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906发布日期:2019-06-14 23: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旋挖钻机的额定功率一般为125~450kW,动力输出扭矩为120~400kN·m,最大成孔直径可达1.5~4m,最大成孔深度为60~90m,可以满足各类大型基础施工的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743690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旋挖钻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车身、桅杆、一端设于车身顶部另一端设于桅杆上的倾斜油缸、一端连接车身前端另一端连接桅杆的卷扬箱体;桅杆远离车身一端设有滑轮架,滑轮架连接动力头,动力头连接钻杆,钻杆远离动力头的一端设有钻头,桅杆下部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与桅杆连接的支撑架、竖直穿过支撑架的导向筒,夹持导向筒的夹持臂,夹持臂与支撑架连接,导向筒和钻杆中心轴线相同,导向筒位于钻杆的正下方。通过导向装置,使旋挖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钻较深的孔或者遇到坚硬的岩石,都不会发生横向移动,提高钻孔精度。

但上述旋挖钻机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在钻孔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粉尘,从而使得尘土飞扬,大量粉尘直接排放于周围环境中,不仅会对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造成影响,而且处在旋挖钻机周围的工人也会吸入大量的粉尘而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粉尘飞扬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包括底盘、设于底盘上的车身、桅杆、倾斜油缸以及设置在车身前端与所述桅杆连接的卷扬箱体,所述桅杆远离车身端设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连接有动力头,所述动力头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远离动力头的端部设有钻头,所述桅杆下部且位于钻杆的正下方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和钻杆的中心轴线相同,所述导向环上围绕导向环的圆周转动设置有多个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竖直向下延伸,所述转动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桅杆背离导向环侧且位于转动管上方设有与多个转动管连通的水箱。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箱内灌满水,然后让转动管开始转动,由于水箱的位置高于导向环,因此水箱内的水会直接受到重力作用直接流到转动管内,水通过转动管上的多个雾化喷头再喷出。这样设置后在进行钻孔时,先驱动钻杆穿过导向环并插向地面,此时多个转动管围绕着钻头,每个转动管上的雾化喷头旋转喷出水,使得钻头的周围均被雾化水汽包围,产生的尘土会遇到水汽形成颗粒状落到地面,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尘土飞扬。

进一步,多个所述转动管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靠近转动管的开口端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转动管穿过滚动轴承的内圈且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转动管位于套管内的管壁与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多个所述套管的上端口连接有环管,所述环管的内径与所述导向环的内径相同,所述环管与水箱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轴承的设置使得转动管与套管连接后依旧能够旋转,并且密封圈的设置使得水通过套管流到转动管内时,不会从滚动轴承处流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桅杆上背离环管侧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嘴上设有与水箱连通的抽水管,所述抽水泵的排水嘴上设有与环管连通的排水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的设置能够使得通过抽水泵输送至转动管内的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从而使得通过雾化喷头喷射而出的水汽喷射的距离更远,覆盖的范围更广,让抑尘的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转动管的正下方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管靠近地面端同轴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电机,由于转动管的端部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因此转动管会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步转动,达到驱动转动管转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转动管靠近地面端同轴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为长方体形,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顶部设置有供卡杆插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侧壁上穿设有抵紧螺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正对转动管端部的卡杆,然后让卡杆插入到转动电机输出轴端部的卡槽内,接着拧紧位于卡槽侧壁上的抵紧螺栓,使得抵紧螺栓紧紧地与卡杆的杆壁抵接,这时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便与转动管固定,并且达到固定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导向环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正对桅杆侧设置有燕尾块,所述桅杆上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与桅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轨道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燕尾块滑动的燕尾槽,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驱动滑动板移动的驱动组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卡槽与卡杆时,首先将底座放置在转动管的正下方,使得卡槽正对卡杆的端部,接着启动驱动组件,让滑动板开始往靠近地面侧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管往靠近卡槽侧移动;在卡杆插入卡槽后关闭驱动组件,使得滑动板停止移动,这样设置后使得在不同的地形均能够顺利地将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管连接,并且燕尾块与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滑动板不易与轨道脱离,从而实现滑动板地正常移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动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轨道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且上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滑动板的板面且向容纳槽内延伸,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此时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开始转动,由于齿轮与轨道上的齿条啮合,因此齿轮会沿着齿条的长度方向开始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开始在竖直方向移动,达到驱动滑动板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底座靠近地面端设置有插钉。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插钉的设置能够使得底座较为稳固地固定在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钻孔时,先驱动钻杆穿过导向环并插向地面,此时多个转动管围绕着钻头,每个转动管上的雾化喷头旋转喷出水,使得钻头的周围均被雾化水汽包围,产生的尘土会遇到水汽形成颗粒状落到地面,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尘土飞扬;

