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泵用油管锚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306发布日期:2019-05-11 00:3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杆泵用油管锚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开采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匹配螺杆泵的油管锚定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油井使用工况中,在注蒸汽作业过程中,采用螺杆泵在地面旋转驱动下,螺杆泵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和螺杆泵定子径向摩擦及管柱介质压力等产生旋转力矩,从而带动油管反转导致油管之间螺纹脱扣事故。如申请号为:201220707592.7的实用新型专利,在锚定器上设有的锁紧结构,缺乏有效的预紧力,在下泵作业过程中,设置的锁定牙易受套管斜度等因素影响,遇到阻力时,锁定牙不能自动完成伸缩外径,易造成卡阻或直接导致锁定牙脱落,造成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强,棘爪可自动伸缩的一种螺杆泵用油管锚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螺杆泵用油管锚定器,包括上接头、锚套和穿过所述锚套的中心管;所述上接头上端面连接油管,上接头下端内接有所述中心管;所述锚套一端通过第一端盖与上接头下端连接,所述锚套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锚套上设有棘爪卡槽,所述棘爪卡槽内设有棘爪,所述中心管外壁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可带动所述棘爪沿所述中心管径向伸缩;所述棘爪内设有弹簧腔;所述弹簧腔设置在所述凸轮两侧;所述弹簧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设置在所述弹簧腔内,一端设置在中心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棘爪两端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所述锚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上端面配合,对所述棘爪进行限位的第二支撑面;

所述第一端盖内设有内螺纹,与所述密封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可配合所述第一卡扣上端面,对所述棘爪进行限位的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锚套内还设有配合所述凸轮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设有外螺纹,与所述锚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面上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盖上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和扭矩接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所述中心管接触一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锚套的紧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棘爪内弹簧可保证棘爪有一定的预紧力,在下泵作业过程中遇到阻力时,棘爪可自动伸缩外径,不受生产套管斜度等因素影响,以保证井下下泵作业顺利完成。棘爪两端设有卡扣,配合锚套和第一端盖,可防止棘爪受力脱落,稳定性好;锚套内设有限位块,通过限制凸轮位置,防止中心管超程;弹簧与中心管接触一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减少了弹簧与中心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弹簧与中心管的磨损;第一端盖上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锚套的紧定螺钉,防止连接后螺纹滑脱。棘爪表面设有防滑波纹,可增大棘爪与包裹油管的生产套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螺杆泵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和螺杆泵定子径向摩擦及管柱介质压力等产生旋转力矩,带动油管反转导致油管之间螺纹脱扣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我们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杆泵用油管锚定器的实施方式,上接头1、锚套3 和穿过锚套3的中心管5;上接头上端面11连接油管,上接头下端12内接有中心管5;锚套 3一端通过第一端盖21与上接头下端12连接,锚套3另一端设有第二端盖22,锚套3上设有棘爪卡槽34,棘爪卡槽34内设有棘爪6,棘爪6表面设有防滑波纹,棘爪6两端设有卡扣,卡扣包括第一卡扣62和第二卡扣63;中心管5外壁上沿圆周均匀设有凸轮51,凸轮51可带动棘爪6沿中心管5径向伸缩;棘爪6内设有弹簧腔61;弹簧腔61设置在凸轮51两侧;弹簧腔61内设有弹簧7,弹簧7一端设置在弹簧腔61内,一端设置在中心管5上。锚套3包括与上接头下端12配合的第一接触面31、与第一端盖21配合的密封面32和与第二卡扣63 上端面配合,对棘爪6进行限位的第二支撑面36;第一端盖21内设有内螺纹,与密封面32 螺纹连接,第一端盖21上设有可配合第一卡扣62上端面,对棘爪6进行限位的压板211;锚套3内还设有配合凸轮51的限位块33;第二端盖22设有外螺纹,与锚套3螺纹连接;密封面32上还设有密封槽321,密封槽321内设有密封圈;第二端盖22上还设有密封槽321,密封槽321内设有密封圈和扭矩接头21螺纹连接;弹簧7与中心管5接触一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第一端盖21上还设有用于紧固锚套3的紧定螺钉2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油井下泵作业时,初始状态,螺杆泵应左旋,使中心管5凸轮对棘爪6的作用最小化,棘爪6内弹簧7可保证棘爪6有一定的预紧力,在下泵作业过程中遇到阻力棘爪6可自动伸缩外径,不受套管斜度等因素影响,以保证井下下泵作业顺利完成。当螺杆泵到达指定位置,顺时针旋转管柱时,油管带动锚定器中心管5旋转,中心管5 凸轮逐渐增大外径,棘爪6随着凸轮外径增大不断向外挤压生产套管内壁,由于棘爪6设有防滑波纹和生产套管内壁作用,旋转力矩越大,锚定越牢固。从而实现固定螺杆泵定子及油管,防止出现螺杆泵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和螺杆泵定子径向摩擦及管柱介质压力等产生旋转力矩,带动油管反转导致油管之间螺纹脱扣事故。在后期维护需要上提油管柱时,只需逆时针旋转油管,中心管5凸轮逐渐减小外径,随着凸轮外径减棘爪6和套管内壁实现解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种稳定性强,棘爪可自动伸缩的特点,棘爪6内弹簧7可保证棘爪6有一定的预紧力,在下泵作业过程中遇到阻力时,棘爪6可自动伸缩外径,不受生产套管斜度等因素影响,以保证井下下泵作业顺利完成。棘爪6两端设有卡扣,配合锚套3和第一端盖 21,可防止棘爪6受力脱落,稳定性好;锚套3内设有限位块33,通过限制凸轮51位置,防止中心管5超程;弹簧7与中心管5接触一端的接触面上设有滚珠,减少了弹簧7与中心管5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了弹簧7与中心管5的磨损;第一端盖21上还设有用于紧固所述锚套3的紧定螺钉210,防止连接后螺纹滑脱。棘爪6表面设有防滑波纹,可增大棘爪6与包裹油管的生产套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出现螺杆泵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和螺杆泵定子径向摩擦及管柱介质压力等产生旋转力矩,带动油管反转导致油管之间螺纹脱扣事故。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结构特征,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相关人士能够据以实施,但以上内容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