均布设置。

所述螺纹杆靠近锚杆尾8一侧设置一个通孔,在通孔内设置助力杆7。

操作过程:先用钻头钻孔,孔深应大于锚杆长度300mm为宜,打眼时应尽量清除孔内残留的煤炭碎渣。钻好孔把锚杆穿入孔眼,加上锚杆板,用扳手拧紧螺栓即可。如果拧螺丝时锚杆跟着转动,可使用助力杆辅助加以固定。

使用好去除时:用扳手松开并拆除螺栓6,去除锚杆板5,敲击锚杆尾8,主锚杆与套管体分离,脱离紧固状态,从而抽出整个锚杆。管体托盘4的作用是防止敲击锚杆尾时,套管体与锚杆一起运动。

锚杆主要适用于:煤矿掘进巷道,以及地面开山隧道工作面的迎头以及两帮的临时防护,配合高强度尼龙网使用效果更佳。本锚杆也可以用作单纯的锚固点,用途广泛操作简单实用去除方便可以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锚杆头和套管体开长方形槽,使得锚杆体能轻松快速支护,并且与管体托盘配合能实现快速拆卸;锚杆尾的设置保护了螺纹杆,在安装和拆卸时,防止损坏螺纹导致螺栓无法取下;助力杆的设计,防止安装或拆解过程中杆体空转;上述结构既能实现快速支护,又能满足反复使用的要求。

申请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替换所进行的改变,仍然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