二、将导向环滑动设置能使得在不同的地形均能够顺利地将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管连接,并且燕尾块与燕尾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滑动板不易与轨道脱离,从而实现滑动板地正常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转动管、环管、雾化喷头以及转动电机的部分剖视以及爆炸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C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水箱以及抽水泵的部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盘;11、车身;12、倾斜油缸;13、卷扬箱体;14、滑轮架;15、动力头;16、钻杆;17、钻头;2、桅杆;21、水箱;22、轨道;211、燕尾槽;212、容纳槽;2121、齿条;3、导向环;31、转动管;311、雾化喷头;312、卡杆;4、环管;41、套管;411、滚动轴承;412、密封圈;5、抽水泵;51、抽水管;52、排水管;6、底座;61、转动电机;611、卡槽;612、抵紧螺栓;62、插钉;7、滑动板;71、燕尾块;72、驱动电机;721、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尘式旋挖钻机,包括底盘1、设于底盘1上的车身11、桅杆2、倾斜油缸12以及设置在车身11前端与桅杆2连接的卷扬箱体13,倾斜油缸12的一端与车身11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桅杆2连接;桅杆2远离车身11端设有滑轮架14,滑轮架14连接有动力头15,动力头15连接有钻杆16,钻杆16远离动力头15的端部设有钻头17。

如图1、3所示,桅杆2下部且位于钻杆16的正下方设有导向环3,钻头17钻孔时会穿过导向环3并往地面延伸;导向环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滑动板7,滑动板7上正对桅杆2侧设置有燕尾块71,结合图2,桅杆2上设置有轨道22,轨道22的长度方向与桅杆2的长度方向一致,轨道22上沿着轨道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燕尾块71滑动的燕尾槽211;滑动板7上设置有驱动滑动板7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为设置在滑动板7上的驱动电机72,轨道22上沿着轨道2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槽212,容纳槽212的内壁且上沿着轨道2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2121,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穿过滑动板7的板面且向容纳槽212内延伸,驱动电机72位于容纳槽212内的输出轴上同轴设置有与齿条2121啮合的齿轮721。

如图1、3所示,导向环3和钻杆16的中心轴线相同,导向环3上围绕导向环3的圆周转动设置有多个转动管31,转动管31竖直向下延伸,转动管31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雾化喷头311,即雾化喷头311沿着转动管31的长度方向设置后又围绕转动管3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转动管31的正下方设有底座6,底座6靠近地面端设置有插钉62,能够使得底座6较为稳固地固定在地面;底座6上还固定设有转动电机61,转动电机61的输出轴与转动管31靠近地面端同轴连接,结合图5,即转动管31靠近地面端同轴设置有卡杆312,卡杆312为长方体形,转动电机61的输出轴的顶部设置有供卡杆312插入的卡槽611,卡槽611的侧壁上穿设有抵紧螺栓612。

将转动管31与转动电机61连接时,首先调整每个转动电机61上的卡槽611与转动管31上的卡杆312相对,然后将插钉62钉入地面使得底座6固定在导向环3的下方地面上,接着启动驱动电机72,让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721沿着轨道22上的齿条2121竖直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7上的导向环3往地面侧移动,这时卡杆312便会逐渐地插入卡槽611内;插入后,拧紧位于卡槽611侧壁上的抵紧螺栓612,使得卡杆312被紧紧地抵接在卡槽611内。

如图1、6所示,桅杆2背离导向环3侧设有水箱21,且水箱21位于转动管31的上方;桅杆2上背离导向环3侧且位于水箱21下方还设置有抽水泵5,抽水泵5的抽水嘴上设有与水箱21底部连通的抽水管51;结合图3,抽水泵5的排水嘴上设有与环管4连通的排水管52,排水管52为软管,使得排水管52不会影响到滑动板7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如图3、4所示,排水管52的一端连接有环管4,环管4的内径与导向环3的内径相同,且环管4也固定连接在滑动板7上,环管4上设置有与转动管31数量相同的套管41,转动管31的顶部与套管41转动连接,且套管41的管径大于转动管31的管径;套管41靠近转动管31的开口端设置有滚动轴承411,转动管31穿过滚动轴承411的内圈且与滚动轴承411的内圈过盈配合,转动管31位于套管41内的管壁与套管4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12,密封圈412并未与转动管31的管壁固定连接,而是贴合在转动管31的管壁上;密封圈412的设置使得水通过套管41流到转动管31内时,不会从滚动轴承411处流出来。

转动电机61与转动管31连接后,先启动转动电机61,让转动电机61带动转动管31开始旋转;接着启动抽水泵5,让水箱21内的水通过抽水管51进行到抽水泵5处,再通过排水管52进入到环管4内,此时水便能够顺利地通过环管4上的套管41进入到转动管31中,接着水继续从转动管31上的雾化喷头311喷射而出形成水汽,此时多个转动管31围绕着钻头17,每个转动管31上的雾化喷头311旋转喷出水,使得钻头17的周围均被雾化水汽包围,产生的尘土会遇到水汽形成颗粒状落到地面,从而有效地阻止了尘土飞扬。

具体工作过程:进行钻孔时,先驱动钻杆16穿过导向环3并插向地面,然后将水箱21内灌满水,然后让转动管31开始转动,启动抽水泵5将水抽至转动管31内,水通过转动管31上的多个雾化喷头311再喷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