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放水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541发布日期:2018-11-16 20:57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生产防护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探放水套管。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掘进或回采作业之前,为了预防突水事故的发生,往往需要对围岩进行改造,指定探放水、注浆等防水害措施,为了能对施工的钻孔实施注浆,探放水钻孔需要在钻孔开口后埋设套管,套管与钻孔之间相互固定是探放水、注浆的基本前提,若套管与钻孔壁之间连接不牢固或是具有间隙,在钻孔注浆时极易出现跑浆现象,并且,在探放水时,会引起控水失效,无法有效控制防水,不能保证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在注浆压力或放水压力过大时,还有可能将套杆冲出,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在钻孔揭露高压强含水层时,极有可能造成淹头淹面事故,目前,现场施工时,多直接将套管埋设在钻孔内,通过条布缠绕在套管外侧,挤压在套管和钻孔内壁之间,采用该种方法,套管与钻孔内壁之间连接不稳定,不能保证较好的连接效果,尤其是在套管位置处的钻孔孔壁松散、具有裂隙时,极易在套管与钻孔之间跑水或出浆。显然,现有的探放水孔套管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放水套管,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将套管与钻孔内壁紧密结合起来,有效防止套管被冲出,并且,套管与钻孔内壁之间密闭性好,可有效防止跑水或出浆。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探放水套管,包括一第一管,在第一管的外侧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条状的摩擦抵接片,各摩擦抵接片的右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管相连,左端分别与一螺纹套设在第一管外侧的抵接件相抵接,在抵接件上设有供浆液流入钻孔的通道。

进一步的,在所述摩擦抵接片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斜向左倾斜设置的第一倒刺。

进一步的,所在所述第一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倒刺。

进一步的,在所述摩擦抵接片的左端设有一套设在第一管外侧的连接环。

进一步的,所述抵接件包括一套设在第一管外端的第二管,第二管的右端与连接环相活动抵接,左端伸出钻孔外侧并与一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螺纹旋合在第一管的外侧,在伸出钻孔处的第二管上设有一注浆接头。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管的右端开设有一滑槽,在滑槽内滑动设有若干个与连接环相固连的滑块。

进一步的,在钻孔内侧的第二管镂空设置。

进一步的,在钻孔左段位置处的第二管外侧套设有若干个橡胶环。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环的外侧的围岩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环相固连的锚杆或锚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将套管与钻孔内壁紧密结合起来,还可通过锚杆将套管再次固定,有效防止套管被冲出,并且,套管与钻孔内壁之间密闭性好,可有效防止跑水或出浆保证较好的探放水效果和后期注浆改造效果。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2、摩擦抵接片;3、第一倒刺;4、第二倒刺;5、连接环;6、第二管;7、固定环;8、注浆接头;9、滑槽;10、滑块;11、橡胶环;12、锚杆;13、围岩。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探放水套管,包括一第一管1,在第一管1的外侧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管长度方向平行设置的条状的摩擦抵接片2,各摩擦抵接片2的右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第一管1相连,左端分别与一螺纹套设在第一管1外侧的抵接件相抵接,在抵接件上设有供浆液流入钻孔的通道。

由此可以在埋设套管时,通过旋转抵接件,使各摩擦抵接片2涨起,并与钻孔壁相抵紧,通过摩擦抵接片2与钻孔之间的抵紧力、摩擦力,将第一管1固定在钻孔内,还能将第一管1与钻孔的轴线相对中,再向第一管1与钻孔壁之间注浆,通过注浆与摩擦抵接片2的双重作用,将第一管1与孔壁相互固连,连接效果好,整个套管与钻孔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稳定,有效防止在探放水时水压过大时将整个套管冲出,或者在后期注浆改造时浆液压力过大时将整个套管冲出;第一管1外侧的钻孔处松散或具有裂隙时,浆液还可对其具有较好的封堵作用,增加了整个套管与钻孔之间的密闭性,在后期探访水、再次注浆封堵时,能够有效防止套管与钻孔之间跑水、漏浆。

