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4985发布日期:2019-02-22 21:3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投资日益加大,公路隧道建设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目前,我国的公路隧道总长度约5000公里,居世界首位。

在整个隧道的建设过程中,能否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很关键,风机的安装以及布置是否具有合理性,对隧道通风效果的优异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公路隧道通风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国内许多长达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规划。隧道内良好的通风状况使隧道安全运营的必要条件,通风的目的在于把隧道内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浓度降低到规范允许浓度以下,以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隧道通风主要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隧道通风发展初期,主要通风方式是自然通风。但随着行车增多,长大对到的迅速发展,自然通风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隧道内卫生标准需要,必须以机械通风的方式来排放由汽车产生的尾气。单向通行的隧道可以很好的利用行车交通风,采用纵向机械通风的方式进行隧道通风。双向隧道由于通行车辆想法,难以形成隧道内单向流通的行车交通风,且相向行驶的车辆会在隧道内形成大量的空气涡流,不利于隧道内污染物的排放。同时,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越靠近隧道中间的位置空气污染物浓度越大,对隧道通风的需求量越大,一旦发生交通阻塞或者火灾,其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人员伤亡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随着隧道深入空气污染浓度逐渐上升,对隧道通风的需求量也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根据由于隧道纵向位置不同导致的空气污染程度不同,采用相邻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相邻排风口之间的距离沿隧道纵向中线依次递增的设置方法,提高空气污染严重的隧道深处的送风排风频率,提高隧道深处的通风效果,达到隧道整体的高效通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适用于双向行车的隧道,所述隧道包括纵向延伸的用于车流通过的隧道体。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两侧的送风风道和设置在隧道上方的排风风道;所述隧道体内侧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与送风风道连通;所述隧道体内壁上端设置有多个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排风风道连通;所述相邻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相邻排风口之间的距离沿隧道纵向中线向两边延伸依次递增设置;所述送风风道两端道口设置有送风风机,所述排风风道两端道口设置有排风风机。

在靠近隧道口的隧道两端,由于与外界自然风易形成对流,因此,其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往往不明显,因此,不需要设置通风装置。但,对于靠近隧道中间位置的隧道深处,由于与外界自然风完全隔绝开来,大量车辆排出的尾气在隧道内得不到稀释,污染最为严重。且隧道堵车时,大部分堵车情况均发生在隧道深处,因此,隧道深处的通风压力较靠近隧道口大很多。

采用沿隧道纵向中线向两边延伸依次递减的方式设置送风口和排风口,使污染严重的隧道深处送风口、排风口较污染轻微的隧道口密集,使隧道深处的空气被迅速稀释,并通过排风口迅速排出隧道,提高通风效率。同时,送风口设置在隧道体内部两侧下部,排风口设置在隧道体内侧顶面,在隧道内形成从隧道下部到隧道上部的空气流向,带动车辆排出的尾气从隧道体上方排出。同时,排风风道两端设置排风风机,向隧道两端抽出浑浊的空气,在排风风道内形成负压,促进隧道内浑浊的空气向排风风道流动,使其不易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外的控制装置和设置在隧道体内的环境监测装置,所述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CO传感器、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电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可远程设置,便于通风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维修。特别是对于地势险峻或偏远的隧道,远程设置的控制装置可以建设和维护成本,并及时根据隧道情况调整隧道的进风和排风情况,降低隧道事故的人身、财产损失。

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均内置有与控制装置电路连接的电动密闭阀门,所述电动密闭阀门通过控制装置远程控制自动开启或关闭。隧道发生火灾时,可通过远程控制送风口和排风口内置的电动密闭阀门,关闭未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开启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迅速的排出隧道,避免烟气在隧道内弥漫,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风道两端设置有风向检测装置和风力检测装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和风向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路连接。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可以利用自然风的风向和风力,开启或关闭送风风道道口设置的送风电机,采用自然风送风,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提高效率。

