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2452发布日期:2019-03-02 02:4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真空泵。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几年,国内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真空泵作为集便器系统最重要的零部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虽然借鉴了国外技术,但自主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产量上还是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目前,国内还是大量依靠进口,国产真空泵还处于试验改进阶段。真空泵最重要的性能即抽真空效率,这一性能又是由内部喷嘴及发散管决定的,不同材质,尺寸的零件组成的真空泵性能也大不相同。但单一的抽真空功能并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功能真空泵的产生也符合了现阶段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真空泵,能够多种配件集成至一个阀体上,节约了空间,维护修理也更加方便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真空泵,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气路,所述气路具有进气口、工作口和排气口,所述气路上依次设有单向阀、单级真空泵发散管和单级真空泵喷嘴,所述排气口设于单向泵的上端,单向泵在阀体内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气口,所述工作口设于单级真空泵发散管和单级真空泵喷嘴的下侧,所述进气口位于单级真空泵喷嘴的右侧,所述阀体上还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得电真空泵处于打正压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得电真空泵处于抽真空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上安装有排气弯头,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弯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上还设有使单向阀复位的单向阀弹簧,所述单向阀的前后两端通过密封圈和阀体之间实现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在打正压模式中给与真空泵过压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还通过多个弯头,所述弯头上通过堵头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真空泵,能够多种配件集成至一个阀体上,节约了空间,维护修理也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真空泵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阀体,2、气路,21、进气口,22、工作口,23、排气口,24、排气弯头,25、进气弯头,3、单向阀,4、单级真空泵发散管,5、单级真空泵喷嘴,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单向阀弹簧,10、密封圈,11、压力开关,12、弯头,13、密封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真空泵,包括阀体1,阀体1内具有气路2,气路2具有进气口21、工作口22和排气口23,气路2上依次设有单向阀3、单级真空泵发散管4和单级真空泵喷嘴5,排气口23设于单向泵3的上端,单向泵3在阀体1内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气口23,工作口22设于单级真空泵发散管4和单级真空泵喷嘴5的下侧,进气口21位于单级真空泵喷嘴5的右侧,阀体1上还安装有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和第三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8得电真空泵处于打正压模式,第一电磁阀6和第三电磁阀8得电真空泵处于抽真空模式。

另外,排气口23上安装有排气弯头24,进气口21上安装有进气弯头25。

另外,单向阀3上还设有使单向阀3复位的单向阀弹簧9,单向阀3的前后两端通过密封圈10和阀体1之间实现密封。

另外,阀体1上还设有压力开关11,压力开关11在打正压模式中给与真空泵过压保护。

另外,阀体1上还通过多个弯头12,弯头12上通过堵头密封13。

真空泵是在真空发生器的基础上新增多种功能。通过程序控制先导电磁阀的通断,可实现抽真空与打正压之间的转换。当打正压到超过压力开关设定值时,压力开关11泄压,保证了系统内部压力不会过高,从而使得各部件能正常工作。右端为进气口21,底部为工作口22,左边为排气口23,当真空泵抽真空时,气体从排气口23排出泵体。当打正压时,排气口23下面单向阀3堵住气路,气体从工作口22排出,从而实现打正压的功能。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真空泵,能够多种配件集成至一个阀体上,节约了空间,维护修理也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