在所述摩擦抵接片2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斜向左倾斜设置的第一倒刺3。由此可以增加摩擦抵接片2与钻孔内壁之间的摩擦抵接效果,进一步的防止整个套管相对钻孔活动。

所在所述第一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倒刺4。由此可以在注浆后,增加第一管1与浆体之间的整体性、连接稳定性。

在所述摩擦抵接片2的左端设有一套设在第一管1外侧的连接环5。由此可以使抵接件与连接环5直接抵接,在抵接件转动时,可有效防止各摩擦地接片一同转动,防止将摩擦地接片扭断;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浆液在第一管1与钻孔内壁之间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在连接环5与第二管6外壁至件设有若干个抵接柱,各抵接柱之间构成浆液通过的空间。

所述抵接件包括一套设在第一管1外端的第二管6,第二管6的右端与连接环5相活动抵接,左端伸出钻孔外侧并与一固定环7连接,所述固定环7螺纹旋合在第一管1的外侧,在伸出钻孔处的第二管6上设有一注浆接头8。由此可以在旋转抵接件时,通过旋转钻孔外侧的固定环7即可,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长度的第二管6,调整摩擦抵接片2的设置深度,通过第二管6上的注浆接头8,可直接与外部注浆设备相连,将浆液直接由第二管6和第一管1之间注入至钻孔内侧,在注浆时,仅需将第二管6与钻孔之间进行一定长度的封闭即可,有效防止注浆时跑浆。

在所述第二管6的右端开设有一滑槽9,在滑槽9内滑动设有若干个与连接环5相固连的滑块10。由此可以在抵接件转动时,通过滑块10与滑槽9相对滑动,进一步的防止抵接件带动连接环5相对转动;并且,通过滑槽9和滑块10相配合,还可使连接环5与第二管6同轴,进一步的使连接环5与第一管1同轴,从而使各摩擦抵接片2具有较好的涨起效果吗,还可防止连接环5与第一管1接触,能够使浆液扩散更加均匀。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浆液在钻孔内能够均匀扩散,在钻孔内侧的第二管6镂空设置。由此可以使,浆液在钻孔内的第二管6处即可向钻孔内壁处扩散,浆液扩散更加均匀,防止出现气包。

在钻孔左段位置处的第二管6外侧套设有若干个橡胶环11。由此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第二管6与钻孔内壁之间的密闭性,防止在注浆过程中跑浆,同时,增加第二管6与钻孔内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增加整个套管与钻孔之间连接的密闭性、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在水压力或浆液压力过大时,整个套管被冲出,引发安全事故,在所述固定环7的外侧的围岩13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环7相固连的锚杆12。由此可以将整个套管与围岩13进行再次连接,连接更加稳定,并且,在锚杆12外端与固定环7之间设有柔性连接使,例如绳索连接,在整个套杆冲出时,柔性连接可以具有缓冲、降低其冲击动能的作用,进一步的降低套杆冲出引发的危害。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锚杆12与固定环7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也可以采用锚索连接。

在使用时,先相钻孔内送入第一管1,以及固连在第一管1外侧的摩擦抵接片2,在送入一定长度时,连接环5位于钻孔口处,再向第一管1外侧套设抵接件,将第二管6的右端与连接环5配合好后,继续向钻孔内同时送入第一管1、摩擦地抵接片、抵接件,直至送入指定深度,固定环7位于钻孔口处;此时,向右旋转固定环7,固定环7在向右旋转时,推动连接环5向右移动,进而向右挤压摩擦抵接片2,使摩擦抵接片2涨起,与钻孔内壁相抵接,然后将外部注浆设备与注浆接头8相连,向第二管6内注浆,浆液由第一管1外侧进入钻孔内侧,并经由第二管6处、摩擦抵接片2处进入钻孔,浆液分布均匀,在钻孔内有水时,还可将钻孔内的水由第一管1内排出,防止钻孔内水对浆液分布、凝结产生影响;在完成埋管作业后,在钻孔周围的围岩13上安装锚杆12,将锚杆12与固定环7相连。在注浆一定时间,浆液初凝后,再进行扫孔作业,可进行耐压试验等操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