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325发布日期:2019-08-27 21:0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支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煤矿巷道一般采用放炮掘进和机械化掘进,随着掘进机械设备性能的不断完善提升,机械掘进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煤矿掘进生产作业中40%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都是在工作面支护过程中发生的顶板类事故。由于巷道掘进空间有限不允许空顶作业,所以掘进与支护一直以来相互影响。由于不允许空顶作业,必须要及时进行支护,在永久支护前必须要做好超前支护,而支护一直是影响掘进作业的进度和安全的瓶颈。

由于巷道顶部不是平整的表面,所以现有的支护装置无法对顶部进行适应性支撑,可能某个区域是悬空的,容易造成危险,而且现有的支护装置,尤其是临时支护装置不方便拆卸和移动,可能会减慢掘进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它方便移动,可以对巷道顶部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护。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有两个,所述底板上分别固定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顶部分别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对侧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支撑板底面分别设有卡槽,所述液压升降杆侧面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顶在卡槽内,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顶端设有辅助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弹簧伸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板为支护网。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铰接处的底部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与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装置的初始状态是呈M型的折叠状态,放到巷道中后,将两个底板向两边移动,使装置呈п型,然后通过两侧的液压升降杆调整支撑高度,直到顶部的弹簧全部被辅助支撑板挤压变形为止,然后将支撑杆顶到卡槽内,支护装置设置完成,在作为临时支护装置时,将该装置折叠成M型可以方便移动,同时支撑板顶部的辅助支撑板与弹簧的组合,可以对巷道顶部的不平整表面起到较全面的支护效果,保证巷道顶部岩壁的稳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3中A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板;2、液压升降杆;3、连接块;4、支撑板;5、卡槽;6、支撑杆;7、弹簧;8、辅助支撑板;9、固定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底板1上可以加装重物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底板1上分别固定有液压升降杆2,两个液压升降杆2可以同时升降,且可以远程遥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危险性,所述液压升降杆2顶部分别固定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一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宽度可以相对宽一点,提高支护的稳固性,两个所述支撑板4对侧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铰接,使装置实现可折叠,方便移动,所述支撑板4底面分别设有卡槽5,所述液压升降杆2侧面铰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顶在卡槽5内,提高支撑板4支撑的稳固性,所述支撑板4上表面设有多个弹簧7,所述弹簧7顶端设有辅助支撑板8,支撑板4可以选择柔性材料,通过多个独立的辅助支撑板8,可以对巷道顶部的凹点进行支撑,可以较为全面的对巷道不平整的顶部进行支护。

由于支撑杆6的长度固定,因此对于一些较高或较矮的巷道顶来说,支撑杆6不能很好地顶在卡槽5内,所述支撑杆6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弹簧伸缩装置,弹簧伸缩装置可以是伸缩杆的套管内设置压缩弹簧,这就相当于在支撑杆6一端增加了一个很短的弹簧伸缩杆,可以应对巷道顶部高度的变化,保证支撑杆6的有效支撑。

为了更好地应对不平整的巷道顶部进行支护,所述辅助支撑板8为支护网,支护网可以更加灵活的贴合巷道顶表面,更加全面的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护。

由于两支撑板4之间为铰接连接,虽然有支撑杆6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但还是不能避免两支撑板4铰接处磨损断裂,发生危险,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铰接处的底部设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与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壳9进一步的对两支撑板4的铰接处进行加固,防止因铰接处磨损断裂而造成事故。

实施例:一种煤矿掘进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底板1上分别焊接有液压升降杆2,所述液压升降杆2顶部分别焊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一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对侧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4铰接,两个所述支撑板4的铰接处的底部设有固定壳9,所述固定壳9与支撑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4底面分别设有卡槽5,所述液压升降杆2侧面铰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弹簧伸缩杆,弹簧伸缩杆顶在卡槽5内,所述支撑板4上表面设有12个弹簧7,每个支撑板4上各有6个弹簧7,所述弹簧7顶端设有支护网。

该装置的初始状态是呈M型的折叠状态,放到巷道中后,将两个底板1向两边移动,使装置呈п型,然后通过两侧的液压升降杆2调整支撑高度,直到顶部的支护网接触巷道顶部,且将弹簧7全部挤压变形为止,然后将弹簧伸缩杆顶到卡槽5内,支护装置架设完成,在作为临时支护装置时,将该装置折叠成M型可以方便移动,固定壳9可以对两支撑板4的铰接处进行固定保护,保证支撑板4的有效支撑,同时支撑板4顶部的支护网与弹簧7的组合,可以对巷道顶部的不平整表面起到较全面的支护效果,保证巷道顶部岩壁的稳固,而且支撑杆6一端的弹簧伸缩杆可以针对不同高度的巷道顶对支撑板4进行有效支撑,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