优选的,所述送风风道两端均设置有为向外开口的喇叭口,使空气易被吸入送风风道中,提高进入送风风道的空气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风道的下沿与地面的距离为1~2m;所述送风口的下沿与隧道体内车道地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采用了相邻送风口之间的距离和相邻排风口之间的距离沿隧道纵向中线依次递增的设置方法,提高空气污染严重的隧道深处的送风排风频率,提高隧道深处的通风效果,达到隧道整体的高效通风。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在送风口和排风口均内置有与控制装置电路连接的电动密闭阀门,可在隧道火灾发生时,通过关闭未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开启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和排风口,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迅速的排出隧道,避免烟气在隧道内弥漫,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在送风风道两端设置有风向检测装置和风力检测装置,可以利用自然风的风向和风力,开启或关闭送风风道道口设置的送风电机,采用自然风送风,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其中:1—隧道体,2—送风风道,3—排风风道,4—送风口,5—排风口,6—送风风机,7—排风风机,8—控制装置,9—环境监测装置,10—电动密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效通风系统,适用于车流双向通过的隧道,所述隧道包括纵向延伸的用于车流通过的隧道体1。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两侧的送风风道2和设置在隧道上方的排风风道3;所述隧道体1内侧壁下部设置有多个送风口4,所述送风口4与送风风道2连通;所述隧道体1内壁上端设置有多个排风口5,所述排风口5与排风风道3连通;所述相邻送风口4之间的距离和相邻排风口5之间的距离沿隧道纵向中线向两边延伸依次递增设置;所述送风风道2两端道口设置有送风风机6,所述排风风道3两端道口设置有排风风机7。所述送风风道2两端均设置有为向外开口的喇叭口,使空气易被吸入送风风道2中,提高进入送风风道2的空气的流速。所述送风风道2的下沿与地面的距离为1~2m;所述送风口4的下沿与隧道体1内车道地面齐平。

在靠近隧道口的隧道两端,由于与外界自然风易形成对流,因此,其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往往不明显,因此,不需要设置通风装置。但,对于靠近隧道中间位置的隧道深处,由于与外界自然风完全隔绝开来,大量车辆排出的尾气在隧道内得不到稀释,污染最为严重。且隧道堵车时,大部分堵车情况均发生在隧道深处,因此,隧道深处的通风压力较靠近隧道口大很多。

采用沿隧道纵向中线向两边延伸依次递减的方式设置送风口4和排风口5,使污染严重的隧道深处送风口4、排风口5较污染轻微的隧道口密集,使隧道深处的空气被迅速稀释,并通过排风口5迅速排出隧道,提高通风效率。同时,送风口4设置在隧道体1内部两侧下部,排风口5设置在隧道体1内侧顶面,在隧道内形成从隧道下部到隧道上部的空气流向,带动车辆排出的尾气从隧道体1上方排出。同时,排风风道3两端设置排风风机7,向隧道两端抽出浑浊的空气,在排风风道3内形成负压,促进隧道内浑浊的空气向排风风道3流动,使其不易回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隧道外的控制装置8和设置在隧道体1内的环境监测装置9,所述环境监测装置9包括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CO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8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烟气传感器、CO传感器、送风风机6和排风风机7电路连接。所述送风口4和排风口5均内置有与控制装置8电路连接的电动密闭阀门10,所述电动密闭阀门10通过控制装置8远程控制自动开启或关闭。

所述控制装置8可远程设置,便于通风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维修。特别是对于地势险峻或偏远的隧道,远程设置的控制装置8可以建设和维护成本,并及时根据隧道情况调整隧道的进风和排风情况,降低隧道事故的人身、财产损失。

隧道发生火灾时,可通过远程控制送风口4和排风口5内置的电动密闭阀门10,关闭未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4和排风口5,开启发生火灾的隧道段的送风口4和排风口5,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迅速的排出隧道,避免烟气在隧道内弥漫,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送风风道2两端设置有风向检测装置和风力检测装置,所述风力检测装置和风向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8电路连接。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可以利用自然风的风向和风力,开启或关闭送风风道2道口设置的送风电机,采用自然风送风,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提高效率。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